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茂圣《随记》里的文化记忆

卢茂圣《随记》里的文化记忆

卢茂圣《随记》中的诗词,正得李清照《词论》中所主张的“主情致、尚雅化”,“有铺叙、尚故实”,“有句有篇”等词学思想的参悟,其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与文化修养展露出卢茂圣的文学水平。他纯熟的运用宋词里的唯美字句与意境,通合现下快餐文化的潮流元素,融会古今,信手拈来,下笔成文,对诗词鼎新革故,言近旨远。

《随记》的青春元素

岁月的洪流,卷走了青春,慢慢地渗透在生活中的每分每秒,让一切苍老腐化的悄无声息。即便如此,卢茂圣依旧对青春充满向往,青春是人生最弥足珍贵的光阴。他笔下的青春或感慨、或痛惜、或青涩、或绚烂,无论怎样,怀念的痕迹随处可见。卢茂圣将一些寻常物件串联成一段抽象的回忆,一段遥远的岁月,一些伤感的情调,这些足以累积成他对已逝青春的追忆,以及审美情趣的共鸣。

如《绿叶》:“我掐下一片绿叶,向周围发问,你们可知道它姓啥?周围一片沉寂,没有人回答。待树叶长大一点,我得到一个花朵的幻芽,我又向周围发问,你们可知道它为什么这时到来? 你们说它是不是为了装扮春天?那边的花朵说:好花还得绿叶配, 你看看我的芳华”。

诗篇开起就以一片绿叶引发疑问,用“叶”暗指青春的稚气,“绿”,一种清新无杂的色彩,“绿叶”象征着生机勃勃的青春年华,这本身就是青春的印迹,混杂着希望和甜腻的幸福。整首诗短小精炼,少了大气磅礴,多了万千感慨,不忘初心。卢茂圣回忆旧时光里甘当绿叶的经历。绿叶向来被世人所赞颂,赞颂它默默无闻与辛勤付出。而卢茂圣另辟蹊径,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怀念绿叶在嫩芽时期的美好,遗失的青春怎能回得去?不去想,不去计较,最美的不是结果,而是向美好终点一路走来的风景,青春逝去,却别有洞天。

又如《消逝的青春,你在哪里》:“消逝的青春,你在哪里? 我对着春天喊,春天回音,它在一颗晶莹的雨滴旁,它在麦苗的梦想里。我对着夏天喊,夏天回音,它在生长的希望旁,它在麦芒的尖子里。我对着秋天喊,秋天回音,它在收获的谷粒上,它在丰收的喜悦里。我对着冬天喊,冬天回音,它在屋檐的冰冻旁,它在逮鱼的歌声里。啊,我誓去的青春,你到底在哪里?我只能流下,滚烫的泪滴”。

如斯年华,初看这题目,不由得联想到孔子先生的“逝者如斯夫”,“斯”指的是“川”,即河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河水一样”。在这里,卢茂圣将青春年华比作一去再无回的时光,乍看题目,就已百感交集,因年华流逝而遗憾,诗意沧桑。这里的“春夏秋冬”,反应岁月进程,青春不再。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风景,来不及细品就匆匆而过,剩下的只是被时间刻下深深印记的面孔与年华,还有一颗包裹着厚厚沧桑的心,隐隐作痛。

诗以外的文字情绪,胜过诗句原本的美妙。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有些美好只属于过去,那些隐匿在闪烁其词里的力量才是诗的震撼之处,是一种闷不做声的痛。卢茂圣拾捡青春的碎片,青春不只有风华正茂,更有成长蜕变的印迹。

《随记》的爱情元素

卢茂圣关于爱情题材的诗词不胜枚举,他单纯质朴的爱情观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同时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爱情的诠释,是中华文化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在他长期的钻研学习里深受濡染。一段初恋,一番软语,一腔柔情似水,一寸我与你的光阴,一首唯美落幕的爱情诗篇。他善于以景入情,令具象的表达委婉流转又扣人心弦,比起那些高亢的直白,低调的暗涌更为炽烈。

如《爱情诗》:“你的每一寸肌肤,都是一首诗,你的每一小步,都是一首歌。你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股春风。你随便一个旋转,都是一首抒情小夜曲。想与你相逢,不敢进你家。不与你相逢,心里放不下”。

诗篇以叙述“你”的样貌开启,落笔在思念中储藏着关于“你”的种种。肌肤、小步、旋转,一场无瑕的爱恋;见与不见将爱情的矛盾诠释的一语中的。卢茂圣为了表达某种情感,依据诗境给予情感的投入与发展推波助澜的气力,也许只要牵扯到感情,通常已无逻辑可循。

如《爱情的独轮车》:“爱情的独轮车,可不易推噢!推不好,它要倒。你只有握住把,看准路,然后用力向前。不管前面是稀泥,还是坎坎,你都要勇往直前。只有这样这爱情的小车,才能推到家园。”

诗的开篇就用“独轮车”强调爱情之路,透露出卢茂圣内心的激荡。“独轮车”,意为爱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论前面有多大的风浪坎坷,都誓死不二的忠贞,也说明爱情的脆弱不堪又无可奈何。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不可挽回的遗憾,无法触摸的梦想,以及没齿难忘的爱情。一段爱情的体会,最痛苦的不是分别,而是情感里尽然如此的根深蒂固,纠缠不清,令人心力交瘁。那份痴心的守候让卢茂圣再次以忠贞不渝揭示他的爱情观,也是审美价值的体现。

同样的爱情题材,卢茂圣的视角、构思与想象颠覆传统,将看似无关的东西用一种隐性的诉求结构串联起来,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卢茂圣的诗里留下简单纯洁、柔情质朴的爱情元素,对年轻人,特别是学生的爱情观有着健康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不断提高大众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同时,给予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卢茂圣的《随记》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思想表达。涵盖了诗歌、散文、随笔等多种文学形式,通过描绘人物、情感、自然景色等元素,展现了对生活、爱情、人生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和感悟。书作的主题广泛而多样,从对美丽家园的怀念,到对人生选择的迷茫与思考,再到对爱情、友情、自然等的描绘与感悟,都体现了他细腻而真挚的情感。其中一些诗歌表达了对初恋的怀念和对已割过的麦田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还有一些诗歌则描绘了大海、大山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卢茂圣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随记》中的诗歌大多具有抒情性质,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比喻,传达了卢茂圣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散文则相对更为自由,既有对人物、事件的叙述,也有对生活哲理、文化现象的思考。总的来说,这部《随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卢茂圣思想和情感的平台。他的诗像是素描画,除了黑白对比形成的强烈反差与震撼之外,素描中的灰更能突出功底的扎实程度,用不同层次、不同分寸的灰来塑造物体的饱满、质感与结构关系,在表达物体形象风貌的同时渗透出情感色彩的余味,耐人咀嚼,更富发挥想象的空间。诗是卢茂圣的卓异之作,古韵萦绕,清新淡雅,附合刻意构筑的画面感,时空交错的落差感与新奇感,再以他刻意隐匿的“情”达到审美情趣的共鸣,他的诗让每个阅读的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脚本与记忆。如同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

  • 5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