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校时服务器(北斗授时服务器)基础知识详细
北斗校时服务器(北斗授时服务器)基础知识详细
进入20世纪后,电子工业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每日误差逐渐被控制在0.5秒以内。
与此同时,人类对时间的认知也进入了全新阶段,逐步建立了“时间系统”的概念。
时间系统,也称为时间频率基准。说白了,就是如何衡量时间。
常见的时间系统包括三种,分别是:
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
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的历书时(Ephemeris Time,ET)
以物质内部原子(例如铯原子)发射的电磁振荡频率为基准的原子时(Atomic time,AT)
世界时存在不均匀性,历书时测量精度低,所以,1967年第13届世界度量衡会议上,各国代表投票决定采用原子时取代历书时,作为基本时间计量系统。原子时的秒长,被规定为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作为三大物理量的基本单位之一。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时间,叫做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也称“世界标准时间”。它是原子时和世界时的结合,以原子时的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
我们都知道,地球根据经度分为24个时区。我们中国虽然地跨5个时区,但统一采用“北京时间”,也就是“UTC+8”时区。
我们国家所处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