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除重复节点

移除重复节点

编写代码,移除未排序链表中的重复节点。保留最开始出现的节点。

示例1:

 输入:[1, 2, 3, 3, 2, 1]
 输出:[1, 2, 3]

示例2:

 输入:[1, 1, 1, 1, 2]
 输出:[1, 2]

提示:

  1. 链表长度在[0, 20000]范围内。
  2. 链表元素在[0, 20000]范围内。

示例代码:

#  definition for a single_link list
class Link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val):
        self.val = val
        self.next = None


def creat_nodelist(li):
    if not li:
        return
    head = pos = LinkNode(li[0])
    for i in li[1:]:
        pos.next = LinkNode(i)
        pos = pos.next
    return head


def print_nodelist(head):
    while head:
        print(head.val, end=' ')
        head = head.next
    print()


def remove_duplicate_nodes(head):
    if not head:
        return head
    current_node = {head.val}
    pos = head
    while pos.next:
        cur = pos.next
        if cur.val not in current_node:
            current_node.add(cur.val)
            pos = pos.next
        else:
            pos.next = pos.next.next
    return head


#  test1
node = [1, 2, 3, 3, 2, 1, 5]
node_link = creat_nodelist(node)
obj = remove_duplicate_nodes(node_link)
print(obj)
print_nodelist(obj)
#  test2
node2 = [1, 1, 1, 1, 2]
node_link2 = creat_nodelist(node2)
obj2 = remove_duplicate_nodes(node_link2)
print(obj2)
print_nodelist(obj2)

运行结果:

解析:

方法一:哈希表

对给定的链表进行一次遍历,并用一个哈希集合(HashSet)来存储所有出现过的节点。

由于在大部分语言中,对给定的链表元素直接进行「相等」比较,

实际上是对两个链表元素的地址(而不是值)进行比较。

因此,我们在哈希集合中存储链表元素的值,方便直接使用等号进行比较。

具体地,我们从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开始进行遍历,遍历的指针记为 pos。

由于头节点一定不会被删除,因此我们可以枚举待移除节点的前驱节点,减少编写代码的复杂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ArcGIS在处理地理信息时,伪节点是指在折线或多边形边界上存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消除伪节点是在保持几何形状和地理特征的基础上,将这些不必要的节点从数据去除的操作。 为了消除伪节点,在ArcGIS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打开ArcMap软件,并打开包含有伪节点的图层。 2. 点击“编辑”选项卡上的“启动编辑”按钮,进入编辑模式。 3. 在编辑模式下,选择"编辑工具"的"节点编辑"工具。 4. 选要消除伪节点的边界线或多边形边界。 5. 使用节点编辑工具,单击并删除边界上的伪节点。 6. 当删除伪节点后,可以选择合适的节点进行移动或添加新节点来保持几何形状的完整性。 7. 在完成伪节点的删除后,点击"编辑"选项卡上的"保存编辑"按钮保存更改,并退出编辑模式。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ArcGIS成功消除伪节点。这有助于优化地理信息数据的几何形状,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为后续的空间分析和地理建模提供更精准的数据基础。同时,消除伪节点也能够减少地理数据的存储空间和处理时间,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 回答2: ArcGIS消除伪节点是指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一系列算法和工具的使用来解决和处理数据存在的伪节点的问题。伪节点是指地图数据错误地插入的或不正确的节点,会导致数据质量降低和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性。 在ArcGIS,消除伪节点的方法有两种主要的途径。一种是手动编辑,通过删除或移动伪节点来进行修复。这需要用户对数据的结构和拓扑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地图编辑工具和功能有熟练的操作经验。通过手动编辑,用户可以逐一检查数据的伪节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ArcGIS软件的自动消除伪节点工具。这些工具利用拓扑关系和几何规则等算法来检测和修复数据的伪节点。用户可以选择相应的工具,然后根据软件的指导进行设置和调整,最后执行算法来自动消除数据的伪节点。相比于手动编辑,自动消除伪节点工具更加高效和快捷,尤其是对于大规模的地理数据处理,可以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需要注意的是,消除伪节点并不是一次性的操作,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数据的更新和维护,新的伪节点可能会出现,旧的伪节点可能会被修复或删除。因此,在使用ArcGIS消除伪节点时,用户应该密切关注数据的质量,并定期进行修复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回答3: ArcGIS消除伪节点是指通过一系列操作,将地理信息系统的伪节点(即位于两条线段之间,并不表示实际的实体)移除或合并,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要消除伪节点,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确保数据有两条或多条线段相交,并且伪节点存在。可以通过ArcGIS的拓扑关系来检查和验证数据存在的伪节点。 2. 创建拓扑:在ArcGIS,可以使用拓扑工具创建拓扑,将线段与拓扑规则关联起来。拓扑规则可以包括线段相交、节点重复等规则。通过创建拓扑,可以方便地检查和修改数据的伪节点。 3. 检查伪节点:使用拓扑工具进行数据检查,可以显示出存在的伪节点。在检查结果,伪节点会被标记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4. 伪节点消除:通过编辑工具,在伪节点处进行编辑操作。可以选择删除伪节点、移动节点或合并两条线段等操作。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操作方式进行消除。 5. 数据验证:消除伪节点后,需要再次进行数据验证,确保伪节点已经被成功消除,线段的拓扑关系恢复正常。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消除地理信息系统的伪节点,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在进行伪节点消除时,需要根据具体数据情况进行操作,并在操作前备份数据,以防意外发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