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了解我们的大脑工作原理,找到高效学习的方法。一起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神经回路的形成
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海马体负责哪些短期记忆可以成为长期记忆
判断标准:是否在短时间内反复提及
长期记忆保存在大脑皮质
记忆的遗忘曲线
复习可以降低我们遗忘只是的速度,在学习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复习就没有记忆
重复学习可以提高记忆力
- 科学的复习节奏:第2天,1周后,2周后,1个月后
- 分散学习效果优于集中学习:【先学习大概,在复习过程中深入,逐步扩大记忆范围】
- 选定一本参考书:大量的信息涌入会让大脑陷入混乱
在考试成绩方面,短期突击可能跟分散学习效果差不多。但是过一个礼拜在测试,短期突击的人差不多忘光了,长期记忆的人能够记得更牢。原因是经过四次重复复习,形成了长期记忆,它通过了海马体的考验,被认为是跟生死存亡相关的信息记录在了“硬盘”里。
输出倒逼输入
- 每次学完写出记忆点就是输出
- 考试测验
- 【分享,讲给别人听】
LTP
长时程增强作用。当海马体出现了LTP现象的时候,就代表这个地方产生了长期记忆。作者把LTP叫做记忆之源。
增强LTP
- 调动好奇心,增强脑sida波,感兴趣会记得更牢
达芬奇说:正如明明没有食欲却要去吃东西,会对健康不利,如果没有兴趣还去学习,则有损记忆。
卢梭:人受到的教育越多,好奇心就越强。
- 快乐的时候记忆力更好
-
- 莫扎特音乐让人放松
- 感动式学习法,给要记忆的东西加入情绪:情绪给人带来节点性感觉
- LTP害怕压力,减少压力
狮子记忆法
饥饿、走动、降低室温
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大脑利用睡眠时间整理信息
有效利用全天学习时间
- 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适合学习
- 睡觉前也是学习的黄金期
- 早饭或者晚饭后处于饱腹状态,不学习也不要紧,可以读课外书、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午后如果困,不妨睡个午觉
- 如果早决定要睡午觉,午睡前抓紧学习,午睡的整理时间也别错过
睡觉前非常适合学习那些需要记忆的科目,比如地理、历史、生物,或者背诵英语单词。上午事一天最清醒的时间,用来学习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科目,如数学、语文、物理、化学。
犹太人说:学习就是好好睡觉。
作者说,不要害怕失眠,失眠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闭上眼睛躺在那里,这时大脑依然在整理,海马体依然在工作,只是不要给它新的输入就行了。很多失眠造成的痛苦,是来自于对于失眠的焦虑,这种焦虑导致第二天萎靡不振。
利用大脑迷糊型优化学习方案-循序渐进法
- 分步骤记忆
- 优先学习擅长的,扩大优势-能力迁移
- 分阶段逐步克服弱项
人学习三个要素
- 不畏失败的毅力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乐观的性格
以前说这些话像是心灵鸡汤,但是读了这本书,知道它有科学依据。因为人脑记不住东西是常态,人脑记错了、模糊了、夸张了,也是常态。
所以分布式学习是人类的特点,先确定小目标,然后循序渐进。这样从模糊到精确、从新手到大师。
提不起干劲怎么回事
干劲来自伏隔核,伏隔核并不大掌管着干活的干劲。一个人有干劲,就是伏隔核兴奋。
行动兴奋:这个心理现象是说,只要开始干,就能刺激伏隔核。
今天不想干某件事,但是很重要,那就去干,干着干着就想干了,这就是伏隔核在起作用了。也就是不要企图等待兴奋的到来,而是要通过行动去获得兴奋。
能力迁移
先扩大某一方面的优势,学习这个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的迁移到一个要学习的方面,这就叫做能力互相迁移。【这是解决偏科问题的一个方法理论。】
善用记忆法
人类记忆的分布,动物很容易产生方法记忆,一般不具备经验记忆。三岁以前学会了吃饭、说话、拿东西,这些东西一辈子也忘不了,属于方法记忆。甚至那会学会了只是记忆,能说很多词、字,会说英语,这些属于知识记忆。但是记不住三岁以前的事,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形成经验记忆。
- 知识记忆:最容易忘记,缺少契机就难以想起来的知识或者信息类的记忆
- 经验记忆法:能轻易回想起来,跟过去经验相关
- 方法记忆-会膨胀的记忆:最难忘记,通过实践掌握的记忆,记住原理、规律,而非具体的知识点或解题步骤(比如通过分析词源记单词);所谓方法记忆,就是经过刻意练习,掌握了原理并且牢记在心。
天才的诞生需要耐心
量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耐心是非常重要的,要等待它逐渐酝酿,最后产生爆炸式的变化。这就是幂次法则。
记忆小窍门
- 学习的房间不要红色,红色刺激多,记忆力会下降。让人放松的颜色有利于记忆(淡绿色)。吃饱了看红色会恶心,饿的时候看到红色想吃。
- 听莫扎特音乐,有利于学习。太安静反而不好,适当的噪音有利于记忆,这就是反脆弱。
- 谈恋爱容易形成恋爱脑“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一概不关心,只关心我们两的小世界”,这时会影响学习成绩。但是过度打压,会使恋爱的时间更长,更难度过。外在的压力越大,结合得更紧密。所以,应该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谈恋爱这件事,然后帮助他分析,多倾听。如果两个孩子,互相给予正能量的激发,说不定能学得更好。
- 考试怯场怎么办
-
- 暴露法,多参加考试,次数多了习惯了
-
- 把紧张的情绪描述出来,有助于紧张情绪放缓
-
- 坐直,《高能量姿势》提到,坐直以后,体内分泌的神经递质会发生改变,信心也上来了。
-
- 考试前吃面条,更快的获得葡萄糖,有助于大脑更加活跃和兴奋
-
- 把考试分成几个时间段(如90min的考试,分成3个30min)
附樊登读书思维导图
附樊登读书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