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边表填充算法

有效边表填充算法

如何填充示例三角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照扫描线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处理和多边形相交的扫描线,对于当前处理的扫描线找到和它相交的所有边的交点,按照交点横坐标从小到大的顺序,两个两个配对,配对之后填充每对交点之间的像素,所有的扫描线处理完成之后,图形的扫描就结束了。在算法中主要学习三种数据结构

  1. 边表
  2. 有效边表
  3. 桶表
边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效边表

三角形与当前扫描线相交的边称为有效边。在处理一条扫描线时仅对有效边进行求教运算,可以避免与多边形的所有边求交。扫描线由有效的低端 ( y = y m i n ) (y = y_{min}) (y=ymin) 向高端 y = y m a x y=y_{max} y=ymax 运动,交点的 y y y 坐标每次相加 1.

这个图事实上就是 DDA 算法中的 y y y 为主轴位移的方向,执行 y = y + 1 y = y +1 y=y+1 x = x + 1 k x = x + \frac{1}{k} x=x+k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桶表

桶表是一个纵向扫描线链表,链表的长度为多边形所覆盖的最大扫描线数,链表的每个节点称为桶,链接边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

  1. 建立桶表
  2. 在桶节点上建立边表
  3. 按照扫描线由从小到大的顺序循环访问每个桶节点,计算扫描线与边的交点建立有效边表
  4. 从有效边表中取出扫描线上相邻两条边的交点,进行配对并填充
  5. 循环下一桶结点,并修改有效边表
  6. 如果桶结点的扫描线的值大于等于有效边表中某个结点的 y m a x y_max ymax 值,则该边成为无效边
  7. 当桶结点不为空则转 4,否则算法结束

结论

  • 有效边表算法通过维护边表与有效边表,避开了扫描线与多边形所有边求交的复杂运算。已经称为最常用的多边形扫描转换算法之一。
  • 有效边表算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填充四边形,而无需将四边形细分为两个三角形
  • 通过顶点颜色沿着边和扫描线两个方向的线性插值,可以绘制颜色渐变的多边形
  • 有效边表算法可以填充凸多边形,凹多边形和环。
    代码实现下一篇
  • 26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有效边表算法 (ET) 是一种多边形填充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先将多边形的边按照 y 坐标从小到大排序,再建立一个有效边表。然后从上到下按扫描线的方式遍历整个多边形,对于每条扫描线,找到和它相交的所有边,然后根据填充规则确定每个像素点的颜色。 以下是使用有效边表算法填充三角形的具体步骤: 1. 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按照 y 坐标从小到大排序,并计算出每个顶点的 x 坐标、斜率和边的颜色。 2. 建立一个空的有效边表。 3. 对于每条扫描线,从有效边表中删除所有 y 坐标小于等于当前扫描线的边,并将它们对应的交点按照 x 坐标从小到大排序,并插入到活性边表中。 4. 对于每对相邻的交点,根据填充规则确定它们之间的像素点的颜色,并将它们填充到屏幕上。 5. 对于每个顶点,如果它所在的边与当前扫描线相交,就将它对应的交点插入到活性边表中。 6. 对于每条边,更新它的 x 坐标和 y 坐标,以反映在扫描线上的位置变化。 7. 重复步骤 3 到步骤 6,直到所有扫描线都被处理完毕。 下面是使用 Python 代码实现这个算法的示例: ```python import math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v1 = np.array([1, 2]) v2 = np.array([5, 4]) v3 = np.array([2, 6]) # 计算每个顶点的 x 坐标、斜率和颜色 x1, x2, x3 = v1[0], v2[0], v3[0] y1, y2, y3 = v1[1], v2[1], v3[1] k12 = (y2 - y1) / (x2 - x1) if x2 != x1 else math.inf k23 = (y3 - y2) / (x3 - x2) if x3 != x2 else math.inf k31 = (y1 - y3) / (x1 - x3) if x1 != x3 else math.inf c12 = (1, 0, 0) # 红色 c23 = (0, 1, 0) # 绿色 c31 = (0, 0, 1) # 蓝色 # 建立有效边表 ET = [[] for _ in range(10)] if y1 < y2: ET[math.floor(y1)].append((x1, k12, c12)) ET[math.floor(y2)].append((x2, k23, c23)) else: ET[math.floor(y2)].append((x2, k12, c12)) ET[math.floor(y1)].append((x1, k12, c12)) if y2 < y3: ET[math.floor(y2)].append((x2, k23, c23)) ET[math.floor(y3)].append((x3, k31, c31)) else: ET[math.floor(y3)].append((x3, k23, c23)) ET[math.floor(y2)].append((x2, k23, c23)) if y3 < y1: ET[math.floor(y3)].append((x3, k31, c31)) ET[math.floor(y1)].append((x1, k12, c12)) else: ET[math.floor(y1)].append((x1, k31, c31)) ET[math.floor(y3)].append((x3, k31, c31)) # 扫描线从上到下遍历整个三角形 for y in range(math.floor(y1), math.ceil(y3)): AET = [] for x, k, c in ET[y]: AET.append((x, k)) AET.sort() for i in range(0, len(AET), 2): x1, x2 = math.ceil(AET[i][0]), math.floor(AET[i+1][0]) for x in range(x1, x2+1): t = (x - x1) / (x2 - x1) if x2 != x1 else 0 c1 = AET[i][1] c2 = AET[i+1][1] c = tuple([int(round((1-t)*c1[j] + t*c2[j])) for j in range(3)]) plt.plot(x, y, 'o', color=c) for i in range(len(AET)): x, k = AET[i] x += k ET[math.ceil(y)+1].append((x, k, c)) ET[y] = [] ``` 这段代码使用 Matplotlib 库绘制了一个三角形填充效果,其中红色表示三角形的左边,绿色表示右下方的边,蓝色表示右上方的边。可以看到,使用有效边表算法可以非常高效地填充任意形状的多边形。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