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网络原理设计的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图1-18a)的概念清楚, 理论也较完整, 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

TCP/IP体系结构则不同, 但它现在却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TCP/IP是一个四层的 体系结构(图1-18b),它包含应用层、 运输层、 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不过从实质上讲, TCP/IP只有最上面的三 层, 因为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

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时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 即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有时为了方便, 也可把最底下两层称为网络接口层。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只是为介绍网络原理而设计的, 实际应用还是TCP/IP四层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结合互联网的情况, 自上而下地、 非常简要地介绍一下各层的主要功能。

(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 应用层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这里的进程就是指主机中正在 运行的程序。 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有不同的应用层协议。 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层协议很多, 如域名系统DNS, 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 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 等等。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message)。

(2)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运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 所谓 “通用的 ”,是指并不针对某个特定网络应用, 而是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 由于一台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 因此运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 复用就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 分用和复用相反, 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运输层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segment)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创 ocol)——提供无连接的、 尽最大努力 (best-effort)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在TCP/IP体系中, 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 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 或简称为数据报。 “分组” 和 “数据报” 同一个意思。

注意: 不要将运输层的 “用户数据报UDP” 和网络层的 “IP数据报” 弄混。 此外,无论在哪一层传送的数据单元, 都可笼统地用 “分组” 来表示。

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 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 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这里要强调指出, 网络层中的 “ 网络 ” 二字, 己不是我们通常谈到的具体网络,而是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中的第3层的名称。
互联网是由大量的异构。eterogeneous)网络通过路由器(router)相互连接起来的。 互联网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和许多种路由选择协议, 因此互 联网的网络层也叫做网际层或IP层。 在本书中, 网络层、 网际层 和IP层都是同义语。

(4)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常简称为链路层。 我们知道, 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 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链路层的协议。 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 IP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ing), 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frame)。 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 地址信息、 差错控制等)。
在接收数据时, 控制信息使接收端能够知道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和到哪个比特结束。 这样, 数据链路层在收到一个帧后, 就可从中提取出数据部分, 上交给网络层。
控制信息还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到所收到的帧中有无差错。 如发现有差错, 数据链路层 就简单地丢弃这个出了差错的帧, 以免继续在网络中传送下去白白浪费网络资源。 如果需要改正数据在数据链路层传输时出现的差错(这就是说, 数据链路层不仅要检错,而且要纠错),那么就要采用可靠传输协议来纠正出现的差错。 这种方法会使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复杂些。

(5)物理层(physicallayer)

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发送方发送1(或0)时,接收方应当收到1(或0)而不是 0(或1)。 因此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 “ 1 ” 或 “ 0"以及接收方如何识别出发送方所发送的比特。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以及各引脚应 如何连接。 当然, 解释比特代表的意思, 就不是物理层的任务。 请注意, 传递信息所利用的一些物理媒体, 如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缆、 无线信道等, 并不在物理层协议之内而是在物理层协议的下面。 因此也有人把物理层下面的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