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常见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1. 单一职责原则 : 一个类只有一个职责,专注做一件事和仅有一个引起类变化的原因
  2. 里氏替换原则 :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尽量不重写)
  3. 依赖倒置原则: 面向接口编程,实现依赖抽象
  4. 接口隔离原则: 多个专门接口,而不是一个大的总接口。
  5. 迪米特法则: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6. 开闭原则:软件实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1. 单例模式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179010/article/details/125108636
双重检测锁,造单例(能被反射破坏)

public class SingleLazy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Lazy singleLazy = null;

    private SingleLazy() {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 singleLazy");
    }

    public SingleLazy getInstance() {
        if(singleLazy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Lazy.class) {
                if(singleLazy == null) {
                    singleLazy = new SingleLazy();
                }
            }
        }
        return singleLazy;
    }
}

内部类形式, JVM只有在内部类第一次加载的时候进行初始化,由JVM保证其线程安全

public class SingleLazy {

    private SingleLazy() {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 singleLazy");
    }

    public SingleLazy getInstance() {
        return InnerClass.singleLazy;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nerClass{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Lazy singleLazy = new SingleLazy();
    }
}

2. 工厂模式

定义一个创建产品对象的工厂接口,将实际创建性工作推迟到子类中
工厂模式可分为: 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

简单工厂:定义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不同,返回不同的实例。 场景是:需要创建的对象较少,且客户不关心对象创建的过程

工厂方法:不再是统一的工厂创建对象,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工厂。

抽象工厂:工厂类创建一组对象,而不是一个对象。 场景是:需要一组对象共同完成某个功能,且系统结构稳定不会频繁的增加对象。

简单工厂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的区别?

简单工厂模式不算一中设计模式,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编程习惯。简单工厂模式的思路是定义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的实例, 被创建的实例具有共同的父类或接口。
工厂方法模式是简单工厂的进一步深化,工厂方法模式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工厂。
抽象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的进一步深化,工厂类不单单可以创建一个对象,而是可以创建一组对象。

3.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其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到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策略模式有三个角色:
①环境角色,屏蔽高层模块对策略、算法的直接访问,环境角色持有一个抽象策略接口的引用
②抽象策略角色:定义每个策略或算法必须具有的方法和属性
③具体策略角色: 实现抽象策略接口中具体的操作。

策略模式缺点: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以决定使用哪个策略类。 策略模式可能造成有很多的策略类。

策略类应用场景:多个类只是在算法或行为上稍有不同的场景,算法需要频繁切换的场景,需要频闭算法规则的场景。

4.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也称发布订阅模式,目的是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有四个角色: 抽象主题、抽象观察者、具体主题、具体观察者

观察者场景: 关联行为场景,事件多级触发场景,消息处理机制

5. 责任链模式

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 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
由一条链处理相似的请求,在链中决定谁来处理这个请求,并返回相应结果。

涉及两个角色:
抽象处理者角色:该角色对请求进行抽象,并定义一个方法以设定和返回对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
具体处理者角色:该角色接收到请求后,可以选择将请求处理掉,或者将请求传给下一个处理者。

场景:一个请求需要一系列的处理工作,业务流的处理,例如文件审批。 可以对系统进行补充扩展

装饰器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的区别

装饰器模式: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创建了一个装饰类,用来包装原有的类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读卡器是作为内存卡和笔记本之间的适配器

装饰器 和适配器都有一个别名包装模式(Wrapper),看似都是起到包装一个类或者对象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目的却不相同。
适配器模式的意义是要将一个接口转变成另一个接口,它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接口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
装饰器模式不是要改变被装饰对象的接口,而是恰恰要保持原有的接口,但是增强原有对象的功能,

装饰器就是 你原先调用的是A类型,现在调用还是A类型,只不过这个A类型是装饰器,只是看起来像A,因为继承A,有继承关系;
适配器就是 你需要调用A,发现A不太符合,你需要用B类型进行适配,间接调用;这个B不继承A,没有继承关系,纯适配关系;

装饰器使用起来 和目标对象一样,因为是目标对象的子类;
适配器使用起来 就能看到和目标对象的类型不一样;

Spring中用到了哪些设计模式

  1. 简单工厂
    Spring中的BeanFactory 就是简单工厂模式的体现,根据传入的一个唯一标识来获取Bean对象

  2. 工厂方法
    实现了 FactoryBean 接口的 bean 是一类叫做 factory 的 bean。 其特点是, Spring 会在使用 getBean() 调用获得该 bean 时, 自动调用该 bean 的 getObject() 方法。 返回的不是 factory这个 bean, 而是这个 bean 的 getObject() 方法的返回值

  3. 单例模式
    Spring 依赖注入Bean 实例默认是单例的

  4. 适配器模式
    SpringMVC 中的适配器 HandlerAdatper, 会根据Handler 规则不同执行不同的 Handler。

  5. 装饰器模式
    类名中包含Wrapper的和类名中包含Decorator的都是使用了装饰器模式

  6. 代理模式
    AOP 底层就是动态代理模式的实现。 即: 切面在应用运行的时刻被织入。 一般情况下,在织入切面时,AOP容器会为目标对象动态的创建一个代理对象。SpringAOP 就是以这种方式织入切面的

  7. 观察者模式
    Spring 的事件驱动模型使用的就是观察者模式。Spring中的Observer 模式常用的地方是 listener的实现

  8. 策略模式
    Spring框架的资源访问Resource 接口, 该接口提供了更强的资源访问能力。

  9. 模板方法模式
    Spring 模板方法模式的本质是模板方法模式和回调模式的结合, Template Method不需要继承的另一种实现方式。Spring几乎所有的外接扩展都采用这种模式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甲 烷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