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冲压件模面设计系统:HiStamp DieFac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智能化模面设计:系统通过庞大的实例库,基于相似工艺检索技术,实现智能化驱动设计,进而达到自动分区更新参数、自动工艺补充更新,一键仿真的目的。实现智能化成形仿真与模面设计,知识自动积累和重用,摆脱经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改变传统设计模式,提升传统制造业设计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关键技术:

1.全工序模面设计已研发曲线偏置和光顺算法,解决复杂曲线无相交快速偏置需求。

2.开发了圆角编辑算法,用于缩小或扩大非参圆角。

3.基于线框网格模型的快速模面设计方法。

典型应用:累计完成300+个件的工艺设计,涵盖了翼子板, 侧围,发盖外板,发盖内板,门外板,门内板, 后背门外板,后背门内板,顶盖,A 柱,窗框, 地板等覆盖件外板,覆盖件内板,汽车结构件等。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元启发式算法(如粒子群优化,PSO)优化线性二次调节器(LQR)控制器加权矩阵的方法,专门针对复杂的四级倒立摆系统。传统的LQR控制器设计中,加权矩阵Q的选择往往依赖于经验和试错,而这种方法难以应对高维度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将控制器参数优化问题转化为多维空间搜索问题,并通过MATLAB代码展示了具体实施步骤。关键点包括:构建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型、设计适应度函数、采用对数缩放技术避免局部最优、以及通过实验验证优化效果。结果显示,相比传统方法,PSO优化后的LQR控制器不仅提高了稳定性,还显著减少了最大控制力,同时缩短了稳定时间。 适合人群:控制系统研究人员、自动化工程专业学生、从事机器人控制或高级控制算法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高度动态和不确定性的机械系统,特别是在处理多自由度、强耦合特性的情况下。目标是通过引入智能化的参数寻优手段,改善现有控制策略的效果,降低人为干预的需求,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性能。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避免过拟合、考虑硬件限制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例如探索非对角Q矩阵的可能性。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践经验,如如何处理高频抖动现象,以及如何结合不同类型的元启发式算法以获得更好的优化结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心诚的文字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