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技术基础

本文介绍了以太网的基础知识,包括早期的10BASE5和10BASE2总线型拓扑,以及后来流行的10BASE-T星型拓扑。10BASE-T采用集线器和双绞线,支持半双工模式,最大距离可达100米。此外,还讨论了MDI/MDIX接口类型和线缆的区别,以及10BASE-T的线缆和接口标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早期以太网技术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EEE 802.3规定了10Mbps的以太网标准。其中常用的几种包括10BASE5、10BASE2和10BASE-T。
10BASE5是一种总线结构的以太网。它使用5092的同轴粗缆(thick cable)作为传输介质,每隔一段可以设置一个收发器(transceiver),网内的主机通过收发器电缆(transceiver cable)与收发器相连,接入以太网。粗缆的抗干扰性较强,一根粗缆能够传输500m远的距离。但粗缆的连接和布设比较繁琐,不便于使用。
10BASE2也采用总线型拓扑。它使用50Q的同轴细缆(thin cable)作为传输介质,主机通过T形的BNC插头接入以太网。一根细缆的传输距离只有200m。
总线型拓扑结构虽然比较节约线缆,但一个故障点就可能造成整个总线的中断,出现故障时排查也不方便。
10BASE-T采用星型拓扑。它采用集线器(Hub)作为网络的核心,所有的主机都通过双绞线(twisted-pair cable)连接到集线器,双绞线的两端都采用RJ-45标准接头。在采用3类UTP(Category 3 Unshielded Twisted Paired,第3类无屏蔽双绞线)时一根双绞线的最大距离为100米;采用5类UTP时可达150m。
由于部署方便,容易排除故障等原因,10BASE-T逐渐成为流行的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集线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