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的好处

借书的第一个好处是,锻炼身体。现在比较有规模的图书馆,基本上借书的上限都到了20/30本。而我在大二的时候,清华毕业的馆长大人新弄了条规定:取消了借书的上限。于是,有次临近暑假的时候,每天步行大约2公里到校图书馆,像贼一样把书包塞满后,或步行或乘校巴,返回自己的宿舍。于是那个暑假成了我最快乐的时候:近百本的书,堆满了我还有我舍友的桌子(他们回家了)。
中间的一个小插曲是,借到97本的时候,机器扫描不了老书,只好去前台找老师办理手续,然后被骂了一顿:“90多本,看得完么?”。后来确实证明是看得完的,在一到两个月的期限内。
假设平均一本书的重量是1kg,一次装十五本,步行2公里消耗了150卡路里(负重),燃烧一斤的脂肪需要3500卡路里,那么只要走十来个来回就能成功减肥一斤了。而如果大学四年隔三差五地这样走,人大概是可以维持苗条状态的。
所以说,借书的第一个好处是健身。就像撸代码一样,CRUD的操作,基本脑子都不用,纯粹的体力活,只不过没有动到太多的肌肉罢了。
大学养成的强迫症是,借了的书,每一页都要用眼睛瞄一下,每一页都要翻动,偶尔翻了两页还要退回来重翻。然而杂而不喜精,到大三的时候,其实看什么书都有种复习的感觉了。
那时学的专业是金融。自大二后基本不上课了,或躺床上看书,或下床在桌子前抄写古文、英文诗歌,或是自己去泡馆。
也有跑去自然科学的馆,拿着进化论以及其他的自然科学的巨著丛书乱翻,然后塞回去的。
毕业后第二次考研究生又失败了。跑去那所学校看了下。在他们的图书馆被一个戴眼镜的小个子妹子拦住了。我说:“交钱可以进去逛逛吗?”她说:“不行。”在我所在的南方的城市,大学的图书馆其实也是给进的,登记下,有时交个钱就可以了。没想到第一次去北方遇到了这样的事。后来也想通了:我这样突然冒出来的人,没准是跑到图书馆刺杀某些重要人物的,确实不好放我进去。
借书的第二个好处是:养成履约的习惯。16年在杭城待过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最终是我终于很可惜地醒悟到,我其实只是个人,而不是机器人。之后离开了那边。临走的时候,借了某馆三本书,两本锁在馆里的储物柜,一本带着走了,当时并不知道自己会去向何方。人生也在那之后,中断了两年。再次去杭城,已经2020年了。
想着最近的世界有点奇怪:一是天气,二是疫情。而纵观人类的历史,和平似乎没有一直持续的。假如未来打战了,也许就没法去那边还债了。于是趁着离职的间隙,去了那边,还了书,交了三百多块的罚金,就当捐款做公益了,毕竟有两本书是被馆方藏起来了,真要花精力找那两本书会很头疼的。
总之,借书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履约,违约就得认罚。所以签约要谨慎。
借书的第三个好处是:要有deadline的意识。人生的deadline是死亡,借书看的deadline往往是一到两个月。可惜,疫情期间,图书馆需要预约,而且基本是取消了deadline的作用。
借书的第四个好处是:大多数时候可以随借随还,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仍旧可以潇洒地四处去浪,当你还没想好在哪里定居的时候——尽管终究会有选择的那天的。但就像《阿飞正传》里阿飞说的,有种无脚鸟需要一直地飞,当祂停下的时候,就是祂死亡的时候。所以这天还是尽量晚点到来吧!
借书的第五个好处:省钱。这个就不解释了,真要解释只能说:“Happy 牛 Year, buggers!”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