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ig 核心功能和原理

本文探讨了配置管理的历史,从Spring的XML配置到注解驱动的转变,再到SpringCloud ConfigServer如何革新配置管理。ConfigServer提供了统一配置、环境隔离和动态刷新等功能,简化了配置管理。通过@EnableConfigServer启动配置服务,结合EnvironmentRepositoryConfiguration处理不同存储仓库,以及EnvironmentController提供REST接口,实现配置的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ConfigClient则在Spring上下文初始化早期从ConfigServer获取配置,确保远程配置优先加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配置管理的前世今生

随着技术的发展,配置项管理变得越来越简单,尽管如今它只限于管理业务属性或者配置初始化参数等等,但是当年它可肩负着Spring IOC的光荣使命,风光无限。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一次由Spring引领,在Spring引入自动装配机制以后,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于注解的自动装配取代了繁重的XML配置,使用@Autowired,@Qualifier,@Primary等一系列自动装配注解,把所有关于“依赖注入”的繁重工作从配置项中解放了出来。

现在的项目已经很少看到XML配置的身影了,配置文件只要关注业务属性的管理,比如说注册中心的连接参数,或者某个功能开关的控制等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随着应用复杂度的提升,大家开始意识到使用工程化的方式对待杂乱的配置项

环境隔离:当项目中建立起了多级环境(从测试、集成、上线都有独立的研发环境),需要我们的应用根据不同环境加载不同的配置文件,把各个不同环境的配置项隔离开来,把配置文件也纳入工程化部署的一部分

运行期变更:大多数配置文件的内容是静态属性,也就是说自打项目启动加载一次以后就再也不会发生变化,可随着业务复杂度提升,我们也需要一种能够在应用运行期修改属性的功能,以支持复杂业务场景

在这个阶段各种技术百花齐放,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玩法,就拿第二点来说,有些公司直接把需要动态变更的属性放到数据库中或者缓存中,每次运行的时候去读取一把,但是这并不是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有没有一个简单、高效并且还易于管理的方式可以应用在配置项上呢?我们接下来就看看Spring Cloud是如何设计配置管理的。

Config Server核心功能

Config作为Spring Cloud官方指定产品,在配置管理方面主要提供了三个功能

 

统一配置 提供了一个中心化的配置方案,将各个项目中的配置内容集中在Config Server一端

环境隔离 Config Server提供了多种环境隔离机制,Client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项目环境(比如生产环境、测试环境)加载对应的配置文件

动态刷新 支持运行期改变配置属性

除了上面三个功能以外,还有加密解密、定向推送等功能,我们暂且不表,在后面的章节中再做深入了解。

Config Server实现原理分析

经过前面几个组件的源码阅读锻炼,相信同学们读起Config来已经不在话下了,作为配置中心的服务端,拉取参数三步走:

自动装配:秉承了Spring Cloud的一贯传统,一段故事从一个注解开始。我们只要在启动类上放个@EnableConfigServer注解就可以了,Config内部再通过@Import注解引入其他配置类,完成自动装配(具体承担自动装配的类是ConfigServerAutoConfiguration)

环境仓库装配:启动了自动装配以后,自然要知道从哪里拉取配置文件,具体负责环境仓库装配的是EnvironmentRepositoryConfiguration这个类。Config Server支持很多种文件存储仓库,比如JDBC,SVN,GitHub和本地文件,当然也可以配置多种类型组合的方式,也就是说Config会从不同的地方拉取配置文件。默认情况下Config采用基于GitHub的集成方式,这也是官方建议的方式

对外REST接口:从外部环境拉取到了配置文件之后,需要返回给客户端。Config通过EnvironmentController这个类对外提供了一套供客户端调用的REST格式接口,所有服务都是通过GET方法对外提供,客户端可以通过不同的URL路径获取相对应的配置内容

除此之外,Config还提供了属性转换的功能。假如我们提供的配置文件是yml形式的,如果希望获取其他格式的配置项,那么在调用第三步中的REST接口时可以在URL后面以扩展名结尾,比如“.json”或者”.properties“,Config Server会自动将配置内容转为对应格式。

Config Client的实现原理

如果大家在application.yml中定义了一个属性test,并使用占位符

${remoteTest}

作为test属性的值,当我们在Config Server中配置remoteTest属性后,你会发现在项目完成启动的时候,Config Server中的remoteTest被注入到了配置文件中的test属性。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应用程序一定是在Spring上下文初始化的早期阶段就从Config Server获取了配置文件,这个过程优先于本地配置项的加载过程。

P.S. 关于文件加载顺序在这里多提一句,bootstrap.yml文件在所有文件以前加载,所以Config的配置我们会放在bootstrap.yml中。然后application.properties的加载优先级比application.yml文件高。

我们来看看应用的初始化方式:

SpringCloud应用同时也是一个SpringBoot应用,因此整个应用的初始化从SpringBoot启动时的上下文Context构建开始:

SpringBoot构建Context:和所有的SpringBoot项目一样,通过SpringApplication类的run方法开始启动项目初始化和加载流程,其中就包括prepareContext这一步,整个项目的上下文结构就通过这个方法来构建

加载initializer:这是一连串的初始化构造过程,当我们在项目中引入了SpringCloud依赖时,PropertySourceBootstrapConfiguration将作为一个初始化构造器,参与SpringBoot上下文的初始化,用来加载SpringCloud的属性资源

初始化属性资源:PropertySourceBootstrapConfiguration是通过一系列的locator来定位资源文件的,当我们在项目中引入springcloud-config-client的依赖以后,就会开启Config组件的自动装配(由ConfigServiceBootstrapConfiguration实现),在这个自动装配过程中会向locator列表里添加一个专门用来获取远程文件的类-ConfigServicePropertySourceLocator

拉取远程文件:ConfigServicePropertySourceLocator定义了执行顺序的优先级是0(通过@Order(0)注解定义),在Spring中这个数字越小则表示优先级越高,因此,这个组件将优先于其他locator先被执行。通过getRemoteEnvironment方法,向Config Server发起请求,获取远程属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