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管理工具、IT技术将企业引入外部资源的过程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实现高效益低成本运营。围绕 “数字化供应链架构、全景管理、全流程贯通方案” 主题,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创新实现供应链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
供应链管理是利用管理工具和IT技术,将企业的外部资源引入并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以实现高效益低成本运营的过程。
-
打造智慧供应链,实现全数据的统一管理,建立支撑领导决策的分析模型,支持移动办公应用,实现多终端接入。
-
建立智能管理机制,在需求、合同、仓储等环节增加智能化应用。
1. 数字化供应链架构与目标
1.1 数字化供应链架构概述
1.1.1 架构设计与系统集成
-
数字化供应链架构依托行业领先技术和管理思想,构建全领域、全流程的供应链生产管理系统,通过IT系统支撑投资和成本、各生产领域的全覆盖,完成需求-采购-物流-使用的全闭环管理。
-
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源技术,微服务采用Spring Cloud框架,结合Paas容器化技术平台及DevOps平台,使分散的微服务组件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统一管理和运维交付。
1.1.2 系统建设目标与功能
-
系统建设目标包括标准合理的功能和流程设计,支撑流程的多样化管理,适应业务变化需求,实现统一的基础数据管理、统一标准的统计口径和管理模型以及全流程的可视呈现。
-
系统菜单简洁易操作,职责分工界限清晰,解决多入口问题,与周边系统的流程和数据贯穿,数据可追溯、流程可追踪,保证数据一致性,彻底解决人为干预,杜绝违规现象,保证数据的公正、公平性。
1.2 数字化供应链价值与意义
1.2.1 供应链全流程贯通价值
-
数字化供应链实现全流程支撑、可视,确保端到端的贯通,流程不间断,为公司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
通过需求引导,没有集采结果的产品,根据产品特性和需求模板提交寻源需求,需求审批决策后,建立采购项目,进行无源采购的全过程管理。
1.2.2 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与升级
-
本次项目在多年供应链管理和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重构系统,实现公司供应链管理领域系统的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提升供应链整体管理效率。
-
完成存量业务数据迁移,外围系统对接,确保公司供应链领域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全流程贯通与创新技术应用
2.1 采购寻源与合同管理
2.1.1 采购寻源管理流程
-
采购寻源实现省公司和分公司的采购项目管理,采购寻源管理向合同系统传合同草稿,采购寻源结果产生产品库和采购订单,与后端的采购执行相关联。
-
采购寻源管理通过系统固化非标产品采购、突发需求、单一来源场景、超份额预警等一系列管理要求,确保采购从源头到结束合法合规。
2.1.2 合同管理与风险管控
-
合同有效期刚性管控,合同到达有效期后,合同将自动失效,合同下所有产品不能继续使用,有效避免合同超期风险。
-
可用份额刚性管控,超过可用份额的申购单无法提交,同时异常产品配置全程预警提醒,且自动触发升级审批,确保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可控。
2.2 物资管理与仓储物流
2.2.1 物资管理创新技术
-
创新应用BOM数据结构(多维度编码结构),承载计划、采购、仓储、建设、运维、财务多环节对物资识别管理的要求,做到各环节以自身习惯命名同一类物资、各环节均可对同一产品实施系统底层管控。
-
基于公司ERP编码,构建满足公司设计、采购、仓储、建设、运维和财务环节的多方位的需求的统一数据基础,实现物料编码协同、协同设计和协同管控。
2.2.2 仓储物流管理优化
-
供应链仓储管理子系统实现到货、上架、扫描入库、出库、盘点全流程电子收发,促进管理效率和规范双提升,供应链系统与ERP系统互通自动同步信息,实现系统中账务、实物同步处理。
-
根据全省物资调拨管理规范制度,依托RDC打通全省物资调拨通道,实现了可调拨物资全省共享,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快速消化呆滞物资,盘活全省库存。
3. 全领域管理与协同
3.1 需求到使用的全领域管理
3.1.1 需求管理与预算管控
-
在采购申请环节,需关联预算科目或工程项目,对于没有关联的或关联后申请金额超出预算金额的采购申请进行强管控,实现了“需求源头全面预算绑定”,有效杜绝“无资金准备采购”的管理风险。
-
通过系统固化非标产品采购、突发需求、单一来源场景、超份额预警等一系列管理要求,确保采购从源头到结束合法合规。
3.1.2 履约发货与市场管理
-
产品上线是集采执行的源头,对于有集采结果的产品,在产品上线时在系统中提前对产品价格、物料编码、份额、合同有效期、配置等关键信息进行刚性管控,通过全系统贯通实现订单全过程信息闭环、全要素受控。
-
通过业务过程预警管理,设定预警机制,自动扫描定位异常业务单据,主动发送预警通知,全流程跟踪全过程,每个用户可设定关注的项目、物资,实时跟踪项目物资采购、物资到货及物资使用进度。
3.2 各线条管理大协同
3.2.1 仓储物流与质量管控
-
供应链仓储管理子系统实现到货、上架、扫描入库、出库、盘点全流程电子收发,促进管理效率和规范双提升,供应链系统与ERP系统互通自动同步信息,实现系统中账务、实物同步处理。
-
对于产品的到货验收,目前采用上线定策略,到货必检测,开箱先验货,使用有评价的全程质量管控体系。根据预先设定的质量策略,仓库环节通过“三单合一”进行图形化验收,施工现场应用APP等形式进行验货。
3.2.2 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
-
采购寻源管理通过系统固化非标产品采购、突发需求、单一来源场景、超份额预警等一系列管理要求,确保采购从源头到结束合法合规。
-
关闭合同/订单报账手工发起权限,由供应商在供应商门户发起报账,基于多系统关联确保合同系统、ERP系统、SCM系统中的合同编号、ERP订单号等信息进行一致,供应商只能发起、不能修订任何信息。
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4.1 大数据分析应用
4.1.1 数据分析方法与价值
-
利用大数据分析及互联网技术,将可视化分析方法应用在需求预测、采购绩效管理、采购风险管理、供应商画像、供应商风险预警、物流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等各方面,能够有效提升供应链运营、管理和生产效率。
-
按照业务全流程、全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对标业界主流的大数据模型,以全要素的数据来源、上乘的数据质量、严谨科学的数据模型为根本,建设供应链指标分析监控体系,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数据体系的不断深入应用、稳步提高供应链核心能力、促进企业转型,驱动企业智慧化运营。
4.1.2 数据分析工具与平台
-
通过可视化工作流的方式搭建数据流程,实现流程化、云协同、零代码的高效数据分析。
-
SCATLAS工作台支持快速调整场景参数,通过What-if场景分析器,灵活构建不同业务场景,为供应链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4.2 决策中台建设
4.2.1 决策中台架构与功能
-
供应链决策中台基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框架,数据互通、易于维护,动态适配业务发展,扩展简单,快速迭代,实现快速实施,项目周期短,风险可控。
-
决策中台整合了各种行业最佳实践,支持几乎所有的供应链决策和计划场景,为不同行业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4.2.2 决策中台应用与价值
-
SCATLAS供应链决策中台是中国第一个供应链决策中台产品,获得世界/中国头部公司的认可和价值创造,广泛应用于物流、快消、汽车、高科技电子、能源化工、服饰制造等多个行业。
-
决策中台通过应用层、PaaS层、建模层等多层架构,实现从数据集成到决策支持的全流程管理,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能力。
5. 未来展望与总结
5.1 数字化供应链的未来趋势
5.1.1 技术创新与融合
-
基于先进IT技术、大数据能力、物联网应用、区块链平台,结合供应链管理协同、高效的融合管理体系,实现数字化智慧供应链平台的持续升级。
-
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精准的需求预测、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更优化的物流配送。
5.1.2 行业发展与挑战
-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风险加剧、环保要求提高等。
-
数字化供应链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5.2 项目总结与经验分享
5.2.1 项目成果与效益
-
本次数字化供应链项目在架构设计、流程贯通、技术创新、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提升了供应链的整体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
-
通过全流程贯通、全领域管理、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措施,实现了降本增效、提升客户粘性、提高交易效率等目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2.2 经验与启示
-
在数字化供应链建设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和规划,确保架构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为未来的升级和发展提供空间。
-
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管理。
-
重视数据管理和分析,通过建立完善的指标分析监控体系,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企业智慧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