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电路》第一章——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1.为什么需要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信号传输,特别是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会受到很大的衰减,即便在信号发送端会进行放大,但在接收端受到的信号由于衰减的影响,接收到的信号很弱,并且接收端会存在干扰信号;因此我们希望将我们需要的有用信号放大,而过滤掉干扰信号,即噪声。
因此我们借用选频网络达到筛选有用信号的目的,而借用放大器达到放大信号的目的,这种电路就被称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基本作用:放大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
- 小信号:一般在毫伏/微伏级别,放大这种信号的放大器工作在线性范围内。
- 调谐:指放大器负载为谐振回路,且谐振在有用信号频率处。
综上,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主要分为放大器和调谐回路两个部分。
依据其电路结构,我们也可以得知其主要性能参数。
对于放大器:放大能力——放大倍数K
对于调谐回路:选频性能——通频带与选择性
通频带即允许选频回路通过的频率带的宽度,而选择性可以理解为是否只让我所需要的频率通过,而不将我不需要的(即噪声)滤除。
一般对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我们一般认为好的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需要:
- 放大倍数K足够大
- 通频带足够宽
- 选择性足够好
部分读者可能会有疑惑,对于通频带足够宽与选择性足够好这两个指标,大多数人在一开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此难以理解,包括笔者本人也是如此,但是在实际学习了另一门通信方向的课程《通信原理》或者在《通信电子电路》中学习到了后续章节就会知道,我们所实际传输的信号并不是和我们在初步学习之时理论分析中的那样为单一频率的信号,而是具有一定频带宽度的信号,因此我们需要足够的通频带宽来将我们所需要的具有一定宽度的信号过滤出来,这便是我们希望它通频带足够宽的原因。
PS: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用来放大中/高频信号,与我们在模拟电子技术/低频电子电路中学习的并不一样,因此我们还需要对于晶体管在高频与低频下特性的不同有所了解,例如在高频功率放大器中我们就需要对晶体管在高频下的特性进行分析。
2.LC谐振回路原理
LC谐振回路,即L(电感)与C(电容)所组成的具有选频作用的电路结构;一般依据电感与电容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串联谐振回路与并联谐振回路两种形式。
2.1串、并联谐振回路基本特性
2.1.1并联谐振回路
2.1.2串联谐振回路
2.2负载、信号源内阻的影响
2.3谐振回路接入方式
3.单调谐放大器
4.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
5.高频调谐放大器
6.调谐放大器的级联
7.*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8.*集中选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9. 结语
本系列意在总结笔者在《通信电子电路》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与学习体会,欢迎同道之人一起交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有缺漏/错误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亦可至笔者邮箱(见底端)一起学习交流。
郑重声明:本系列为原创作品,转载或其它用途务必征得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否则必将追究责任
笔者邮箱:learning_hu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