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流量调度---拥塞管理

1 优先级

        优先级用于标识报文传输的优先程度,可以分为两类:报文携带优先级和设备调度优先级。

     (1)报文携带优先级:802.1p优先级、DSCP优先级、IP优先级、EXP优先级等。这些优先级都是根据公认的标准和协议生成,体现了报文自身的优先等级。

     (2)设备调度优先级:指报文在设备内转发时所使用的优先级,只对当前设备自身有效。设备调度优先级包括以下几种:

  • 本地优先级(LP):设备为报文分配的一种具有本地意义的优先级,每个本地优先级对应一个队列,本地优先级值越大的报文,进入的队列优先级越高,从而能够获得优先的调度。
  • 丢弃优先级(DP):在进行报文丢弃时参考的参数,丢弃优先级值越大的报文越被优先丢弃。
  • 用户优先级(UP):设备对于进入的流量,会自动获取报文的优先级作为后续转发调度的参数,这种报文优先级称为用户优先级。对于不同类型的报文,用户优先级所代表的优先级字段不同。对于二层报文,用户优先级取自802.1p优先级;对于三层报文,用户优先级取自IP优先级;对于MPLS报文,用户优先级取自EXP

      目前H3C交换机设备大部分仅支持以本地优先级(LP)和丢弃优先级(DP)作为设备调度优先级。

1.1 优先级映射表

      优先级映射关系表如下所示:(说明:dot1p-exp、dscp-dscp、exp-dot1p映射表的缺省映射关系为:映射输出值等于输入值。)

      

1.2 优先级映射方式

       优先级映射配置方式包括:优先级信任模式方式、端口优先级方式。

  • 优先级信任模式方式:配置端口的优先级信任模式后,设备将信任报文自身携带的优先级。通过优先级映射表,使用所信任的报文携带优先级进行优先级映射,根据映射关系完成对报文优先级的修改,以及实现报文在设备内部的调度。
  • 端口优先级方式:未配置端口的优先级信任模式时,设备会将端口优先级作为报文自身的优先级。通过优先级映射表,对报文进行映射。用户可以配置端口优先级,通过优先级映射,使不同端口收到的报文进入对应的队列,以此实现对不同端口收到报文的差异化调度。

     

    对于接收到的MPLS报文,根据优先级信任模式和报文的EXP优先级状态,设备将采用不同的方式为其标记调度优先级。如图3-2所示:

    

 

 

2 拥塞管理方法

对于拥塞管理,一般采用队列技术,使用一个队列算法对流量进行分类,之后用某种优先级别算法将这些流量发送出去。常用如下几种队列:SP队列、WRR队列、WFQ队列

2.1 SP队列

       SP队列是针对关键业务类型应用设计的。关键业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在拥塞发生时要求优先获得服务以减小响应的延迟。以上图,优先队列将端口的8个输出队列分成8类,依次为7、6、5、4、3、2、1、0队列,它们的优先级依次降低。在队列调度时,SP严格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次序优先发送较高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当较高优先级队列为空时,再发送较低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这样,将关键业务的分组放入较高优先级的队列,将非关键业务的分组放入较低优先级的队列,可以保证关键业务的分组被优先传送,非关键业务的分组在处理关键业务数据的空闲间隙被传送。SP的缺点是:拥塞发生时,如果较高优先级队列中长时间有分组存在,那么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报文将一直得不到服务

       总的来说,SP队列的原则是优先保障高优先级的队列通过,待高优队列为空时再发送低优队列。

2.2 WRR队列

       WRR队列在队列之间进行轮流调度,保证每个队列都得到一定的服务时间。以端口有8个输出队列为例,WRR可为每个队列配置一个加权值(依次为w7、w6、w5、w4、w3、w2、w1、w0),加权值表示获取资源的比重。如一个100Mbps的端口,配置它的WRR队列的加权值为50、50、30、30、10、10、10、10(依次对应w7、w6、w5、w4、w3、w2、w1、w0),这样可以保证最低优先级队列至少获得5Mbps的带宽,解决了采用SP调度时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报文可能长时间得不到服务的问题。WRR队列还有一个优点是,虽然多个队列的调度是轮询进行的,但对每个队列不是固定地分配服务时间片——如果某个队列为空,那么马上换到下一个队列调度,这样带宽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WRR队列分为:

  • 基本WRR队列:基本WRR队列包含多个队列,用户可以定制各个队列的权重,WRR按用户设定的参数进行加权轮询调度。
  • 分组WRR队列:所有队列全部采用WRR调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输出队列划分为WRR优先级队列组1和WRR优先级队列组2。进行队列调度时,设备首先在WRR优先级队列组1中进行轮询调度;优先级队列组1中没有报文发送时,设备才在优先级队列组2中进行轮询调度。当前设备仅支持WRR优先级队列组1。在分组WRR队列中,也可以配置队列加入SP分组,采用严格优先级调度算法。调度时先调度SP组,然后调度其他WRR优先组。

2.3 WFQ队列

       WFQ和WRR队列调度算法类似,同样分为基本WFQ队列和分组WFQ队列。当前设备仅支持WFQ优先级队列组1。

  • 在分组WFQ队列中,也可以配置队列加入SP分组,采用严格优先级调度算法。两者差异如下:WFQ支持带宽保证,可以保证端口流量拥塞时能够获得的最小队列带宽。
  • 在进行队列调度时,首先调度WFQ组的队列中满足WFQ最小保证带宽的流量,然后按SP方式对SP组中的队列进行调度,最后再按WFQ组中各队列的调度权重进行轮询调度。

 

 

 

  • 1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计算机网络管理》在线作业 在网络故障管理工作中,管理员利用SNMP的()功能,可以实现自动故障报警 A:Get B:Set C:Trap D:GetNext 答案:C 下面关于ARP协议说法错误的是() A:ARP协议是无状态的不经验证把IP地址和MAC地址映射写入缓存 B: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映射关系来实现ARP欺骗 C:在网关上设置MAC地址绑定,合理划分VLAN,无法放置IP地址盗用 D:安装防病毒软件和ARP防火墙,可以查杀ARP病毒,拦截ARP攻击 答案:C 在以下针对"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综合了分时共享和资源共享模式的优点 B:数据具有独立性,易于管理和维护 C:客户机负责处理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 D:所有工作负载由客户机负担,减少了服务器的工作量 答案:D 管理员要对网络系统的漏洞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利用的漏洞标准库信息是() A:MIB B:CC C:GB17589 D:CVE 答案:D QoS功能不包括() 20秋学期(1909、2003、2009-)《计算机网络管理》在线作业-(1)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A:报文分类和着色 20秋学期(1909、2003、2009-)《计算机网络管理》在线作业-(1)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 B:网络拥塞管理 C:网络拥塞避免 D:网络编程环境选择 答案:D 在Apache HTTP服务器配置时,Web服务默认使用的端口号是() A:8080 B:21 C:1021 D:80 答案:D 企业准备使用地址段172.16.0.0~172.16.255.255为网络中的计算机分配IP地址。预计未来每个子网中的设备节点数目在900个左右,现在可以划分成子网的个数是() A:30 B:126 C:62 D:254 答案:C 下面属于监测、捕获网络流量数据的专业网络分析软件是() A:ACESS B:Sniffer C:Office D:Excel 答案:B 在SNMP协议中,共同体字符串用于管理进程和代理进程之间的认证,常用字符串是( ) A:public B:private 20秋学期(1909、2003、2009-)《计算机网络管理》在线作业-(1)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2页。C:get 20秋学期(1909、2003、2009-)《计算机网络管理》在线作业-(1)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2页。 D:set 答案:A 假设DNS数据库中有一条资源记录:ai.mit.edu 36000 IN A 198.21.32.4,则该IP地址是() A:ai.mit.edu的主机IP B:ai.mit.edu的权威域名服务器 C:ai.mit.edu的本地域名服务器 D:ai.mit.edu的代理服务器 答案:A 关于Linux操作系统性能的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尽量启动多的驻留程序 B:减少虚拟控制台 C:关闭磁盘子系统的优化 D:不要升级I/O程序 答案:B 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体系分为()层 A:七 B:五 C:四 D:九 答案:A 能够在不可信任的公共网络上构建了一条专用的安全通道,把需要经过公共网传递的报文做加密处理后发送到目的地的技术是() A:NAT B:SSL C:VPN D:ATM 答案:C 20秋学期(1909、2003、2009-)《计算机网络管理》在线作业-(1)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3页。 20秋学期(1909、2003、2009-)《计算机网络管理》在线作业-(1)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3页。 QALoad是() A:自动化负载测试工具 B:Linux操作系统提供的性能管理工具 C:防火墙软件 D:加密工具 答案:A 在综合服务体系中给每个业务流量申请资源预留的部件是() A:资源预留协议(RSVP) B:访问控制(Admission Control) C:分类器(classifier) D:队列调度器(scheduler) 答案:A MRTG软件的功能是() A:扫描系统漏洞 B:构建防火墙 C:监测网络流量 D:测试Web服务器访问压力 答案:C OSI严格遵循网络分层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标准,分层的顺序为() A: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B:物理层、网络层、链路层、会话层、传输层、表示层、应用层 C:物理层、链路层、会话层、传输层、表示层、网络层、应用层 D:物理层、网络层、链路层、传输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 答案:A TCP为了防止发送端发送数据太快,以至于淹没接收方,采用了()机制 A:拥塞控制 B:三次握手 C:流量控制 20秋学期(1909、2003、2009-)《计算机网络管理
出版者的话 作译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1/什么是因特网/1 1.1.1/具体构成描述/1 1.1.2/服务描述/4 1.1.3/什么是协议/5 1.2/网络边缘/6 1.2.1/客户机和服务器程序/7 1.2.2/接入网/8 1.2.3/物理媒体/13 1.3/网络核心/15 1.3.1/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15 1.3.2/分组是怎样通过分组交换网形成其通路的/20 1.3.3/ISP和因特网主干/21 1.4/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22 1.4.1/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概述/23 1.4.2/排队时延和丢包/25 1.4.3/端到端时延/26 1.4.4/计算机网络中的吞吐量/28 1.5/协议层次和它们的服务模型/30 1.5.1/分层的体系结构/30 1.5.2/报文、报文段、数据报和帧/33 1.6/攻击威胁下的网络/35 1.7/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38 1.7.1/分组交换的发展:1961~1972/38 1.7.2/专用网络和网络互联:1972~1980/39 1.7.3/网络的激增:1980~1990/40 1.7.4/因特网爆炸:20世纪90年代/41 1.7.5/最新发展/42 1.8/小结/42 本书路线图/43 课后习题和问题/44 复习题/44 习题/45 讨论题/49 Ethereal实验/49 人物专访/50 第2章 应用层 2.1/应用层协议原理/52 2.1.1/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53 2.1.2/进程通信/55 2.1.3/可供应用程序使用的运输服务/56 2.1.4/因特网提供的运输服务/57 2.1.5/应用层协议/60 2.1.6/本书涉及的网络应用/61 2.2/Web应用和HTTP协议/61 2.2.1/HTTP概况/62 2.2.2/非持久连接和持久连接/63 2.2.3/HTTP报文格式/65 2.2.4/用户与服务器的交互:cookie/68 2.2.5/Web缓存/70 2.2.6/条件GET方法/72 2.3/文件传输协议:FTP/73 2.4/因特网中的电子邮件/74 2.4.1/SMTP/76 2.4.2/与HTTP的对比/78 2.4.3/邮件报文格式和MIME/79 2.4.4/邮件访问协议/81 2.5/DNS:因特网的目录服务/84 2.5.1/DNS提供的服务/85 2.5.2/DNS工作机理概述/86 2.5.3/DNS记录和报文/90 2.6/P2P应用/94 2.6.1/P2P文件分发/94 2.6.2/在P2P区域中搜索信息/98 2.6.3/案例学习:Skype的P2P因特网电话/102 2.7/TCP套接字编程/103 2.7.1/TCP套接字编程/104 2.7.2/一个Java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例子/105 2.8/UDP套接字编程/109 2.9/小结/114 课后习题和问题/115 复习题/115 习题/116 讨论题/120 套接字编程作业/121 Ethereal实验/122 人物专访/122 第3章 运输层 3.1/概述和运输层服务/124 3.1.1/运输层和网络层的关系/125 3.1.2/因特网运输层概述/126 3.2/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127 3.3/无连接运输:UDP/133 3.3.1/UDP报文段结构/135 3.3.2/UDP检验和/135 3.4/可靠数据传输的原理/136 3.4.1/构造可靠数据传输协议/137 3.4.2/流水线可靠数据传输协议/144 3.4.3/回退N步/147 3.4.4/选择重传/149 3.5/面向连接的运输:TCP/154 3.5.1/TCP连接/154 3.5.2/TCP报文段结构/156 3.5.3/往返时延的估计与超时/160 3.5.4/可靠数据传输/162 3.5.5/流量控制/166 3.5.6/TCP连接管理/168 3.6/拥塞控制原理/173 3.6.1/拥塞原因与开销/173 3.6.2/拥塞控制方法/177 3.6.3/网络辅助的拥塞控制例子:ATMABR拥塞控制/178 3.7/TCP拥塞控制/180 3.8/小结/187 课后习题和问题/189 复习题/189 习题/190 讨论题/195 编程作业/196 Ethereal实验:探究TCP/196 Ethereal实验:探究UDP/196 人物专访/196 第4章 网络层 4.1/概述/199 4.1.1/转发和选路/200 4.1.2/网络服务模型/202 4.2/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203 4.2.1/虚电路网络/204 4.2.2/数据报网络/206 4.2.3/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的由来/208 4.3/路由器工作原理/208 4.3.1/输入端口/210 4.3.2/交换结构/211 4.3.3/输出端口/212 4.3.4/何时出现排队/213 4.4/网际协议:因特网中的转发和编址/215 4.4.1/数据报格式/216 4.4.2/IPv4编址/220 4.4.3/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230 4.4.4/IPv6/232 4.4.5/IP安全性概述/236 4.5/选路算法/237 4.5.1/链路状态选路算法/239 4.5.2/距离向量选路算法/242 4.5.3/层次选路/248 4.6/因特网中的选路/250 4.6.1/因特网中自治系统内部选路:RIP/251 4.6.2/因特网中AS内部选路:OSPF/253 4.6.3/自治系统间的选路:BGP/255 4.7/广播和多播选路/260 4.7.1/广播选路算法/260 4.7.2/多播/264 4.8/小结/269 课后习题和问题/270 复习题/270 习题/271 讨论题/277 编程作业/278 Ethereal实验/278 人物专访/279 第5章 链路层和局域网 5.1/链路层:概述和服务/281 5.1.1/链路层提供的服务/281 5.1.2/链路层在何处实现/283 5.2/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284 5.2.1/奇偶校验/285 5.2.2/检验和方法/287 5.2.3/循环冗余检测/287 5.3/多路访问协议/288 5.3.1/信道划分协议/290 5.3.2/随机接入协议/292 5.3.3/轮流协议/297 5.3.4/局域网/297 5.4/链路层编址/298 5.4.1/MAC地址/298 5.4.2/地址解析协议/300 5.5/以太网/303 5.5.1/以太网帧结构/304 5.5.2/CSMA/CD:以太网的多路访问协议/307 5.5.3/以太网技术/309 5.6/链路层交换机/310 5.6.1/交换机转发和过滤/311 5.6.2/自学习/312 5.6.3/链路层交换机的性质/313 5.6.4/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比较/314 5.7/PPP:点对点协议/315 5.8/链路虚拟化:网络作为链路层/318 5.8.1/异步传输方式/318 5.8.2/多协议标签交换/322 5.9/小结/324 课后习题和问题/325 复习题/325 习题/325 讨论题/329 Ethereal实验/329 人物专访/329 第6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6.1/概述/332 6.2/无线链路和网络特征/334 6.3/WiFi:802.11无线LAN/339 6.3.1/802.11体系结构/339 6.3.2/802.11MAC协议/342 6.3.3/IEEE802.11帧/345 6.3.4/在相同的IP子网中的移动性/348 6.3.5/802.11中的高级特色/348 6.3.6/802.11以外的标准:蓝牙和WiMAX/349 6.4/蜂窝因特网接入/352 6.4.1/蜂窝网体系结构概述/353 6.4.2/蜂窝网标准和技术:简要回顾/354 6.5/移动管理:原理/356 6.5.1/寻址/358 6.5.2/选路到移动节点/359 6.6/移动IP/363 6.7/蜂窝网中的移动性管理/366 6.7.1/对移动用户呼叫的选路/367 6.7.2/GSM中的切换/368 6.8/无线和移动性:对高层协议的影响/370 6.9/小结/372 课后习题和问题/372 复习题/372 习题/373 讨论题/375 Ethereal实验/375 人物专访/376 第7章 多媒体网络 7.1/多媒体网络应用/378 7.1.1/多媒体应用的例子/378 7.1.2/当今因特网上的多媒体障碍/380 7.1.3/因特网应该如何演化才能更好地支持多媒体/381 7.1.4/音频和视频压缩/382 7.2/流式存储音频和视频/384 7.2.1/通过Web服务器访问音频和视频/385 7.2.2/从流式服务器向助手应用程序发送多媒体/386 7.2.3/实时流协议/388 7.3/充分利用尽力而为服务/390 7.3.1/尽力而为服务的限制/390 7.3.2/在接收方消除音频的时延抖动/392 7.3.3/从丢包中恢复/394 7.3.4/在今天的因特网中分发多媒体:内容分发网络/397 7.3.5/规划尽力而为网络以提供服务质量/399 7.4/实时交互应用的协议/400 7.4.1/RTP/400 7.4.2/RTP控制协议/403 7.4.3/SIP/405 7.4.4//H.323/409 7.5/提供多个等级的服务/410 7.5.1/启发研究的场景/411 7.5.2/调度和监管机制/414 7.5.3/区分服务/419 7.6/提供服务质量保证/423 7.6.1/一个有启发的例子/423 7.6.2/资源预约、呼叫准入、呼叫建立/424 7.6.3/在因特网中确保QoS:Intserv和RSVP/425 7.7/小结/427 课后习题和问题/428 复习题/428 习题/429 讨论题/433 编程作业/433 人物专访/434 第8章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 8.1/什么是网络安全/436 8.2/密码学的原则/438 8.2.1/对称密钥密码学/440 8.2.2/公开密钥加密/443 8.3/报文完整性/447 8.3.1/密码散列函数/447 8.3.2/报文鉴别码/449 8.3.3/数字签名/450 8.4/鉴别/455 8.4.1/鉴别协议ap1.0/455 8.4.2/鉴别协议ap2.0/456 8.4.3/鉴别协议ap3.0/456 8.4.4/鉴别协议ap3.1/457 8.4.5/鉴别协议ap4.0/457 8.4.6/鉴别协议ap5.0/458 8.5/电子邮件安全/460 8.5.1/安全的电子邮件/461 8.5.2/PGP/464 8.6/使TCP连接安全:SSL/465 8.6.1/宏观描述/466 8.6.2/更完整的描述/468 8.7/网络层安全性:IPsec/469 8.7.1/鉴别首部协议/469 8.7.2/ESP协议/470 8.7.3/SA和密钥管理/471 8.8/使无线LAN安全/471 8.8.1/有线等效保密/472 8.8.2/IEEE802.11i/473 8.9/运行安全性: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475 8.9.1/防火墙/475 8.9.2/入侵检测系统/479 8.10/小结/482 课后习题和问题/482 复习题/482 习题/483 讨论题/485 Ethereal实验/485 人物专访/485 第9章 网络管理 9.1/什么是网络管理/487 9.2/网络管理的基础设施/490 9.3/因特网标准管理框架/493 9.3.1/管理信息结构:SMI/494 9.3.2/管理信息库:MIB/496 9.3.3/SNMP协议运行和传输映射/498 9.3.4/安全性和管理/500 9.4/ASN.1/502 9.5/小结/506 课后习题和问题/506 复习题/506 习题/507 讨论题/507 人物专访/507 参考文献/509
### 回答1: Wi-Fi QoS(Quality of Service)管理规范是指为了提高Wi-Fi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标准和规则。 首先,Wi-Fi QoS管理规范包括了网络流量的分类和优先级设置。根据应用的不同需求,将网络流量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视频流、语音通话和普通数据传输等。然后,根据这些类别,为各类应用设定优先级,确保时间敏感性较高的应用能够获得更高的带宽和较低的延迟。 其次,规范中也包含了关于流量控制和带宽分配的管理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流量控制策略和带宽分配算法,可以在网络拥塞时进行流量调整,保证高优先级应用的正常运行,并防止低优先级应用占用过多的带宽资源。 此外,Wi-Fi QoS管理规范还涉及到数据包调度和排队管理。为了提高网络的实时性和性能,规范中规定了如何对数据包进行调度管理,确保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能够被及时传输,减少数据包的丢失和延迟。 最后,Wi-Fi QoS管理规范还包括了一系列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和监测Wi-Fi网络的QoS性能。通过这些指标和测试方法,可以对网络的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网络的用户体验。 总之,Wi-Fi QoS管理规范是为了提高Wi-Fi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标准和规则,包括了流量分类和优先级设置、流量控制和带宽分配、数据包调度和排队管理,以及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等内容。这些规范和标准的实施可以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提升用户体验,并满足不同应用对网络服务质量的需求。 ### 回答2: Wi-Fi QoS(Quality of Service)管理规范是用于管理和优化Wi-Fi网络性能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QoS管理旨在通过提供更好的网络连接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Wi-Fi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首先,Wi-Fi QoS管理规范定义了一套标准和策略,以实现对Wi-Fi网络中不同类型数据流的优先级和带宽控制。通过将优先级较高的数据流(如语音和视频)分配更多的带宽资源,确保这些应用的传输延迟和丢包率较低,从而提供更稳定的连接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其次,Wi-Fi QoS管理规范还规定了一系列管理调度机制,以处理网络拥塞和突发流量的情况。通过适时地进行网络减速或限流,并使用拥塞控制算法来平衡带宽资源的分配,确保网络各个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避免网络拥堵和传输故障。 另外,Wi-Fi QoS管理规范还提供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场景和应用的QoS策略和配置方法。它可以基于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应用类型、服务质量要求和网络拓扑等因素,灵活地调整QoS参数和调度算法,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应用的需求。 最后,Wi-Fi QoS管理规范还包括监测和管理QoS性能的方法和工具。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连接质量、传输速率、丢包率和延迟等指标,可以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和调优,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的故障和问题。 总之,Wi-Fi QoS管理规范是为了提高Wi-Fi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策略。它通过优化带宽资源的分配、处理网络拥塞和突发流量、灵活配置QoS参数和监测性能指标等手段,确保网络连接质量稳定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 回答3: Wi-Fi QoS(质量 of 服务)管理规范是一项用于无线网络的技术规范,旨在提升Wi-Fi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QoS是一种网络管理机制,它可以在网络中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提供不同的优先级和带宽分配。 首先,Wi-Fi QoS管理规范定义了一套优先级分类机制,以便网络可以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流。例如,它可以将VoIP(即时通讯)数据流标记为高优先级,以确保其在网络拥堵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带宽。 其次,该规范还规定了带宽管理策略,以确保每种数据类型都能获得适当的带宽。它可以限制视频流的带宽,以防止它们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从而影响其他类型数据的传输。 Wi-Fi QoS管理规范还引入了一种名为WMM(Wi-Fi Multi-Media)的技术,该技术基于IEEE 802.11e标准,用于提供多媒体数据流的高质量传输。WMM通过在数据包头部添加优先级标记,以及通过分配给不同优先级数据流的时间片和带宽控制来实现。 此外,Wi-Fi QoS管理规范还允许网络管理员对特定的数据流进行配置和控制。管理员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和资源利用率来自定义QoS策略,以便优化网络性能。 综上所述,Wi-Fi QoS管理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它通过优先级分类、带宽分配和使用WMM等技术,提高了Wi-Fi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使得不同类型的数据流能够在有限的无线资源下进行有效的传输。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