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核心知识点:经络的基本概念
1️⃣ 定义与内涵
- 定义: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的通道系统,包含经脉(主干)和络脉(分支)。
- 经典依据:《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难经·二十三难》:“经脉者,行血气,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
2️⃣ 经络系统的组成
类别
内容
经脉
十二经脉(主体)、奇经八脉(调节)、十二经别(深部分支)
络脉
十五别络(主干分支)、孙络(细小分支)、浮络(体表可见)
连属部分
十二经筋(筋肉系统)、十二皮部(皮肤分区)
3️⃣ 生理功能
- 沟通联系:连接脏腑与体表(如肺经属肺络大肠,外连皮毛)。
- 运行气血:输送营养至全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证论》)。
- 调节平衡:通过经气运行维持阴阳动态平衡(如针灸治未病)。
二、考研高频考点
✅ 必考重点
- 十二经脉命名规律:手三阴经(肺、心包、心)→ 从胸走手;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从头走足(真题常考流注顺序)。
- 奇经八脉核心作用:任脉:“阴脉之海”,调节阴经气血;督脉:“阳脉之海”,主一身阳气(常考多选题)。
- 经络与脏腑关系:如“心经属心络小肠”,体现表里脏腑联系(病例分析题高频)。
三、历年真题精选
1️⃣ 选择题
“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部位是?”
A. 头面部 B. 胸腹部 C. 四肢末端 D. 躯干部
✅ 答案:C(四肢末端,如肺经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
2️⃣ 名词解释
- “一源三歧”:任、督、冲脉同起于胞中,分道而行(《奇经八脉考》)。
- “经气”:经络中运行的气,推动血行并调节功能(常考简答题)。
3️⃣ 论述题
“试述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答题要点:沟通表里(如外感病传变)、运行气血(血瘀证治)、抗御病邪(针灸扶正祛邪)。
四、必背口诀与条文
速记口诀
- “十二经脉走全身,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三阳三阴要记牢”
- “奇经八脉任督冲,带阴阳维跷不同”(功能差异速记)。
经典条文
-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
五、复习策略
- 思维导图法:按“组成-功能-应用”三层结构,标注《内经》《难经》关键条文。
- 真题实战:近5年考研中“十二经脉流注”“奇经八脉功能”占60%,需强化对比记忆。
- 口诀联想:“任脉妊养,督脉总督”→ 任脉主生殖,督脉主阳气。
关注我,中医考研经络篇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