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P协议详解和作用

一、ICMP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ICMP协议主要用来检测网络通信故障和实现链路追踪,最典型的应用就是PING和tracerooute。

PING:

       通过发送回送请求报文和回送回答报文来检测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链路是否有问题,目的地是否可达,以及通信的延迟情况。

traceroute:

       通过发送探测报文来获取链路地址信息。第一个探测报文TTL为1,到达第一个路由器时,TTL减1为0所以丢掉这个探测包,同时向源主机发回ICMP时间超过报文,这时源主机就获得了第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接着源主机发送第二个探测报文,TTL增1为2,到达第一个路由器TTL减1为1并转发探测包到第二个路由器,这时TTL减1为0,丢掉这个探测包并向源主机发回ICMP时间超过报文,源主机就获得了第二个路由器的IP地址;以此类推,直到探测报文到达traceroute的目的地,这时源主机就获得了到目的地的每一跳路由的IP地址。

二、ICMP作为IP的上层协议在工作

ICMP 的内容是放在IP 数据包的数据部分里来互相交流的。也就是,从ICMP的报文格式来说,ICMP 是IP 的上层协议。但是,正如RFC 所记载的,ICMP 是分担了IP 的一部分功能。所以,被认为是与IP 同层的协议。看一下RFC 规定的数据包格式和报文内容吧。

 更加详细地看一下数据包的格式吧。用来传送ICMP 报文的IP 数据包上实际上有不少字段。但是实际上与ICMP 协议相关的只有7 个子段。

1)协议;2)源IP 地址;3)目的IP 地址;4)生存时间;这四个包含在IP 首部的字段。5)类型;6)代码;7)选项数据;这三个包含在ICMP数据部分的字段。

 这里面,1)协议字段值是1。2)和3)是用来交流ICMP 报文的地址信息,没有特殊意义。对于理解ICMP 本身,重要的是5),6),7)三个字段。这里面的可以称为核心的重要字段是5)类型,6)代码这两个字段。所有ICMP 用来交流错误通知和信息询问的报文,都是由类型和代码的组合来表示的。RFC 定义了15种类型。“报文不可到达”这样的错误通知和“回送请求”这样的信息查询是由类型字段来区分的。ICMP报文由类型来表达它的大概意义,需要传递细小的信息时由代码来分类。进一步,需要向对方传送数据的时候,用7)选项数据字段来放置。

可能的消息列表:

三、ICMP实现之MTU探索

所谓路径MTU 探索,是探索与通信对方之间不用分片IP 数据包,就能交流的MTU 大小的功能。MTU大小是指计算机一次能够送出去的数据的最大长度,基本上由网路的种类来决定。例如,以太网的话通常是1500 字节,使用PPPoE 的ADSL 通常是1492 字节。为了实现这个路径MTU 探索,ICMP 被使用着。沿着流程,具体看一下Windows 的MTU 探索的样子吧。

路径MTU 探索的原理本身是非常简单的。首先,Windows 向通信对方送IP 数据包时,先设置IP 首部的分片禁止标志然后再送。这是路径MTU 探索的基本。假如,Windows 将大于1000 字节的数据包送了出去,通信路径上有MTU 从1500 字节变成1000 字节的地方。因此,那个路由器将不允许超过1000 字节的数据包通过,而进入MTU 是1000 字节的网路。路由器尝试着将IP 数据包分片。但是因为数据包的分片禁止标志是有效的,所以不能分片。该路由器就将该IP 数据包丢弃,并用ICMP 通知送信方“想分片,但不能分片”。这时路由器发送的ICMP的类型字段是3,代码字段为4。这是“需要分片但不能分片,不能送至终点”的意思。而且,大多数路由器将在数据选项部里填入不分片就能通过的MTU 大小。Windows 收到该ICMP 报文后就知道了不分片就能够传送的数据大小,并暂时将MTU 大小更换掉,然后继续通信。 

四、ICMP实现之改变路由

改变路由是指路由器向送信方计算机指示路径改变这个功能。计算机根据自己的路由信息(路由表)来决定传送目标。不知道发给谁好的时候,就将数据包发给设为默认网关的路由器。被指定为默认网关的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发现将数据包发给局域网内的其它路由器会比较快的时候,将这一信息通过ICMP 通知发送方。这时使用的是,类型是5,代码是1 的ICMP 改变路由报文。在选项数据部分里写着应该发送给的路由器IP 地址。Windows 收到这个报文后,重写自己的路由表,与对方的通信将在一段时间里经由被指定的路由器来实行。


五、ICMP实现之源点抑制

 五、ICMP实现之源点抑制

数据包集中到达某一路由器后,数据包因为来不及被处理,有可能被丢弃的情况。这时候,向送信方发送的是ICMP 源点抑制报文,用来使送行方减慢发送速度。

六、ICMP实现之ping命令

ping 命令用来在IP 层次上调查与指定机器是否连通,调查数据包往复需要多少时间。为了实现这个功能,ping 命令使用了两个ICMP 报文。

 1.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回送请求。
首先,向目标服务器发出回送请求(类型是8,代码是0)报文(同2)。在这个回送请求报文里,除了类型和代码字段,还被追加了标识符和序号字段。标识符和序号字段分别是16 位的字段。ping 命令在发送回送请求报文时,在这两个字段里填入任意的值。对于标识符,应用程序执行期间送出的所有报文里填入相同的值。对于序号,每送出一个报文数值就增加1。而且,回送请求的选项数据部分用来装任意数据。这个任意数据用来调整ping 的交流数据包的大小。

2.鹦鹉学舌一样返回回送回答。
计算机送出的回送请求到达目标服务器后,服务器回答这一请求,向送信方发送回送请求(类型是0,代码是0)(同3)。这个ICMP 回送回答报文在IP 层来看,与被送来的回送请求报文基本上一样。不同的只是,源和目标IP 地址字段被交换了,类型字段里填入了表示回送回答的0。也就是,从送信方来看,自己送出的ICMP 报文从目标服务器那里象鹦鹉学舌那样原样返回了。
送信方的计算机可以通过收到回送回答报文,来确认目标服务器在工作着。进一步,记住发送回送请求报文的时间,与接收到回送回答报文的时间一比较,就能计算出报文一去一回往复所需要的时间(同4)。但是,收到的回送回答报文里写的只是类型和代码的话,发送方计算机将无法判断它是否是自己发出去请求的回答。因此,前面说到的标识符和序号字段就有它的意义了。将这两个值与回送回答报文中的相同字段值一比较,送行方计算机就能够简单地检测回送回答是否正确了。执行ping 命令而调查的结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将目标服务器的IP 地址,数据大小,往复花费的时间打印到屏幕上。

3.用ping 命令不能确定与对方连通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1)目标服务器不存在;2)花在数据包交流上的时间太长ping 命令认为超时;3)目标服务器不回答ping 命令。如果是原因2),通过ping 命令的选项来延长到超时的等待时间,就能正确显示结果了。如果原因是1)或3)的话,仅凭ping 命令的结果就不能判断是哪方了。正如这样,ping 命令不一定一定能判断对方是否存在。

七.ICMP实现之traceroute命令

为了调查到通信对方的路径现在是怎么样了,使用的是traceroute 命令。它与ping 并列,是代表网络命令。这个traceroute 也是ICMP 的典型实现之一。

1.执行tracert命令。
在Windows 上执行tracert 命令后,首先计算机向目的服务器发送IP 数据包。Windows 上使用的是与ping 同样的ICMP 回送请求报文。但是,有一点和通常的回送请求不一样。那是,最初将IP 首部的TTL(生存时间)字段设为1 这一点。
路由器每转送一次数据包就将TTL 的值减1。当TTL 变为0 的时候,按规定将丢弃这个数据包。正如这样,与其说TTL 是时间,还不如说TTL 是经过路由器的个数。对于计算机发送出去的数据包,只要它与目标服务器不在同一局域网内,一定会被哪儿的路由器中继。这时如果TTL 的值是1,由于路由器的处理会变为0,则该数据包将会被丢弃(同2)。

2.用超时报文来通知送信方。
路由器丢弃数据包的同时,用ICMP 报文来通知错误。这时使用的ICMP 报文是,类型为11,代码为0 的ICMP 超时报文。而且在选项数据字段里,将填入原先数据包的IP 首部和ICMP 的开始8 字节。正如ping 命令的时候看到的,ICMP 回送请求的先头8 字节里包含了标识符和序号字段。因此,送信方的计算机看了超时报文后,就知道是针对自己发出的回送请求的错误通知。
计算机接到针对第一个数据包的ICMP 超时报文后,接下来将TTL 加1(TTL=2)并同样地送出(同3)。这次通过第一个路由器,TTL 变为1,到达第二个路由器。但是第二个路由器象前面一样,由于TTL变为0,将不能转发该包。因此,同第一个路由器一样,将该包丢弃,并返回ICMP 超时报文。以后,收到错误的发送方计算机将TTL 加1,重复同样的工作(同4)。

3.只有目标服务器的反应不同。
如此一个一个增加TTL,某个时候ICMP 回送请求报文将到达最终的目标服务器。这时,只有目标服务器与途中的路由器不同,不返回ICMP 超时报文。为什么呢?因为即使目标服务器收到TTL 为1 的数据包也不会发生错误。
作为代替处理,服务器针对送信方计算机发出的ICMP 回送请求报文,返回ICMP 回送回答报文。也就是,送信方计算机与服务器之间,与ping 命令的执行一样了(同5)。得到了ICMP 回送回答报文的送信方知道了路经调查已经到了目标服务器,就结束了tracert 命令的执行(同6)。像这样,通过列出中途路由器返回的错误,就能知道构成到目标服务器路径的所有路由器的信息了。

4.操作系统不同则实现方法略微不同。
到这里,以Windows 上的tracert 命令为例看了原理,有些别的操作系统的traceroute 命令的原理略微不同。
具体来说,也有用向目标发送UDP 数据包代替ICMP 回送请求报文来实现的。虽说是用UDP,但途中的路由器的处理与図 8完全相同。只是UDP 数据包到达目标后的处理不同。目标计算机突然收到与通信无关的数据包,就返回ICMP 错误,因此根据返回数据包的内容来判断命令的中止。

八、ICMP实现之端口扫描

所谓的端口扫描就是检查服务器不需要的端口是否开着。服务器管理者用来检查有没有安全上有问题的漏洞开着。不是象ping 和traceroute 那样是操作系统自带的工具,需要利用网络工具才行。

端口扫描大致分为“UDP 的端口扫描”和“TCP 的端口扫描”两种。这里面,与ICMP 相关的是UDP一边。使用TCP 的通信,通信之前必定要先遵循三向握手的程序。因此,只要边错开端口号边尝试TCP连接就能调查端口的开闭。不特别需要ICMP。与此相对,UDP 没有这样的连接程序。因此,调查端口是否打开需要想点办法。这样,被使用的是ICMP。根据ICMP 规格,UDP 数据包到达不存在的端口时,服务器需要返回ICMP 的“终点不可达”之一的“端口不可达”报文。


具体来说,向希望调查的服务器发送端口号被适当指定了的UDP 数据包。这样,目标端口没开着的话,服务器就返回ICMP 端口不可达报文。返回的ICMP 数据包的选项数据字段里放入着,送信方送出的UDP 数据包的IP 首部与UDP 首部的头8 个字节。送信方通过这个信息来辨别该错误通知是针对哪个UDP 数据包的,并判断端口是否打开着。 

UDP 端口扫描一边一个一个错开端口号,一边持续着这个通信。这样,就知道了哪个端口是“好象开着的”了。但是,UDP 端口扫描与TCP 端口扫描有很大区别的地方。那就是,即使ICMP 端口不可达报文没有返回,也不能断定端口开着。端口扫描除了被管理员用来检查服务器上是否有开着的漏洞,作为黑客非法访问的事先调查,对服务器实施的情况也是很多的。需要非常小心地来使用。

九月、ICMP协议详解

ICMP协议是一个网络层协议。
一个新搭建好的网络,往往需要先进行一个简单的测试,来验证网络是否畅通;但是IP协议并不提供可靠传输。如果丢包了,IP协议并不能通知传输层是否丢包以及丢包的原因。
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协议来完成这样的功能–ICMP协议。

ICMP协议的功能

ICMP协议的功能主要有:
1. 确认IP包是否成功到达目标地址
2. 通知在发送过程中IP包被丢弃的原因
如下图所示:

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1.ICMP是基于IP协议工作的,但是它并不是传输层的功能,因此仍然把它归结为网络层协议
2. ICMP只能搭配IPv4使用,如果是IPv6的情况下, 需要是用ICMPv6 

 ICMP的报文格式

ICMP报文包含在IP数据报中,IP报头在ICMP报文的最前面。一个ICMP报文包括IP报头(至少20字节)、ICMP报头(至少八字节)和ICMP报文(属于ICMP报文的数据部分)。当IP报头中的协议字段值为1时,就说明这是一个ICMP报文。ICMP报头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

字段说明:

类型说明
类型占一字节,标识ICMP报文的类型,从类型值来看ICMP报文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取值为1~127的差错报文,第2类是取值128以上的信息报文
代码占一字节,标识对应ICMP报文的代码。它与类型字段一起共同标识了ICMP报文的详细类型
校验和这是对包括ICMP报文数据部分在内的整个ICMP数据报的校验和,以检验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差错(其计算方法与在我们介绍IP报头中的校验和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ICMP大概分为两类报文:
一类是通知出错原因 ;一类是用于诊断查询
类型及含义如下:

类型(十进制)内容
0回送应答
3目标不可达
4原点抑制
5重定向或改变路由
8回送请求
9路由器公告
10路由器请求
11超时
17地址子网请求
18地址子网应答

常见的ICMP报文

相应请求

我们用的ping操作中就包括了相应请求(类型字段值为8)和应答(类型字段值为0)ICMP报文。
过程:
一台主机向一个节点发送一个类型字段值为8的ICMP报文,如果途中没有异常(如果没有被路由丢弃,目标不回应ICMP或者传输失败),则目标返回类型字段值为0的ICMP报文,说明这台主机存在。

目标不可达,源抑制和超时报文

这三种报文的格式是一样的。
(1)目标不可到达报文(类型值为3)在路由器或者主机不能传递数据时使用。
例如:我们要连接对方一个不存在的系统端口(端口号小于1024)时,将返回类型字段值3、代码字段值为3的ICMP报文。
常见的不可到达类型还有网络不可到达(代码字段值为0)、主机不可达到(代码字段值为1)、协议不可到达(代码字段值为2)等等。
(2)源抑制报文(类型字段值为4,代码字段值为0)则充当一个控制流量的角色,通知主机减少数据报流量。由于ICMP没有回复传输的报文,所以只要停止该报文,主机就会逐渐恢复传输速率。
(3)无连接方式网络的问题就是数据报会丢失,或者长时间在网络游荡而找不到目标,或者拥塞导致主机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重组数据报分段,这时就要触发ICMP超时报文的产生。
超时报文(类型字段值为11)的代码域有两种取值:代码字段值为0表示传输超时,代码字段值为1表示分段重组超时。

时间戳请求

时间戳请求报文(类型值字段13)和时间戳应答报文(类型值字段14)用于测试两台主机之间数据报来回一次的传输时间。
传输时,主机填充原始时间戳,接受方收到请求后填充接受时间戳后以类型值字段14的报文格式返回,发送方计算这个时间差。
(有些系统不响应这种报文)

  • 3
    点赞
  • 5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