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转,一年一度。回首 2024 年 02 月 28 日,那个平凡又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在博客中留下了第一篇技术分享:《qml 中实现异步加载图片交互 QQuickImageProvider》。
那一刻,也许是我立志成为专业 IT 作者的开始,也许是记录一段刚实践的经验,却悄悄种下了属于我的创作之种子。如今,时光悄逝,转眼便是第 365 天。回首过去,心中满是感慨与收获。
一、再回首:我的第一篇博文
当初选择写下《qml 中实现异步加载图片交互 QQuickImageProvider》,主要是因为那段时间正好在做相关的项目实践,踩了不少坑,想趁热打铁、把所学所感记录并分享出来。
在那篇文章中,我尝试了:
- QQuickImageProvider 的用法解析
- 异步加载图片流程设计
- 与 QML 界面交互时遇到的关键点
- 一些坑点及解决方法
对于当时的我,这不过是一次“试着写”的过程,却不料成为了打开技术分享大门的钥匙。它见证了我从“只管埋头码代码”到“愿意向外分享”,从“技术吸收者”到“内容产出者”的一次转变。
二、在创作与工作之间摸索前行
过去的一年,不可谓不忙碌。白天我依旧在各个项目中快速迭代、编写代码、解决 Bug;下班后,常常还要处理各种杂事。
- 有时写技术文章的灵感会突现;当我愿意安静地坐下,把想法转化为文字,就是对自我最好的沉淀。
- 也有不少时候,心中有创作的冲动,却被琐事打断;等一切告一段落,那股热情也随之降温。
然而,写作带给我的满足感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着我:分享是宝贵的,写作是美妙的。只要静下心来,一篇文章就能帮助后来者少走弯路,也能让自己对技术的理解更清晰。
三、技术成长:困惑与突破
这一年,我在技术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和尝试。
- 深入底层的 QML 原理
- 学习如何自定义 QML 类型,研究渲染机制;
- 探索和 C++ 交互的各种场景,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
- 前端与后端结合
- 在移动端和 Web 技术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拓展;
- 尝试前后端分离与服务端部署的一些应用场景。
- DevOps 与自动化流程
- 学习并使用 CI/CD 工具,让编译和部署更自动化;
- 对项目开发周期、分支管理、代码质量提升有了新的认识。
每一次研究新知识,都有可能遇到让人抓狂的 Bug 或原理不清的瓶颈。
- 我可能会连续熬夜查资料、实验代码;
- 也会利用社区、论坛和开源项目的资源与他人交流;
- 在不断的迭代中,技术基础逐渐夯实,而这些累积都能成为下一篇创作的素材。
四、创作与分享的收获
创作,不仅仅是把文字写出来,更是一场自我的思维梳理与表达演练。
- 沉淀: 每一次写作都能梳理思路,帮助我对知识进行二次消化。
- 影响力: 当看到有人因我的文章少踩了一些坑、或对某块技术产生了兴趣,我感到非常欣慰。
- 知识体系的完善: 写作可以让我发现知识盲区:一旦想写出让读者看得懂的内容,需要对原理有更透彻的理解。
过去的一年里,我收到过一些反馈,或感谢、或质疑、或建议。它们都帮助我思考自己的写作方向,怎样让内容更具实用性和可读性。
五、展望未来:继续前行的动力
尽管有时更新博客的频率不那么稳定,但我始终相信,分享的价值不会过期。
- 继续记录新技术新思路
- 我计划在今后写更多关于 C++ 与 QML 结合、跨平台应用开发以及性能优化的实践经验;
- 同时也会在前端、后端、DevOps 方面继续深挖。
- 结合项目案例更深入地剖析
- 相比纯理论,读者更想看真实情境下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我会以实际项目为例,让内容更贴近开发需求。
- 尝试多形式分享
- 除了图文文章,也可以尝试视频、直播或线上研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 不定期与读者互动,收集反馈,及时充实和完善博文内容。
六、感谢有你,一路同行
为了纪念这个在创作旅途中的特殊时刻,我收到了这份专属「纪念勋章」,也被邀请在「里程碑专区」留下脚印。
- 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记录,都是我一路走来的见证;
- 每一条留言、每一次鼓励,都是支持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回想起来,我从未想过那篇《qml 中实现异步加载图片交互 QQuickImageProvider》会成为我技术写作的起点。
或许看似平凡的开端,却有着莫名的意义。我的初心不变:把所学、所感,记录并分享;把热爱,化作文字,传递给更多的朋友。
最后,衷心地感谢一直以来陪伴我、阅读我、支持我的你们。
无论是正繁忙于工作、还是恰巧打开了我的博客;
无论是初心不改、还是偶尔疏于更新;
创作的心情,任何时刻都可以重新点亮。
愿我们都能在创造与分享的路上,收获知识,体会快乐,遇见更好的自己。
祝愿每一位热爱技术、热爱分享的朋友,都能拥有自己的“创作里程碑”,
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闪亮的印记!
—— TravisBytes 写于第 36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