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学习

1 光模块简介

       光模块(Optical Module)作为光纤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功能的光电子器件。准确来说,光模块是几种类别的模块的统称,具体包括:光发送模块Transmitter、光接收模块Receiver、光收发一体模块Transceiver和光转发模块Transponder。通常我们所说的光模块,一般是指光收发一体模块(下同)。
       光模块的工作原理不具体展开了。下面介绍几种光模块的关键参数指标。光模块的关键技术指标主要包含:发送光功率、接收光功率、过载光功率、接收灵敏度最大值、消光比

  • 发送光功率:发送光功率指光模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发送端光源输出的光功率,可以理解为光的强度,单位为W或mW或dBm。其中W或mW为线性单位,dBm为对数单位。在通信中,我们通常使用dBm来表示光功率,0dBm的光功率对应1mW。
  • 接收光功率:接收光功率指光模块在一定的误码率(BER=10-12)条件下,接收端组件能接收的平均光功率范围。上限值为过载光功率,下限值为接收灵敏度最大值。
  • 过载光功率: 又称饱和光功率,指的是在一定的传输速率下,维持一定的误码率(BER=10-12)时接收端组件所能接收的最大输入平均光功率,单位:dBm。
需要注意的是,光探测器在强光照射下会出现光电流饱和现象,当出现此现象后,探测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此时接收灵敏度下降,接收到的信号有可能出现误判而造成误码现象,而且还非常容易损坏接收端探测器,在使用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强光照射,防止超出饱和光功率。
  • 接收灵敏度最大值: 接收灵敏度指的是在一定的传输速率下,维持一定的误码率(BER=10-12)时接收端组件所能接收的最小平均输入光功率,单位:dBm。
一般情况下,速率越高接收灵敏度越差,即最小接收光功率越大,对于光模块接收端器件的要求也越高。
  • 消光比:消光比(Extinction Ratio,EXT)是用于衡量光模块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指全调制条件下激光器在发射全“1”码时的光功率P1与全“0”码时发射的光功率P0的比值,单位为dB。消光比反应了光信号“1”电平和“0”电平相对幅度。光模块中影响消光比的因素是偏置电流(Bias)与调制电流(Mod),消光比可看作为EXT=Bias/Mod的值。消光比的值并非越大光模块越好,而是消光比满足IEEE 802.3标准的光模块才好。

2 光模块的分类与封装

2.1 光模块分类

2.1.1 按光模块速率分类

  • 400GE光模块
  • 200GE光模块
  • 100GE光模块
  • 40GE光模块
  • 25GE光模块
  • 10GE光模块
  • GE光模块
  • FE光模块

2.1.2 按封装类型分类

       传输速率越高,结构越复杂,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封装方式。有SFP/eSFP、SFP+、SFP28、QSFP+、CXP、CFP、QSFP28等。

  •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光模块:小型可插拔。SFP光模块支持LC光纤连接器。能支持10G端口,但数据传输速率最多也就跑到4Gbps多左右,一般可以用在管理网里等对速率要求低的场景;
  • eSFP(Enhance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光模块:增强型SFP,指的是带电压、温度、偏置电流、发送光功率、接收光功率监控功能的SFP,当前所有的SFP都带,所以也就把eSFP都统一叫SFP了;
  •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Plus)光模块:指速率提升的SFP模块,因为速率提升,所以对EMI敏感,壳子上面的裙片做的多了,配对的笼子也相对缩紧了。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支持到10Gbps左右,一般使用在业务网络里,与服务器间或交换机间的互联端口;
  • XFP(10GB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光模块:“X”是罗马数字10的缩写,所有的XFP模块都是10GE光模块。XFP光模块支持LC光纤连接器。相比SFP+光模块,XFP光模块尺寸更宽更长;
  • SFP28(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28)光模块:接口封装大小与SFP+相同,支持速率为25G的SFP28光模块和10G的SFP+光模块。一般使用在25G接入交换机与服务器间的互联端口上;
  • 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光模块:四通道小型可热插拔光模块。QSFP+光模块支持MPO光纤连接器,相比SFP+光模块尺寸更大。一般40G的QSFP+光模块用在接入交换机上行与汇聚交换机之间的40G端口互联;
  • CXP(120 Gb/s eXtended-capability Form Factor Pluggable Module)光模块:是一种可热插拔的高密并行光模块标准,在发送和接收(Tx/Rx)方向各提供12个通道,仅适用于短距离多模链路。
  • CFP(Centum Form-factor Pluggable)光模块:长×宽×高尺寸定义为144.75mm×82mm×13.6mm,是一种高速的可以热插拔的支持数据通信和电信传输两大应用的新型光模块标准。
  • QSFP28(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28)光模块:接口封装大小与QSFP+相同,支持速率为100G的QSFP28光模块。一般100G的QSFP28光模块用在接入交换机上行与汇聚交换机之间、汇聚交换机到核心交换机之间的100G端口互联;

2.1.3 按模式分类

       纤分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为了使用不同类别的光纤,产生了单模光模块、多模光模块。

  • 单模光模块与单模光纤配套使用。单模光纤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适用于长距传输。
  • 多模光模块与多模光纤配套使用。多模光纤有模式色散缺陷,其传输性能比单模光纤差,但成本低,适用于较小容量、短距传输。

       中心波长指光信号传输所使用的光波段。目前常用的光模块的中心波长主要有三种:850nm 波段、1310nm 波段以及 1550nm 波段。

  • 850nm 波段:多用于≤2km 短距离传输
  • 1310nm 和 1550nm 波段:多用于中长距离传输,2km 以上的传输。

2.1.4 按传输距离分类

       根据光模块传输距离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

  • 短距离光模块,一般认为2km及以下为短距离。
  • 中距离光模块,10~20km为中距离。
  • 长距离光模块:一般指传输距离为30Km以上的光模块。

       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光信号在光纤传输时会有一定的损耗和色散。

  • 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 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
  • 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 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号值。

2.2 其他光模块

2.2.1 彩色光模块

       彩色光模块与其它类型的光模块的最大的区别是中心波长不同,一般的光模块的中心波长有850nm、1310nm和1550nm。彩色光模块承载了若干不同中心波长的光。彩色光模块分为粗集波光模块(CWDM)和密集波光模块(DWDM)两种。在同一波段下,密集波光模块的种类更多,所以密集波光模块对波段的资源利用更充分。中心波长各异的光在同一根光纤中可以互不干涉的传输,因此,通过无源合波器将来自多路彩色光模块不同中心波长的光合成一路进行传输,远端则通过分波器根据不同的中心波长将光分出多路,有效的节省了光纤线路。彩色光模块主要应用于长距离的传输线路。

使用长距光模块,其发送光功率一般大于过载光功率,因此需要关注光纤长度,保证实际接收光功率小于过载光功率。如果光纤长度较短,使用长距光模块时需要配合光衰使用,注意不能烧坏光模块。

2.2.2 光电模块

       光电模块通常称为电模块,又叫做光转电模块、RJ45模块,与光模块不同,电模块不进行光电转换。通过电模块的转接,可以用网线将两个光接口连接起来。目前华为只提供GE电模块,接口为RJ45接口,使用5类网线,支持1000BASE-T(IEEE 802.3ab)标准,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
 

3 光模块的命名规则

3.1 100G光模块命名规则

          100G光模块的关键标准组织主要有两个,IEEE和MSA,两者之间互补而又互相借鉴。其中100GBASE开头的标准都是IEEE802.3提出的,命名规则如下:

           

    

每个字段具体规则如下:

       第一个字端:XXX,表示速率,速率标准;100就是指100GE。
       m:表示传输距离,常见距离有如下几种:

  • KR:表示传输距离为10cm级,K即backplane,为背板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
  • CR:表示传输距离为米级,1m~10m,C即copper,高速线缆连接。
  • SR:表示传输距离为10m~100m级,S级short,短距离传输,一般为多模光纤。
  • CSR:表示传输距离为400m。
  • DR:表示传输距离为500m。PSM4是500米传输,但是不属于IEEE的标准体系。
  • FR:表示传输距离为2km。通常是CWDM单模
  • LR:表示传输距离为10km,L即Long。单模光纤
  • ER:表示传输距离为40km,E即Extended。
  • ZR:表示传输距离为80km。

      n:表示通道数量,表示100GE占用的SerDes通道数量。

  • 4:表示占用4个SerDes通道,即4*25GE;
  • 10:表示占用的10个SerDes通道,即10*10GE;

      除了以上规则,一般在后面还会有封装类型。

4 光模块的演进历程

       以太网的发展经历了1Mbit/s、10Mbit/s、100Mbit/s(FE)、1Gbit/s(GE)、10Gbit/s(10GE)到40Gbit/s(40GE)、100Gbit\s(100GE)的迅速变迁,随着大数据、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流量已经呈现指数增长。对带宽持续增长的渴求将需要更高的带宽速率,光模块也将快速发展。在当前主流数据中心的物理架构网络中,普遍遵循Spine-Leaf(Clos网络架构)架构。通常以10GE接口作为接入侧服务器对接,Leaf侧上的上行链路则普遍采用40GE接口。在大型数据数据中心,已经普遍使用25G作为主流接入,100G上行链路。在需要高计算,高带宽的场景中,使用RDMA技术,GPU服务器等已经使用了100GE,甚至200GE接入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互联正在向大规模400GE互联演进。

4.1 25GE标准

      25GE标准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接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为什么数据中心网络的接入速率是25Gbit/s,而不是已有的40Gbit/s。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技术实现的天然优势

       提及25GE标准技术,就必须提到SerDes(串行器/解串器)。SerDes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路与光纤通信技术中,从计算机内部使用的PCIe到网卡、交换机内部芯片之间的互联,全部采用SerDes连接。可以说,所有的高速器件都是使用SerDes的串行组件连接,转化为最终接收器的数据**。一个交换机端口所需要的SerDes连接数量称为“通道数(Lane)**”。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SerDes速度可以达到25Gbit/s,也就是说,从25Gbit/s网卡出来,经过交换机传输到另一端的25Gbit/s网卡,端到端的所连接全都只需要使用一条25Gbit/s速率的SerDes连接通道即可,而40GE端口则采用QSFP+封装类型,利用4个并行的10GE链路构成(每个10GE利用12.5GHz SerDes),需要4个SerDes通道。
      另外,在汇聚层和骨干层已经成为主流的100GE端口,在前期的探索中已经有了成熟的IEEE 100Gbit/s 以太标准,它包括4个通道的25 Gbit/s电子信号,通过在4根光纤或者铜缆对上运行4个25Gbit/s的通道(IEEE 802.3bj)来实现,为了25GE标准方案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100GE端口通过一条QSPF28转SFP28的一分四线缆,即可转换成4个25GE端口,从端口匹配来比较,相较于40GE也有明显的优势。

2、交换机性能提升

       如果说40GE是10Gbit/s速率时代的产物,那么25GE则是技术上的大势所趋,单通道的25GE相比现有的10GE解决方案,将性能提升了2.5倍。同时,相对于机架服务器连接的40GE解决方案而言,25GE拥有更高的端口密度。25GE标准与40GE标准技术参数对比如下:

        

3、现有拓扑平滑演进,降低成本

       25GE交换机上使用的SFP28封装类型的光模块,与10GE SFP封装类型的光模块一样,仅采用单通道连接,可以兼容现有拓扑的LC连接头类型的光纤。相较于从10GE升级到40GE而言,如果升级到25GE的话,支持从10GE以太网无缝迁移,无需重新规划拓扑以及重新布线。

4.2 100GE标准

       为了满足不同距离的100GE上行场景需求,IEEE与MSA定义的100GE标准超过了10种,如下表所示,下面主要是数据中心网络中主流的几种标准。

       

       100GBASE系列标准都是由IEEE 802.3制定的,具体命名规则已经在光模块命名那节已列出。

       光纤的传输特性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决定了不同的应用场景,多模常用于短距离传输,单模常用于长距离传输。由前面总结可知,IEEE的100GBASE系列标准足以覆盖长短距离的数据中心传输,100GBASE-SR4和100GBASE-LR4是IEEE定义的最为常用的标准规范。但在大部分数据中心内部互联场景中,100GBASE-SR4支持的距离过短,100GBASE-LR4的成本过高MSA提出的PSM和CWDM4标准则完美解决了中距离传输场景中的成本问题。

       CWDM4是通过光学器件MUX和DEMUX将4条并行的25Gbit/s通道波峰复用到一条100Gbit/s光纤链路上,这一点与LR4类似,区别如下。

  • 通道间隔不同:CWDM4定义的是20nm的通道间隔,而LR4定义的是4.5nm的LAC-WDM间隔。通道间隔越大,对光学器件的要求越低,成本也随之降低;
  • 激光器不同:CWDM使用的是DML(Direct Modulated Laser,直接调制激光器),是单个激光器。而LR4使用的EML(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ed Laser,电吸收调制激光器)是由DML和EAM组成的器件;
  • 控温要求不同:由于LR4的通道间隔为4.5nm,激光器需要放置TEC(Thermo Electric Cooler,半导体热电制冷器)Driver芯片;

      ​ 总结以上3点,100GBASE-LR4标准的光模块成本相较于100G CWDM4成本更高。除了CWDM4之外,PSM4也是中距离传输的一种选择方案。100G PSM4规范定义了8根单模光纤(4发4收)的点对点100Gbit/s链路,每个通道以25Gbit/s的速率发送,每个信号方向使用4个相同波长且独立的通道。由于CWDM4使用了波分复用器,所以光模块成本高于PSM4。但在收发信号时,只需要两根单膜光纤,远少于PSM4要求的8根单膜光纤。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PSM4的成本随之增加。

5 光模块故障原因以及处理手段

光模块失效的主要原因:

  • 光口污染和损伤引起光链路损耗变大,导致光链路不通。

光口污染和损伤的原因主要有:

  • 光模块的光口暴露在环境中,光口有灰尘进入而污染。
  • 使用的光纤连接器端面已经污染,光模块的光口被二次污染。
  • 带尾纤的光接头端面使用不当,比如:端面划伤等。
  • 使用了劣质的光纤连接器。

这种情况下,对于污染的光口请用光口清洁棒等专用工具轻轻擦拭,对于损坏、划伤的尾纤请直接更换。
 

  • 1
    点赞
  • 4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