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的大幕即将拉开,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正式申报之前,深入了解历年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据和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带您回顾历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情况,分析其行业分布、地域特点以及成长规律,帮助您更好地把握申报要点,为您的企业成功申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策略指导。
一、历年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情况
从 2019 年至 2024 年,工信部先后公示了六批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名单,数量分别为:248 家、1744 家、2930 家、4357 家、3671 家、3012 家。经过对前三批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的复审,加上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的认定企业,现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共有 14690 家。
1、区域特点
我国前六批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遍布 31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江苏省累计公示 “小巨人” 企业 2220 家,位居领先;累计公示 “小巨人” 企业突破 1000 家的省级行政区有 5 个,分别为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均位于东部地区,其前六批 “小巨人” 企业公示总数占全国的 53.4%,呈现出东强西弱、集聚发展的态势。
2、增长趋势
近两年,“小巨人” 企业的认定数量逐年减少。第六批与第五批公示数据相比,数量总体减少了 659 家,同比增长率为 -17.95%。
在所有地区中,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增长的地区仅有六个,分别为:北京增长 28 家,同比增长率 11.52%;浙江(含宁波)增长 16 家,同比增长率 4.17%;宁夏增长 5 家,同比增长率 166.67%;黑龙江增长 1 家,同比增长率 8.33%;内蒙古增长 1 家,同比增长率 20%;海南增长 1 家,同比增长率 100%。数量无变化的地区只有上海。除此之外,其余地区第六批较第五批数量均减少。
经过我们华夏泰科分析,认定数量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前期认定工作的推进,符合条件且未被认定的企业数量逐渐减少,后续认定难度自然增加;二是随着“小巨人”“万家” 培育目标初步达成,后续工作更侧重于加强培优育优和强化存量管理,评审工作从严把关、优中选优,确保 “小巨人” 企业的质量与含金量,淘汰了部分不符合新标准的企业。
二、前三批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复审情况
2022年以来,工信部已完成对前三批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复审工作,前三批次 “小巨人” 复审通过率分别为 57.26%、61.87%、82.90%,复审通过率为逐年增加。
复审通过率逐年上升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相应扶持政策的正向助益
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在政策扶持、资金扶持、上市辅导等多方面享有优厚政策,“小巨人” 企业在复审周期内充分合理运用奖补支持措施,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2、企业自身重视培育和管理工作
“小巨人” 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了发展遵循,企业获得荣誉后,更加重视这些维度的巩固和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培育和管理工作。
三、总结
对于有意向申报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的企业,华夏泰科有以下几点建议作为参考:
1、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关于 “小巨人” 认定和复核的相关信息(如申报通知、认定条件的变化、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等),确保掌握最新的重要信息。
2、企业应重新审视其专利布局以及数量(第六批小巨人通过企业分析,通过的企业每家平均发明专利24个),优先聚焦于与主导产品紧密相关、对行业关键技术有实质性贡献的发明专利。
3、在准备申报之前,务必仔细根据认定标准和申报具体要求准备相应材料,对于不确定或有疑虑的环节要及时咨询确认,以免申报失败。
4、对于一些硬性指标要求,必须提供真实的数据和相应证据材料,实事求是,切忌数据造假和材料造假。
5、企业可提早进行申报准备工作,提前把重要的材料准备完善并进行核验,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免在紧要时刻影响申报进度。想要申报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可以联系我们尽早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