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异常迅猛,应用日益商业化,网上用户数的发展难以预测。此外,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高速接入。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上网速度慢是众多网民抱怨的首要问题。因此,提高网络带宽、网络服务质量、路由器上的网络管理系统变得日益重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带宽,及早发现并诊断设备故障,迅速方便地根据需要改变配置等网络管理功能,成为直接影响网络用户和网络运营商利益的重要因素。总地来说,路由器的结构正朝着速度更快、服务质量更好和更易于综合化管理三个方向发展。

  1. 路由表的快速查找技术
    为了解决地址资源紧缺,减少路由表的规模,降低管理难度,互联网采用了CIDR(Classless Inter-Doma in Routing)。这样,路由表中存放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IP地址,而是可变长度的网络前缀。路由器在对IP包寻址时,采用最长的网络前缀匹配(LPM-Longest Prefix Matching)。例如,假设路由表中有两个项“202.168.X.X,输出端口1”和“202.168.16.X,输出端口2”(X表示任意),如果有一个IP包的目的地址为202.168.16.5,那么这个包应该从端口2输出。传统的路由器执行最长网络前缀匹配的时间很长,使得路由表查找成为路由器速度的瓶颈。最近两年出现了一些快速查表算法,能够支持吉比特链路。这些算法包括改进的精确匹配法、基于trie法、并行硬件法、协议改变简化路由表的查询和缓冲法等。这些算法,有些易于硬件实现,有些适合软件实现。对于组播地址寻址,要根据IP包的源地址和组播地址查表,对源地址采用最长前缀匹配法,对目的地址采用精确匹配法。
  2. 背板总线
    由于端口速率高,交换结构需要加速,而且接口板与交换板之间、控制板与接口板之间、控制板与交换板之间的连线很多,目前的高速路由器以及交换机都采用高速背板总线以提高系统的吞吐率。为了提高效率,数据线采用串行差分线路,速率可达每秒钟1~2吉比特。要保证如此高的传输速率和那么多的连线,对背板总线的设计要求非常高。如何降低数据的传输误码率以及保证时钟同步是总线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斯坦福大学的Tiny Tera路由器项目中,大量采用串行总线的实现方法值得研究和借鉴。
  3. 数据包分类技术
    路由器要对到达的分组包进行识别、分类以决定其所应接受的服务类型。当初IETF所考虑的方案是在网络的核心,根据IP报头的TOS(Type of Service)域来识别分组,但是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直采用“尽力”传输,同时由于终端在发送IP包时不考虑TOS,因此,TOS一直没有发挥作用。目前在边缘设备,根据IP分组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传输层协议类型来对分组进行识别。此外,为了实现防火墙的功能也需要对IP分组进行识别。
    在识别时,每条识别规则采用的是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传输层协议类型。在上述识别规则中,每个域都可能是一个区间。例如有这样一条识别规则“202.66.83.X,202.66.72.X,X,23,TCP”(X表示任意),这条规则识别从网络202.66.83.X到网络202.66.72.X的telnet数据。从几何的角度来看,假如判别时利用了IP报头的K个域,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一个K维空间中有许多互相交叠的实体(每条判别规则对应于一个实体),每当有一个分组到达时,该分组相当于K维空间上的一个点,进行判别实际上是要找出包含该点的优先级最高的实体。
  4. 数据流的分类
    一系列通过给定的源和目的地的数据包被作为数据流,流可以是长时间维持的TCP连接的一系列数据包,也可以是声音或图像的一系列UDP数据包。通常,流有长短之分,划分有两个标准:端口对和主机对。按端口对划分是指同一流的数据包必须具有相同的源、目的地址和TCP/UDP端口号等;按主机对划分只要求各数据包具有相同的源和目的地址。目前常用的流分类器有三种,一种是X/Y分类器,Y为规定的时间间隔,X为数据包数。若在时间Y内某一数据流到达的数据包数大于X,则该流就被认定为长数据流,否则是短数据流;另一种是协议分类器(Protocol Classifier),它规定了所有的TCP包均被定义为数据流;还有一种是端口分类器(Port Classifier),它规定了几个特殊的TCP端口作为长数据流。因为分类要对每个进入路由器的包进行包头检查,我们需要快速的分类算法。
  5. 网管系统
    目前的网管协议是简单网管协议版本2.0(SNMPv2,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v2.0),在TCP/IP协议中用UDP协议实现。由于路由器在体系结构上的变化,使得一些网管信息需要由底层的硬件来提供,这一点和以前的实现方法是不同的。这里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网管功能和管理信息数据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的实现来给网络管理者提供充足的管理信息和强大、灵活的管理功能。
    6.加粗样式计费
    对用户的数据流量进行计费需要提取IP包的地址、端口、CoS等信息,由于端口速率很高,这部分信息的数据量也是比较大的,如果在接口板上进行处理很不现实。而且,不同的ISP收费的标准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将计费功能分离出去,路由器接口板只负责提供一个计费信息的接口,把计费信息送出来。之后,可以将这些数据写到外部存储设备,由专门的机器进行计费处理。这样将减轻路由器的负担,计费功能的实现也更加灵活。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