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笔记0.1】绪论

Roadmap
本文梳理操作系统的概述知识,主要包括:(加粗部分为重点知识)

  • 操作系统的定义
    • 特点
    • 功能
  • 分类
    •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 分时操作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结构设计
    • 微内核
  • 程序接口&系统调用

定义

  • 系统软件:程序模块的集合
    • 组织和管理软硬件资源
    • 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 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
  • 定位:硬件基础上的第一层扩充,是其它软件和硬件的接口
  • 功能要求有效、合理、方便、可拓展性
    • 有效:资源利用率
    • 合理:公平(“死锁”、“饥饿”)
    • 方便:用户界面,使用清晰简单
  • 特点并发、共享、虚拟、随机
    • 并发: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进程,宏观上同时执行,微观上在CPU上轮流执行
      • 并行vs并发:并行——在一定硬件基础上,程序在不同部件上同时执行(eg:CPU与I/O)
    • 共享:多个进程共享有限的计算机上的资源
      • 互斥共享、同时共享
    • 虚拟:一个物理实体映射为若干个对应的逻辑实体(分时或分空间)
      虚拟是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资源的重要手段,可提高资源利用率

分类

1.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 运行特征:
  • 特点:
    (1)多道:内存中同时存在多个正在运行的程序
    (2)成批处理:用户不能干预自己作业的运行,一旦发现作业错误不能及时改正,延长了开发软件时间,所以适用于成熟的程序
  • 优点:
    • 资源利用率高:CPU和内存利用率较高
    • 作业吞吐量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大;(单位时间内处理作业的个数)
  • 缺点:
    • 用户交互性差:整个作业完成后或中间出错时,才与用户交互,不利于调试和修改;
    •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长:短作业的周转时间显著增长;
2. 分时操作系统
  • 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各个用户服务,每次服务一个时间片
  • 追求目标: 对用户请求及时响应
3. 实时操作系统
  • 追求目标:及时性(对外部请求在严格时间范围内作出反应)、高可靠性
其他操作系统
  1. 网络操作系统:
  • 追求目标:相互通讯、资源共享
  • 功能:
    • 通常操作系统的功能
    • 网络通信功能、网络资源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管理、互操作
  • 两种工作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对等(Peer-to-Peer,P2P)
  1. 分布式操作系统:
  • 实质:处理和控制的分散:处理上的分布,即功能和任务的分布
    与单机集中式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资源管理,进程通信和系统结构三个方面
  • 两种环境基础:
    (1)多处理机(多CPU)系统:紧密耦合
    多个CPU物理上相邻──总线或开关网连接处理器,共享主存进行通信
    (2)网络系统:松散耦合
    在网络上的──物理上分开,通过网络用报文(Message)连接
  • 特点:
    (1)是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
    (2)资源进一步共享
    (3)透明性:资源共享,分布。用户并不知道,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
    (4)自治性:处于分布式系统的多个主机处于平等地位
    (5)并行性
    (6)健壮性:分布式系统要求更强的容错能力
  1.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 追求目标:界面友好,操作使用方便
  1. 嵌入式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 用户态(目态)vs 核心态(管态、特态)
  • 整体结构:由程序的构成成分组成操作系统程序的构造过程和方法
    • 构成操作系统的基本单位:内核、进程、线程和管程等
  • 局部结构,包括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
  • 操作系统运行时的组织:如系统是组织成进程还是线程,在系统空间还是用户空间运行等
内核

一组程序模块,作为可信软件来提供支持进程并发执行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 状态:通常驻留在内核空间,运行于核心态
    具有访问硬件设备和所有主存空间的权限,是仅有的能够执行特权指令的程序
  • 功能:资源抽象、资源分配、资源共享
  • 特点:
    (1)内核是由中断驱动的
    (2)内核的执行是连续的、不可抢占的
    (3)内核部分程序在屏蔽中断状态下执行
    (4)内核可以使用特权指令
  • 分类:单内核、微内核
    • 单内核:具有较多功能的核心模块
      模块之间的交互通过直接调用其他模块中的函数实现
      • 整体式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按功能进行设计和模块划分
        • 优点:结构紧密,组合方便;高效率;长期发展,较成熟
        • 缺点:功能划分和模块接口难保
          正确和合理;模块之间的功能调用关系复杂,不利于修改
      • 层次式结构:将操作系统划分为内核和若干模块(或进程)
        • 按功能的调用次序排列成若干层
          次:各层之间只能是单向依赖或调用关系
          低层为高层服务,高层可调用低层的功能
          全序vs半序:半序每层的模块之间有调用或通信
        • 优点:功能明确,调用关系清晰;独立性:高层错误不会影响到低层,低层和高层可分别实现
        • 缺点:降低了运行效率
    • 微内核:操作系统仅将所有必需的核心功能放入内核
      通过微内核提供的消息传递机制完成与其它核外模块之间的联系
      • 实现:
        (1)将大多数操作系统功能由用户进程来实现,操作系统被分割成许多部分,每一部分只处理一方面的功能
        (2)核心工作:处理客户与服务器间的通信
      • 微内核结构:
        (1)运行在用户态并以客户/服务器方式活动的进程
        除内核部分外,操作系统的其他部分被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进程,每一个进程实现一类服务,称服务器进程
        (2)运行在核心态的内核,系统内核只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运行在核心态的内核把客户进程的请求消息传给服务器(客户通过微内核向服务器发送消息)
        服务器执行相应操作,再通过内核用另一种消息把结果返回给用户
        微内核结构下,内核级服务与用户级服务功能的关系
        优点:一致性接口,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可靠性,支持分布式系统,支持面向对象的操作系统
        缺点:消息传递比直接调用效率要低一些
        (解决:扩充微内核的功能,微内核做得更小)
操作系统运行模型
  • 独立运行的内核模型
  • OS功能(函数)在用户进程内执行的模型
  • OS功能(函数)作为进程执行的模型

程序接口&系统调用

  • 程序接口:操作系统对外提供服务和功能的手段,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 系统调用:
    用户程序或其他系统程序通过系统调用访问系统资源,调用操作系统功能(不必了解操
    作系统内部结构和硬件细节)
    用户程序或其他系统程序获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