代码解读2

未知

这段代码的主要目的是计算每个类别的特征中心点(feature center),然后根据特征中心点与类别内特征的距离来计算密度(density),接下来根据密度对每个类别进行划分。下面是针对每个主要步骤的详细解释:

1. 计算每个类别的特征中心点

feature_center = [torch.mean(t, dim=0) for t in features] # feature_center.shape = (128*number of classes)

这里的 features 是每个类别的特征向量列表。通过计算每个类别中的特征向量的均值,来找到每个类别的特征中心点(feature center),这相当于计算质心(centroid)。

2. 将特征中心点拼接成一个大向量,再重塑形状

feature_center = torch.cat(feature_center, axis=0) # feature_center.shape = (12800)
feature_center = feature_center.reshape(args.num_classes, args.feat_dim) # feature_center.shape = (100, 128)

这里将所有类别的特征中心点拼接在一起,然后重塑为每个类别一个特征中心点的形式。args.num_classes 是类别数(100 类),args.feat_dim 是特征向量的维度(128 维)。

3. 初始化密度向量

density = np.zeros(len(cluster_number)) # len(cluster_number) = 100

初始化一个长度为类别数的密度向量 density,用于后续存储每个类别的密度值。

4. 计算每个类别的密度

for i in range(len(cluster_number)):
    center_distance = F.pairwise_distance(features[i], feature_center[i], p=2).mean() / np.log(len(features[i])+10)
    density[i] = center_distance.cpu().numpy()

对于每个类别 i,计算其密度:

  1. 计算类别内每个特征向量到其中心点的平均距离

    center_distance = F.pairwise_distance(features[i], feature_center[i], p=2).mean()
    

    这里 F.pairwise_distance 是 PyTorch 提供的计算两个特征向量之间欧氏距离的函数。features[i] 表示类别 i 的所有特征向量,feature_center[i] 是类别 i 的特征中心点。通过 mean() 计算所有特征向量到中心点的平均距离来代表类别的代表偏离程度。

  2. 标准化距离

    center_distance = center_distance / np.log(len(features[i]) + 10)
    

    这里将平均距离除以类别中特征向量数量的对数,以避免类别数量对距离的影响。

  3. 将距离值转换为 NumPy 并储存到 density 向量中

    density[i] = center_distance.cpu().numpy()
    

5. 对密度值进行百分位数裁剪(Clipping)

density = density.clip(np.percentile(density, 20), np.percentile(density, 80))

density 裁剪在 [20百分位,80百分位] 范围内,使得离群值不会影响整体分布。

6. 对密度值进行缩放并归一化

density = args.temperature * (density / density.mean())

将裁剪后的密度值进行缩放(乘以 args.temperature)并归一化。density / density.mean() 是一种标准化方法,将密度调整为相对于其平均值的倍率。

7. 对一些类别的密度值进行特别调整

for index, value in enumerate(cluster_number):
    if value == 1:
        density[index] = args.temperature

如果某个类别在 cluster_number 的对应值为 1,表示该类别不需要进一步划分,直接将其密度设置为 args.temperature

总结

这段代码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每个类别的特征向量和特征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每个类别的“密度”,并做相应的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这种密度可以作为后续聚类或分类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

  • 特征中心点:找到每个类别的特征中心点,代表该类别的中心位置。
  • 密度计算:计算特征向量到中心点的平均距离并进行标准化

未知

这段代码的主要目的是从数据矩阵 X 中初始化 num_clusters 个聚类中心。这种初始化通常用于聚类算法,如 K-means 聚类。下面是代码的详细解释:

函数定义

def initialize(X, num_clusters, seed):
    """
    initialize cluster centers
    :param X: (torch.tensor) matrix
    :param num_clusters: (int) number of clusters
    :param seed: (int) seed for kmeans
    :return: (np.array) initial state
    """

这个函数 initialize 接收三个参数:

  • X: 一个数据矩阵,类型是 torch.tensor,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每一列代表一个特征。
  • num_clusters: 要初始化的聚类中心的个数。
  • seed: 随机种子,用于在初始化时保持结果的一致性。

它返回一个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即从数据矩阵 X 中选择的 num_clusters 聚类中心,类型为 np.array

获取样本数量

num_samples = len(X)  # X.shape = (500, 128) num_samples = 500

这里 X.shape = (500, 128),表示 X 有500行,每行128个特征。通过 len(X) 获取样本数量,结果 num_samples = 500

随机选择聚类中心

if seed is None:  # num_samples = 500, num_clusters = 50
    indices = np.random.choice(num_samples, num_clusters, replace=False) # size(indices) = 50
else:
    np.random.seed(seed) 
    indices = np.random.choice(num_samples, num_clusters, replace=False)

这一段根据 seed 是否为 None 来决定是否设置随机种子,然后随机选择 num_clusters 个样本索引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这一步有几件重要的事:

  • np.random.choice(num_samples, num_clusters, replace=False):从 num_samples 个样本中不重复地选择 num_clusters 个索引。
  • seedNone,直接随机选择;否则,先设置随机种子 np.random.seed(seed),再选择。

提取初始聚类中心

initial_state = X[indices]

根据随机选择的索引 indices 从矩阵 X 中提取对应的行,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这也意味着 initial_state 是一个形状为 (num_clusters, 128) 的张量,其中每一行是一个聚类中心。

返回初始状态

return initial_state

最后,返回初始聚类中心的张量 initial_state

总结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在给定的数据矩阵 X 中随机选择 num_clusters 个样本行,作为初始聚类中心,用于聚类算法。流程大致如下:

  • 获取数据矩阵的样本数量。
  • 根据是否有随机种子选择随机样本索引。
  • 从数据矩阵中提取这些索引对应的样本行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 返回这些初始聚类中心。

这在 K-means 等聚类算法中是一个常见的初始化步骤,用于确定初始的聚类中心,以便算法后续迭代更新这些中心。

未知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计算两个数据集(data1data2)之间的余弦距离矩阵。这种情况通常用于各种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任务,例如聚类或者最近邻搜索等。具体来说,这段代码计算了所有 data1 的样本与所有 data2 的样本之间的两两余弦距离。下面是这段代码的详细解释:

函数定义

def pairwise_cosine(data1, data2, device=torch.device('cpu')):

这个函数 pairwise_cosine 接收三个参数:

  • data1: 一个形状为 (500, 128) 的张量,表示 500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128 个特征。
  • data2: 一个形状为 (50, 128) 的张量,表示 50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128 个特征。
  • device: 指定计算设备,默认是 CPU。

将数据搬移到指定设备

# transfer to device
data1, data2 = data1.to(device), data2.to(device)

data1data2 搬移到指定的设备(例如 CPU 或 GPU),以便后续计算。

调整维度以便进行广播操作

# N*1*M
A = data1.unsqueeze(dim=1) # A.shape = (500, 1, 128)
# 1*N*M
B = data2.unsqueeze(dim=0)  # B.shape = (1, 50, 128)

通过 unsqueeze 函数在第二个维度上增加维度来扩展张量:

  • data1 扩展后形状为 (500, 1, 128),即 A。
  • data2 扩展后形状为 (1, 50, 128),即 B。

这样做是为了使两个张量能够进行广播操作,这样可以直接计算两个张量之间的逐元素操作。

归一化步长

# normalize the points  | [0.3, 0.4] -> [0.3/sqrt(0.09 + 0.16), 0.4/sqrt(0.09 + 0.16)] = [0.3/0.5, 0.4/0.5]
A_normalized = A / A.norm(dim=-1, keepdim=True)
B_normalized = B / B.norm(dim=-1, keepdim=True)

AB 中的每一个样本(即它们的最后一个维度)进行归一化处理:

  • 计算在最后一个维度上的范数 norm
  • 将每一个元素除以相应的范数,实现逐元素归一化,使得每个样本向量的模长为1。

计算逐元素余弦相似度

cosine = A_normalized * B_normalized  # (500, 50, 128)

通过逐元素相乘,计算归一化后的 AB 之间的余弦相似度:

  • A_normalizedB_normalized 的形状为 (500, 1, 128)(1, 50, 128),广播扩展后结果形状为 (500, 50, 128)
  • 逐元素乘积可以展现每一个样本对每一个样本特征的相似度乘积。

计算两两余弦距离

# return N*N matrix for pairwise distance
cosine_dis = 1 - cosine.sum(dim=-1).squeeze()  # (500, 50)
  • cosine.sum(dim=-1): 将最后一个维度上的数值相加,即计算点积,结果形状为(500, 50)
  • 由于余弦相似度的值域在 [-1, 1] 之间,而距离表示习惯上在 [0, 2] 之间,因此使用 1 - cosine.sum(dim=-1) 来计算余弦距离。
  • squeeze() 是为了确保最后返回的结果是二维张量。

返回余弦距离矩阵

return cosine_dis  # (500, 50)

函数返回形状为 (500, 50) 的二维张量 cosine_dis,其中每个元素表示 data1 的某个样本与 data2 的某个样本之间的余弦距离

未知

在这段代码中,A_normalized 的形状是 (500, 1, 128)B_normalized 的形状是 (1, 50, 128)。当我们进行逐元素相乘时,形状是如何得出的?这涉及到了 广播机制(broadcasting),这是 NumPy 和 PyTorch 等库中用来处理不同形状的张量进行逐元素操作的规则。

广播机制

广播规则
  1. 如果两个数组的维度数不相同,在较小维度数组的形状前面加上 1 以使其维度数与较大维度数组的维度数相同。
  2. 如果两个数组在某个维度上的长度不相同,但其中一个数组在该维度上的长度为 1,则它被扩展以匹配另一个数组在该维度上的长度。
  3. 如果这两个数组在任何维度上的长度都不相同,并且它们在该维度上的长度都不为 1 则引发错误。
广播示例

具体到你的例子:

  • A_normalized 的形状是 (500, 1, 128)
  • B_normalized 的形状是 (1, 50, 128)

在进行逐元素相乘时:

  • 维度 1: A_normalized 的 形状为 500, 而 B_normalized 的形状为 1, 因此 B_normalized 将沿这个维度扩展为与 A_normalized 相同,即 500。
  • 维度 2: A_normalized 的形状为 1, 而 B_normalized 的形状为 50, 因此 A_normalized 将沿这个维度扩展为与 B_normalized 相同,即 50。
  • 维度 3: 两者形状相同,为 128,因此保持不变。

经过广播扩展后,两者的形状都变为 (500, 50, 128),然后进行逐元素相乘,结果形状仍为 (500, 50, 128)

代码具体过程

# A_normalized.shape = (500, 1, 128)
# B_normalized.shape = (1, 50, 128)
cosine = A_normalized * B_normalized  # cosine.shape = (500, 50, 128)
  • 500 是 data1 的样本数目。
  • 50 是 data2 的样本数目。
  • 128 是每个样本的特征数目。

广播机制使得这两个张量能够扩展为相同的形状 (500, 50, 128),然后逐元素相乘。

总结

通过广播机制:

  • A_normalized500 扩展到 500
  • A_normalized1 扩展到 50
  • B_normalized1 扩展到 500
  • B_normalized50 扩展到 50

因此,得到的 cosine 张量的形状是 (500, 50, 128)。广播机制在背后完成了这些维度上的扩展,使形状匹配并进行逐元素操作。

未知

这段代码实现了 K-means 聚类算法,下面我们详细讲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主要逻辑,尤其是 for 循环部分的作用。

主要步骤概述

  1. 初始化

    • 将数据 X 转换为浮点类型并转移到指定设备。
    • 根据初始状态确定初始聚类中心(initial_state)。
  2. 迭代更新中心点和分配样本点到最近的中心点

    • 计算样本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
    • 为每个样本点分配最近的聚类中心。
    • 更新每个聚类中心为分配到该中心的所有样本点的均值。
    • 判断中心点变化是否小于给定阈值(tol),如果小于则结束迭代。
  3. 返回聚类结果

    • 返回每个样本点的聚类分配和最终的聚类中心。

详细分析

初始化部分
if type(cluster_centers) == list:
    initial_state = initialize(X, num_clusters, seed=seed)
else:
    if tqdm_flag:
        print('resuming')
    dis = pairwise_distance_function(X, initial_state)
    choice_points = torch.argmin(dis, dim=0)
    initial_state = X[choice_points]
initial_state = initial_state.to(device)

首先,判断是否提供了初始状态。如果没有提供(即 cluster_centers 是一个列表),则通过 initialize 函数进行初始化。如果提供了初始聚类中心,则找到距离每个初始聚类中心最近的数据点作为新中心。

迭代部分

这里的 for 循环是算法的核心部分,我们逐行来看。

while True:
    dis = pairwise_distance_function(X, initial_state)  # 计算每个样本到聚类中心的距离
    choice_cluster = torch.argmin(dis, dim=1)  # 为每个样本选择最近的聚类中心
    initial_state_pre = initial_state.clone()
  • 距离计算:计算每个样本点到所有聚类中心的距离,结果是一个距离矩阵 dis,形状为 (num_samples, num_clusters),其中每个元素表示对应样本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
  • 选择最近的聚类中心:为每个样本点分配最近的聚类中心,生成 choice_cluster 张量,其长度为样本点数,值为聚类中心的索引。
  • 保存当前聚类中心状态:保存当前聚类中心状态 initial_state,用于后续判断中心点的变化量。
for index in range(num_clusters):
    selected = torch.nonzero(choice_cluster == index).squeeze().to(device)
    selected = torch.index_select(X, 0, selected)
    if selected.shape[0] == 0:
        selected = X[torch.randint(len(X), (1,))]
    initial_state[index] = selected.mean(dim=0)
  • 更新聚类中心:对每个聚类中心进行更新:
    • 选中分配到当前聚类中心 index 的所有样本点。
    • 将选中的样本点计算均值,并更新当前聚类中心。
    • 如果某个聚类中心没有样本点分配给它,就随机选择一个样本点以防止聚类中心变成空。
center_shift = torch.sum(
    torch.sqrt(
        torch.sum((initial_state - initial_state_pre) ** 2, dim=1)
    )
)
  • 计算中心点的变化量:计算所有聚类中心在当前迭代和前一次迭代之间的变化量,即中心点的移动距离。
结束条件判断
iteration = iteration + 1

if tqdm_flag:
    tqdm_meter.set_postfix(
        iteration=f'{iteration}',
        center_shift=f'{center_shift ** 2:0.6f}',
        tol=f'{tol:0.6f}'
    )
    tqdm_meter.update()

if center_shift ** 2 < tol:
    break
if iter_limit != 0 and iteration >= iter_limit:
    break
  • 更新迭代次数。
  • 如果启用了 tqdm 进度条,则更新展示当前迭代信息。
  • 判断中心点变化量是否小于给定阈值 tol,如果是则说明聚类中心收敛,结束迭代。
  • 如果达到迭代次数上限 iter_limit 也会结束迭代
  • 22
    点赞
  • 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