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福利】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综述

本文来自《5G与智慧交通,加速未来出行大变革》一书。为答谢读者支持,「5G行业应用」联合机械工业出版社,再次为大家赠书10本!文末附赠书活动细则。

a275551504fd9de5439ad0ea78dfa179.png

文 | 李大成‍

全文‍13000,预计阅读35‍‍分钟

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交通管理的目的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通畅,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我国交通管理经历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智慧治理的发展阶段。随着管理理念的转变、管理方式的转型以及管理对象的丰富,交通管理领域应用智慧交通技术的程度也日益加深,范围愈加广泛,对传统的交通管理系统、交通管理设施和装备等赋予了智慧化的标签特性,推动交通管理工作从人工式、片段式、经验式、粗放式、被动式工作模式向智慧化、集成化、科学化、精准化、主动化方向转变。目前,智慧交通管理领域应用智慧交通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于道路交通执勤执法,强化了勤务执法效能。以视频监控、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支撑,通过缉查布控、集成指挥平台以及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等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形成了“情报、指挥、勤务、督考”一体化现代勤务新机制,在公路交通管理方面形成了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立了新型公路执法勤务机制,极大释放了警务效能。

(2)应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实现了精准化疏堵管控。以流量检测、信息通信、集成可视、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为基础,以交通指挥中心为载体,通过实时采集交通流量、平均车速、排队长度等道路交通运行数据,监测城市交通运行状态,研判道路交通运行态势,为公众提供出行和停车信息服务,为科学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提供基础,为制定交通管控方案、调度勤务力量、优化配置资源提供支撑,为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保障,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

(3)应用于区域公路交通管控,保障了大动脉畅通运行可靠。以图像识别、信息通信、数据挖掘、环境感知等技术手段为依托,通过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对区域公路交通系统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区域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交通安全态势以及团雾冰雪等恶劣天气影响,为长距离出行提供信息服务,为区域公路交通管控、恶劣天气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保障提供支撑,实现公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有序畅通。

(4)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防控,夯实了事故预防处置能力。以信息通信、地理信息、交通仿真、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为架构,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全面调查与实时还原,精准采集交通事故信息要素,智能科学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实现对交通事故的处置效率和统计分析能力的双提升,为深层次挖掘事故成因和科学鉴定事故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随着现代科学与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数量增长,路口冲突矛盾激化,人们为了安全、迅速地通过路口,不得不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解决路口的交通阻塞问题,从而推动了自动控制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交通管理的经验表明,道路交叉口交通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交通信号控制。因此,信号灯控制也是道路交叉口最普遍的交通管理形式。

1.交通信号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1886年,伦敦的威斯敏特教堂安装了一台红绿两色煤气照明灯,用以指挥路口马车的通行,运行一段时间后不幸发生意外爆炸,招致人们反对而夭折。

1917年,美国盐湖城开始使用联动式信号系统,将6个路口作为一个系统,用人工手动方式加以控制。

1918年初,美国纽约街头出现了新的人工手动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同现在的信号机甚为相似。

1922年,美国休斯敦建立了一个同步控制系统,以一个岗亭为中心控制几个路口。

1926年,英国伦敦建成了第一台自动交通信号机并在大街上使用,可以说是城市交通自动控制信号机的开始。

1928年,人们在上述各种信号机的基础上,制成“灵活步进式”适时系统,由于其构造简单、可靠、价廉,很快得到推广普及,以后经不断改进、更新、完善,发展成现在的交通协调控制系统。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发展也很快,先是模拟式电子计算机,于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先安装,经过改进称为“PR”系统(Program Register),美国至1962年已安装了100多个“PR”系统。之后数字计算机也进入了交通控制领域。1963年,多伦多市第一个完成了以数字计算机为核心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UTC系统),接着西欧、日本很快也建立了改进式的UTC系统。

在软件开发方面,1967年,英国运输与道路研究实验室(TRRL)的专家们研制了“TRAN-SYT”(Traffic Network Study Tool)。它是一个脱机仿真优化的配时程序,应用很广,效果很好,经不断完善、改进,现在已发行了17版。

但由于TRAN-SYT配时方案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不能及时有效地随交通流量变化而改变,1980年英国TRRL又提出了SCOOT(Split Cycle Offset Optimization Technique)实时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接收进口道上游安装的车辆检测器所采集到的车辆到达信息,通过联机处理形成控制方案,并可适时调整绿信比、周期长度及时差等参数,使之与变化的交通流相适应。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要比用TRAN-SYT(第8版)固定配时系统高出10%左右。

在SCOOT面世的同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干线道路局的西姆斯(A.G.Sims)也开发了一个SCATS(Sydney-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 System)控制系统,并在悉尼市开始应用,它是一个能自选方案的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

上述三个系统是当今普遍采用较为著名的交通控制系统,其他各地开发或使用的控制软件还有不少,但未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应用。

2.我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起步

我国城市交通控制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从几个城市使用单点定周期式交通信号控制器控制交通信号灯开始。1973年北京启动了我国第一个城市交通自动控制工程项目——首都自动化交通控制工程(又名北京前三门大街交通信号自动控制工程或7386工程),在前三门大街进行交通干道的协调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1978年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了单点定周期交通信号控制器研发和使用;1985年全国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推广广州市应用自动交通信号控制机模式,即以固定配时方式实现交通信号自动控制;1986年全国公安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上,广州研发的电脑交通信号机同北京、沈阳研发的电脑交通信号机一起获得全国公安计算机应用三等奖,电脑交通信号机可以按照路口的各个方向车辆检测器检测的车流量,进行感应式的交通信号控制。

我国的交通控制系统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研发的“城市交通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2443”工程)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第一个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总体上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南京市中区的24个路口进行了区域交通协调控制示范应用。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研发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应用技术”,重点解决了交通控制系统的工程化技术问题,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系统软件也从AT&T UNIX移植到Microsoft Windows NT平台,选择在广州市天河区示范应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关键技术的研究及示范工程”,研发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交通动态信息系统。之后随着科技进步,多所大学、多个企业或基于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类研究计划,或自发地研发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不少系统,在一些城市得到了局部应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一些大城市引进SCOOT、SCATS等国际上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我国道路交通进入了点、线、面协调控制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阶段。这一期间主要集中于大城市&

  • 19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