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设计原则揭秘

引言

在软件开发的广阔领域中,设计原则不仅是一组指导方针,更是构建高质量软件系统的核心驱动力。这些原则旨在帮助我们创建出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展的系统,从而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以下是对几种核心设计原则的深入解析。

SOLID设计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

单一职责原则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五个基本原则(SOLID)之一,由罗伯特·C·马丁(Robert C. Martin)在《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一书中提出。该原则的核心思想是: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其变化的原因,即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职责。具体来说,如果一个类承担了过多的职责,这些职责就可能会耦合在一起,导致类的复杂度增加,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降低。当一个职责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职责,从而导致系统的脆弱性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尽可能地遵守单一职责原则,将不同的职责封装到不同的类中。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业务逻辑和功能需求来界定类的职责。以电商系统为例,我们可以将用户信息、订单信息、商品信息分别封装在不同的类中,确保每个类专注于管理自己的数据。这种做法便于针对特定功能的变更进行局部修改,而不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讲到这里,感觉单一职责原则看似也不是很难应用,那是因为我举的例子比较有针对性,用户、订单和商品间的界限清晰易辨。实际在大多数情况下,判断一个类是否遵循单一职责并非总是那么明显。例如,考虑包含省、市、区和详细地址信息的用户类,关于其设计是否符合单一职责原则,会有两种主要看法:一种认为既然都是用户相关信息,就已经满足单一职责;另一种则建议将地址信息独立为一个地址类。正确的做法实际上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如果地址信息仅用于展示,无需拆分;然而,如果地址信息需要用于地址管理或物流跟踪等其他用途,那么将其拆分为独立类会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在判断一个类是否遵循单一职责原则时,并没有一套硬性、可以量化的准则可供依循,这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见解和经验。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我们不必过度担忧或设计过度。初始阶段,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粗粒度的类来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需求持续变化导致该类变得过于庞大或使得业务逻辑更复杂化,影响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将这个庞大的类拆分为几个更细粒度的类,以提升系统的清晰性和可管理性。

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OCP)

开闭原则强调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具有两个主要特征:对于扩展是开放的,对于修改是封闭的。这意味着当系统需要增加新功能或修改现有功能时,应该通过扩展已有系统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代码来实现。为了实现这一原则,我们可以利用抽象类、接口和继承等机制来构建可扩展的系统。

假设我们有一个支付系统,它最初只支持支付宝支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需要增加微信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的功能。

  • 不符合开闭原则的做法:我们可能会直接修改支付系统的代码,添加微信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的相关逻辑。这样做会导致原有支付宝支付的代码被修改,可能会引入新的错误或破坏原有功能。
  • 符合开闭原则的做法:我们首先定义一个支付接口(PaymentInterface),其中包含支付所需的基本方法(如支付、退款等)。然后,我们为支付宝支付创建一个实现类(AlipayPayment),它实现了支付接口并提供具体的支付宝支付逻辑。当需要增加微信支付和银行卡支付时,我们分别为它们创建实现类(WechatPayment、BankCardPayment),这些类也实现了支付接口。这样,我们只需要在系统中注册这些支付类的实例,并根据需要调用相应的支付方法,而无需修改原有的支付系统代码。

综上所述,虽然开闭原则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实现高度抽象化的系统需要较强的设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抽象化不够恰当或过度抽象化,可能会导致系统变得复杂且难以理解。其次,在实现开闭原则时可能需要引入额外的复杂性(如抽象基类、接口、继承关系等),这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此外,过度追求开闭原则可能导致过度设计或过度复杂化系统,从而降低其可用性和性能。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

里氏替换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子类必须能够替换它们的基类(父类),且替换后程序的行为仍然保持正确。这意味着子类必须完全实现父类的方法,并且不应该改变父类已有方法的预期行为。同时,子类可以增加自己的特有方法,但这些新方法不应该影响父类方法的行为。

假设我们有一个基类Animal,它代表了一个动物,并有一个抽象方法makeSound(),用于让动物发出声音。

public abstract class Animal {  
    public abstract void makeSound();  
}

然后,我们定义两个子类:Dog和Cat,分别代表狗和猫,并实现了makeSound()方法。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Sound() {  
        System.out.println("汪汪");  
    }  
}  
  
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Sound() {  
        System.out.println("喵喵");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animal = new Dog();  
    animal.makeSound(); // 输出 "汪汪"  
   
    animal = new Cat();  
    animal.makeSound(); // 输出 "喵喵"  
}  

里氏替换原则在这里的体现是,我们可以在任何需要Animal对象的地方,用一个Dog或Cat对象来替换它,而程序的行为不会发生变化。Dog和Cat类都正确地实现了Animal类的makeSound()方法,没有改变父类的行为,也没有增加新的行为,因此它们可以被安全地替换为Animal对象。

不过,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以上的代码设计不就是简单利用了面向对象的多态特性吗?多态和里式替换原则说的是不是一回事呢?从上述的例子和定义描述来看,里式替换原则跟多态看起来确实有点类似,但实际上它们完全是两回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上面的例子中,animal是一个Animal类型的引用,但它可以引用Dog或Cat类型的对象。当我们调用animalSounds方法时,我们传递了一个Dog或Cat对象(它们是Animal的子类),但方法内部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子类的对象。它只知道它接收的是一个Animal类型的对象,并调用了该对象的makeSound()方法。这就是多态的体现:在运行时,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方法。

综上所述,里氏替换原则关注的是子类如何替换基类而不改变程序的行为,它强调的是一种设计原则。而多态则是一种编程特性,它允许我们在运行时动态地确定对象的类型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

接口隔离原则要求客户端不应当被迫依赖于它不使用的接口,即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这意味着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建立在细粒度的接口之上,而不是粗粒度的接口。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臃肿”的接口,即一个接口包含了许多方法,而这些方法对于实现该接口的类来说并不都是必要的。这会导致类不得不实现一些它不需要的方法,导致类的职责变得模糊和混乱,从而违反了单一职责原则,并增加了类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当接口发生变化时,所有实现该接口的类都需要进行修改,即使它们并不使用改变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接口隔离原则建议将大的接口拆分成多个小的、专门的接口,每个接口只包含一组相关的方法。这样,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实现哪些接口,而不是被迫实现一个包含许多不必要方法的大接口。

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假设有一个门类,它需要具有开锁和上锁的功能。如果有一个大的接口包含了开锁、上锁、报警等多种方法,那么门类可能只需要实现开锁和上锁的方法。按照接口隔离原则,应该将这个大接口拆分成几个小接口,比如开锁接口和上锁接口,门类就可以只实现它真正需要的接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类之间的耦合,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因为新增功能时只需修改相关的小接口和实现类,而不需要影响到整个系统。接口隔离原则与单一职责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单一职责原则要求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变化的原因,而接口隔离原则则是确保类不会因为不必要地实现不相关的方法而变得臃肿,从而保证类能够专注于其单一的职责。

总的来说,接口隔离原则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它鼓励开发者设计小而专一的接口,以此来提高软件模块的内聚性和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在实际应用中,正确地应用接口隔离原则可以使软件系统更加健壮、灵活和易于维护。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DIP)

依赖倒置原则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模块间的抽象依赖:高层模块不应依赖于低层模块的具体实现,而应依赖于抽象。这意味着高层模块通过接口或抽象类来定义它们需要的依赖,而不是直接依赖于具体的实现。
  • 抽象和细节的分离:在设计中,抽象不应该依赖于具体的细节实现,相反,具体的实现应该依赖于抽象。这有助于保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因为具体的实现可以随时替换,只要它们遵循相同的抽象。
  • 降低耦合度:通过使用抽象来定义依赖关系,可以显著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当一个模块需要更改时,由于它只依赖于抽象,因此不需要修改依赖于它的其他模块。
  • 提高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由于高层模块不依赖于低层模块的具体实现,因此在添加新的实现或者修改现有实现时,不需要改变高层模块的代码。这使得系统更容易维护和扩展。

在实际应用中,依赖倒置原则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使用接口或抽象类:定义高层模块所需的服务或行为,然后让低层模块实现这些接口或抽象类。
  • 依赖注入:通过构造函数、方法参数或其他机制将依赖传递给使用它们的模块,而不是让模块自己创建依赖。

下面是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 电源适配器:比如我们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它可以在不同的电压环境中工作,这得益于电源适配器。笔记本(高层模块)并不直接依赖于特定的电源插座(低层模块),而是依赖于电源适配器提供的通用接口(抽象)。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只要使用相应的适配器,笔记本都能正常工作。
  • 模块化手机:现代智能手机的电池(高层模块)并不直接依赖于手机的充电器(低层模块),而是依赖于电能这一抽象概念。只要充电器能够提供适当的电能,不管是通过USB、无线充电还是太阳能,手机电池都可以被充电。
  • 音乐播放器:在电脑上使用的音乐播放器(高层模块)并不关心音频文件是如何存储的(例如硬盘、固态驱动器或云存储等低层模块),它只依赖于文件系统(抽象)来访问和播放音乐。

综上所述,依赖倒置原则鼓励我们建立一个灵活且易于维护的软件架构,通过将依赖关系建立在抽象上,而不是具体的实现上,从而使得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够更容易地独立变化和扩展。

其他原则

DRY原则(Don’t Repeat Yourself)

DRY原则强调避免在代码中出现重复的逻辑和代码段,应该尽可能地抽象和重用代码。通过消除冗余代码,我们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当需要修改某个功能时,只需修改一个地方,而不是多个地方),同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

KISS原则强调设计应该尽可能地简单明了,避免过度复杂和过度设计。通过保持设计的简洁性,我们可以降低出错的可能性,并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要准确理解并满足KISS原则,我们不能仅仅以代码行数或逻辑复杂度作为唯一标准。实际上,是否遵循KISS原则更多地取决于代码是否能简洁、直接地满足业务需求,并且易于理解和维护。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我们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实现KISS原则:

  • 简化逻辑:避免使用复杂的算法或数据结构,除非它们确实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或可扩展性。优先选择简单、易于理解的实现方式。
  • 减少嵌套:避免过多的嵌套条件语句或循环,这会使代码难以阅读和维护。尽量将代码拆分成更小的函数或模块,以降低复杂度。
  • 避免过度优化:不要过度使用一些奇技淫巧(如使用位运算代替算术运算、使用一些过于底层的函数等)来优化代码,牺牲代码的可读性;不要过早地考虑性能优化,除非确实需要。过度优化可能导致代码变得复杂且难以理解。
  • 清晰的命名:给变量、函数和类起有意义的名字,以便其他开发者能够轻松理解代码的意图。

YAGNI原则(You Ain’t Gonna Need It)

YAGNI原则建议开发者不要过早地编写可能会用到但目前不需要的代码或功能。这个原则的核心在于避免过度设计,即不要为系统添加当前不需要的功能或模块。

以下是一些关于YAGNI原则的具体解释:

  • 避免过度设计:开发者在设计软件时,应该专注于当前的需求,而不是可能的未来需求。这意味着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当避免加入当前不必要的复杂性。
  • 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遵循YAGNI原则可以帮助团队集中精力解决当前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从而加快开发速度并降低项目成本。
  • 预留扩展性:虽然不建议提前编写未来可能用到的代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考虑未来的扩展性。在设计系统时,应该考虑到将来可能的变化,只是具体的实现代码等到真正需要时再编写。

总的来说,YAGNI原则鼓励开发者专注于当前的需求,避免因预测未来可能导致的过度设计和开发。这有助于保持项目的简洁性,提高开发效率,并且使得代码更加易于维护和理解。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迪米特法则,也称为最少知识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种原则,旨在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它主张一个对象应当尽可能少地了解其他对象的内部情况,只与直接的朋友(即直接关联的对象)进行通信,而避免与陌生人(非直接关联的对象)交流。这里的“朋友”指的是一个对象的成员变量、方法参数、返回值以及该对象创建的局部对象。这意味着一个对象不应该直接访问另一个对象的内部数据或行为,而是应该通过该对象的公开接口进行交互。

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 快递服务:你可以把包裹交给快递公司,而不必关心包裹是如何被运输、分拣和派送的。你只需要与快递员(直接朋友)进行交流,提供收件人的地址信息即可。
  • 餐饮服务:在餐厅用餐时,顾客不需要了解厨房内部的烹饪细节,只需通过服务员(直接朋友)点菜并享受美食。如果厨房换了新的厨师或改变了烹饪方式,顾客也无需关心,因为与服务员的交流方式没有变。

迪米特法则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减少类之间的直接交互,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然而,它也可能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中介类,这些类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传递类之间的相互调用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总结

设计原则是构建健壮、可维护和可扩展系统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提高代码的质量、降低维护成本,并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特点来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构建出更加优秀的软件产品。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设计原则和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软件开发挑战。

  • 14
    点赞
  • 2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信息数据从传统到当代,是一直在变革当中,突如其来的互联网让传统的信息管理看到了革命性的曙光,因为传统信息管理从时效性,还是安全性,还是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来讲,遇到了互联网时代才发现能补上自古以来的短板,有效的提升管理的效率和业务水平。传统的管理模式,时间越久管理的内容越多,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且数据的汇总查询方面效率也是极其的低下,并且数据安全方面永远不会保证安全性能。结合数据内容管理的种种缺点,在互联网时代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补充。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发符合需求的软件,让数据内容管理不管是从录入的及时性,查看的及时性还是汇总分析的及时性,都能让正确率达到最高,管理更加的科学和便捷。本次开发的医院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了病房管理、病例管理、处方管理、字典管理、公告信息管理、患者管理、药品管理、医生管理、预约医生管理、住院管理、管理员管理等功能。系统用到了关系型数据库中王者MySql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的存储,有效的备份,对数据可靠性方面得到了保证。并且程序也具备程序需求的所有功能,使得操作性还是安全性都大大提高,让医院后台管理系统更能从理念走到现实,确确实实的让人们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丿微风乍起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