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背景介绍
所谓的端口,就好像是门牌号一样,客户端可以通过ip地址找到对应的服务器端,但是服务器端是有很多端口的,每个应用程序对应一个端口号,通过类似门牌号的端口号,客户端才能真正的访问到该服务器。为了对端口进行区分,将每个端口进行了编号,这就是端口号。
在我们新建一个应用程序的时候要对应的分配一个端口号来进行使用,我们就需要查看那些端口号被使用了,哪些端口还出闲置的状态。
查看端口状态
windows系统
首先利用快捷键win+r打开运行窗口,输入cmd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输入netstat -an来查看本机开放的端口号。
查看某个端口号是否被占用可以输入netstat -ano|findstr "xxx",xxx中可以根据自己想要查看的端口号进行输入。如果查询出来有具体的内容就说明已经被使用了,如果查询出来没有任何信息就说明此端口号处于闲置状态
查看某个端口号具体被什么程序占用了可以输入tasklist|findstr "xxx"。
Linux系统
1.查看指定的端口号是否已经开启了:9099是指定的端口号课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
firewall-cmd --query-port=9099/tcp
2.如果没有开启,添加指定需要开放的端口
firewall-cmd --add-port=9099/tcp --permanent
3.重载入添加的端口
firewall-cmd --reload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访问到linux服务器上的9099这个端口号了。
固定端口
开放端口号是指在计算机上用于网络通信的端口号。下面是对常见的开放端口号进行总结:
- 80端口:HTTP通信的默认端口号,用于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上的网页。
- 443端口:HTTPS通信的默认端口号,用于通过加密的方式进行安全的Web通信。
- 22端口:SSH(Secure Shell)通信的默认端口号,用于远程登录和安全文件传输。
- 21端口: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通信的默认端口号,用于文件传输。
- 25端口: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通信的默认端口号,用于发送电子邮件。
- 110端口: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通信的默认端口号,用于接收电子邮件。
- 143端口: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通信的默认端口号,用于接收和管理电子邮件。
- 3306端口:MySQL数据库通信的默认端口号。
- 5432端口:PostgreSQL数据库通信的默认端口号。
- 1521端口:Oracle数据库通信的默认端口号。
- 27017端口:MongoDB数据库通信的默认端口号。
- 3389端口:远程桌面连接的默认端口号,用于远程控制计算机。
- 8080端口:常用的备用HTTP端口号,用于避免与默认的80端口冲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开放端口号,实际上每个应用程序或服务都可以使用不同的端口号进行通信。在网络通信中,端口号的选择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或约定,以确保通信的正常进行。
总结提升
开放端口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
实现网络服务:通过开放端口,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网络服务,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这样,其他计算机就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使用这些服务。
-
提供远程访问:通过开放端口,可以远程访问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例如,开放SSH端口可以远程登录到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操作,开放远程桌面端口可以远程控制计算机。
-
允许外部通信:开放端口可以使计算机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例如,开放HTTP端口可以让其他计算机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上的网页,开放SMTP端口可以发送电子邮件。
-
网络应用部署:通过开放端口,可以将自己开发的网络应用部署到服务器上,使其能够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例如,开放特定端口可以让用户使用您的应用程序进行在线购物、社交媒体交互、在线游戏等。
需要注意的是,开放端口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风险。未经适当保护的开放端口可能会受到恶意攻击或未经授权的访问。因此,在开放端口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使用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ACL)等来限制访问和保护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