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PU架构
CPU架构是CPU厂商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定的一个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类型CPU的重要标示。目前常见的CPU架构有:x86、ARM、MIPS和Alpha。
2.x86、ARM、MIPS和Alpha架构的特点比较
(1)x86
架构特征:指令系统庞大,功能复杂,寻址方式多,且长度可变,有多种格式;各种指令均可访问内存数据;一部分指令需多个机器周期完成;复杂指令采用微程序实现;系统兼容能力较强。
架构优势:x86 架构兼容性强,配套软件及开发工具相对成熟,且 x86 架构功能强大,高效使用主存储器,因此在处理复杂指令和商业计算的运用方面有较大优势。
主要应用领域或使用场景:服务器、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等。
(2)ARM
架构特征:指令长度固定,易于译码执行;大部分指令可以条件式地执行,降低在分支时产生的开销,弥补分支预测器的不足;算数指令只会在要求时更改条件编码。
架构优势:ARM 结构具有低功耗、小体积的特点,聚焦移动端市场,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具有优势。
主要应用领域或使用场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工业控制、网络应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
(3)MIPS
架构特征:采用 32 位寄存器;大多数指令在一个周期内执行;所有指令都是 32 位,且采用定长编码的指令集和流水线模式执行指令;具有高性能高速缓存能力,且内存管理方案相对灵活。
架构优势:MIPS 结构 设计简单、功耗较低,在嵌入式应用场景具有优势。
主要应用领域或使用场景:桌面终端、工业、汽车、消费电子系统和无线电通信等专用设备等。
(4)Alpha
架构特征:采用 32 位定长指令集,使用低字节寄存器占用低内存地址线;分支指令无延迟槽,使用无条件分支码寄存器。
架构优势:Alpha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超标量和高主频计算。
主要应用领域或使用场景:嵌入式设备、服务器等。
3.国内服务器厂商区别
x86是当前PC及服务器市场的主流架构,海光、兆芯都采用x86架构IP内核授权模式,可基于公版CPU核进行优化或修改,优点是性能起点高、生态壁垒低,由于依赖海外企业授权,自主可控风险很高。
相较x86,走Arm路线自主化程度更高,华为鲲鹏、飞腾都获得了Armv8永久授权,可自行研发设计CPU内核和芯片,也可以扩充指令集。
不过Arm将不再向这些国产CPU厂商提供Armv9的永久授权,因此采用Arm架构仍存长期隐患。
龙芯中科、申威分别走的是MIPS、Alpha路线,自主可控程度相对更高,但偏小众
4.服务器的CPU分类
1、CISC型CPU,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
2、RISC型CPU,主要有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MIPS处理器、Alpha处理器。
Intel的CPU:
V5机器:intel Skylake 处理器和Intel Cascadelake(含-R)处理器
V6机器:1)Intel Cooperlake处理器 :cooperlake处理器支持4~8个处理器插槽(4路)
2)Intel Icelake处理器 :icelake处理器支持1~2个处理器插槽(2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