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设计模式的一点心得

        首先明确了设计模式的使用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 项目开始就套用设计模式。真正使用设计模式是要在理解重构代码的基础上熟练使用设计模式。这里面说的重构不是违背说的软件界流传的“只要代码能动就不要动它”。什么是好代码?金科玉律的审批标准就是代码复用性好。只有自己在敲代码时,能体会了解“屎山”代码的痛苦,就自然而然的严于律己规范自己写的代码。设计模式理念的深入是随着自己工作年限的深入和所从事项目开发的难易一起的,项目需求复杂了,开发团队人多了等等,这些都导致项目功能开发在不停的变。若是没有一个设计模式思想来加持改造,那这些变化就导致屎山代码的累积。甚至到最后还是被迫项目代码重构或者直接项目流产。

      设计模式它并不是新鲜的东西,都是前人在开发程序时总结的宝贵经验。之前看一本书了解到设计模式这一说最早起源于建筑行业,知道1994年才被引入程序界,在98年才风靡于国内,受到软件开发者一致青睐。这个东西不是说那时候才有,而是从软件开发诞生就一直伴随,他都是程序开发者自我修身的宝贵经验,只是没有被系统表述和成体系创建成一门学问而流行于开发者圈子。我在学习设计模式时,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基本了解面对对象设计的6大设计原则(也与说是5个)和3大基本特性,这些设计原则和特征深刻融会到平时敲代码时,再对一些设计模式有个大概的了解,那代码质量真的是飞跃的进步。甚至不必要都深深记住每个设计模式,而是融会贯通的时候,自己努力避免屎山代码的时候,水到渠成的使用了设计模式,以至于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在写代码时不自觉中使用的是设计模式技巧。

      设计模式有23种,看着很多其实不然,归结起来就是三大类。对象的创建类、对象和行为的分离类、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类。这三大类直接反映了面向对象编程时遇到的设计环境。并且每个类都有它的特征。行为型的设计模式说白了就是“甩锅”大法,确保自己类稳定,将不稳定的因素抛出去,一直抛到离程序执行入口越近越好。结构型设计模式更直白的说就是封装包裹一层,一层不行搞两层。理解了这些,平时再看看经典的代码,对自己编程能力是有个不小的提高。至少我自认为我接触设计模式以来开发代码的水平明细提高了,思考问题也跟着严谨了。平时我还指正团队开发的代码让他们愿意按照我的设计思想进行修改代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