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自增ID算法——雪花算法 (snowflake,Java版)

分布式ID生成解决方案:

系统唯一ID是我们在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常常会遇见的问题,也常常为这个问题而纠结。生成ID的方法有很多,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以及性能要求。所以有些比较复杂的系统会有多个ID生成的策略。下面就介绍我们当时想到的办ID生成策略。

UUID常见的方式: 可以利用数据库也可以利用程序生成,一般来说全球唯一。

优点:
一 : 简单,代码方便。

二: 生成ID性能非常好,基本不会有性能问题。

三: 全球唯一,在遇见数据迁移,系统数据合并,或者数据库变更等情况下,可以从容应对。

缺点:
一: 没有排序,无法保证趋势递增。

二: UUID往往是使用字符串存储,查询的效率比较低。

三: 存储空间比较大,如果是海量数据库,就需要考虑存储量的问题。

四: 传输数据量大

五: 不可读。

在多个地区建立机房, 同时保存一条数据,如果用myql数据库的自增长,必然会产生id冲突, 当时想到的办法就是UUID , 36位长度 , 有4个-,去掉之后,32为长度, 测试之后id并不会冲突,id唯一, 挺美, 但是呢,是没有规律的,没有任何语义.(语义:能看出添加的先后顺序,京东是可以看出来的)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看一下上面的地址栏
苹果: https://item.jd.com/100008348530.html
小米: https://item.jd.com/100011199522.html
对比100008348530和100011199522我们很容易分辨出那个是先添加的,那个是后添加的,小米10刚出, 肯定是后添加的,我们看这个编号都能看出来,那么这里用的就是我们之后提到的雪花算法了.

接着说这个UUID, UUID是由数字和字符串组成(可以百度了解UUID的组成,这里不详细说了),
所有在mysql数据库中,使用varchar类型, 才能对应java中的Stirng类型. 经过我们的压力测试发现, 大量数据的情况下, 主键为varchar类型, 要比int ,bigint慢很多, 那么在主键方面,使用整数是最快的.所以,UUID被否定了.

Redis生成ID

当使用数据库来生成ID性能不够要求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使用Redis来生成ID。这主要依赖于Redis是单线程的,所以也可以用生成全局唯一的ID。可以用Redis的原子操作 INCR和INCRBY来实现。

优点:

一: 不依赖于数据库,灵活方便,且性能优于数据库。

二: 数字ID天然排序,对分页或者需要排序的结果很有帮助。

缺点:

一: 如果系统中没有Redis,还需要引入新的组件,增加系统复杂度。

二: 需要编码和配置的工作量比较大。

三: 网络传输造成性能下降。

然后我们又来一种想法,Redis生成ID,就是在原来的服务器的基础上,再搞一台redis服务器,专门用来生成id, 每当某个操作发生时,向 Redis 发送一个 INCR 命令。incr的自增长命令, decr 自减命令 举个例子:

keyValue
zhangsan22

set zhangsan 22
incr zhangsan 返回值23

那么在这个时候,当你想数据库保存一条信息时,它会先找redis,生成id ,然后在保存.
如果多个服务器同时要一个id呢?会不会造成Id冲突呢?当然不会了, 因为redis是原子性操作 (ACID百度了解),如果同时要id,会上锁的.那是不是会造成阻塞呢?不会的,只是在redis中拿一个数字,一眨眼的事.放心好了.这个解决办法也是相当不错了,自增长, id唯一 . 干的是相当漂亮了.有一个缺点是什么呢?我们上面也提到了,网络传输造成性能下降.每次要id,都需要远程连接.浪费性能.

开源算法snowflake(雪花算法)

snowflake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结果是一个long型的ID。其核心思想是:使用41bit作为毫秒数,10bit作为机器的ID(5个bit是数据中心,5个bit的机器ID),12bit作为毫秒内的流水号(意味着每个节点在每毫秒可以产生 4096 个 ID),最后还有一个符号位,永远是0.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第一个bit不用, 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发现, 如果使用第一位, id会有负数的情况,所有不用.
优点:

1)不依赖于数据库,灵活方便,且性能优于数据库。

2)ID按照时间在单机上是递增的。

缺点:

1)在单机上是递增的,但是由于涉及到分布式环境,每台机器上的时钟不可能完全同步,也许有时候也会出现不是全局递增的情况,而且集群环境超过1024台,这个算法理论上将不能保证100%不重复。但是一般的集群环境搭建是超不过1024台的.

开始实战:

java代码如下:

import java.lang.management.ManagementFactory;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NetworkInterface;

/**
 * 核心代码为其IdWorker这个类实现,其原理结构如下,我分别用一个0表示一位,用—分割开部分的作用:
 * 1||0---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00000 ---000000000000
 * 在上面的字符串中,第一位为未使用(实际上也可作为long的符号位),接下来的41位为毫秒级时间,
 * 然后5位datacenter标识位,5位机器ID(并不算标识符,实际是为线程标识),
 * 然后12位该毫秒内的当前毫秒内的计数,加起来刚好64位,为一个Long型。
 * 这样的好处是,整体上按照时间自增排序,并且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ID碰撞(由datacenter和机器ID作区分),
 * 并且效率较高,经测试,snowflake每秒能够产生26万ID左右,完全满足需要。
 * 64位ID (42(毫秒)+5(机器ID)+5(业务编码)+12(重复累加))
 */
public class IdWorker {
    // 时间起始标记点,作为基准,一般取系统的最近时间(一旦确定不能变动)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twepoch = 1288834974657L;
    // 机器标识位数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workerIdBits = 5L;
    // 数据中心标识位数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datacenterIdBits = 5L;
    // 机器ID最大值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maxWorkerId = -1L ^ (-1L << workerIdBits);
    // 数据中心ID最大值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maxDatacenterId = -1L ^ (-1L << datacenterIdBits);
    // 毫秒内自增位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sequenceBits = 12L;
    // 机器ID偏左移12位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work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数据中心ID左移17位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datacent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时间毫秒左移22位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timestampLeft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datacenterIdBits;

    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sequenceMask = -1L ^ (-1L << sequenceBits);
    /* 上次生产id时间戳 */
    private static long lastTimestamp = -1L;
    // 0,并发控制
    private long sequence = 0L;

    private final long workerId;
    // 数据标识id部分
    private final long datacenterId;

    public IdWorker(){
        this.datacenterId = getDatacenterId(maxDatacenterId);
        this.workerId = getMaxWorkerId(datacenterId, maxWorkerId);
    }
    /**
     * @param workerId
     *            工作机器ID
     * @param datacenterId
     *            序列号
     */
    public IdWorker(long workerId, long datacenterId) {
        if (workerId > maxWorkerId || work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work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WorkerId));
        }
        if (datacenterId > max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datacent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DatacenterId));
        }
        this.workerId = workerId;
        this.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
    /**
     * 获取下一个ID
     *
     * @return
     */
    public synchronized long nextId() {
        long timestamp = timeGen();
        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tring.format("Clock moved backwards.  Refusing to generate id for %d milliseconds",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if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 当前毫秒内,则+1
            sequence = (sequence + 1) & sequenceMask;
            if (sequence == 0) {
                // 当前毫秒内计数满了,则等待下一秒
                timestamp = tilNextMillis(lastTimestamp);
            }
        } else {
            sequence = 0L;
        }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ID偏移组合生成最终的ID,并返回ID
        long nextId = ((timestamp - twepoch) << timestampLeftShift)
                | (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Shift)
                | (workerId << workerIdShift) | sequence;

        return nextId;
    }

    private long tilNextMillis(final long lastTimestamp) {
        long timestamp = this.timeGen();
        while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this.timeGen();
        }
        return timestamp;
    }

    private long timeGen()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 <p>
     * 获取 maxWorkerId
     * </p>
     */
    protected static long getMaxWorkerId(long datacenterId, long maxWorkerId) {
        StringBuffer mpid = new StringBuffer();
        mpid.append(datacenterId);
        String name = ManagementFactory.getRuntimeMXBean().getName();
        if (!name.isEmpty()) {
         /*
          * GET jvmPid
          */
            mpid.append(name.split("@")[0]);
        }
      /*
       * MAC + PID 的 hashcode 获取16个低位
       */
        return (mpid.toString().hashCode() & 0xffff) % (maxWorkerId + 1);
    }

    /**
     * <p>
     * 数据标识id部分
     * </p>
     */
    protected static long getDatacenterId(long maxDatacenterId) {
        long id = 0L;
        try {
            InetAddress ip = InetAddress.getLocalHost();
            NetworkInterface network = NetworkInterface.getByInetAddress(ip);
            if (network == null) {
                id = 1L;
            } else {
                byte[] mac = network.getHardwareAddress();
                id = ((0x000000FF & (long) mac[mac.length - 1])
                        | (0x0000FF00 & (((long) mac[mac.length - 2]) << 8))) >> 6;
                id = id % (maxDatacenterId + 1);
            }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 getDatacenterId: " + e.getMessage());
        }
        return id;
    }


}

看完本文, 你有什么想法,说说你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