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课程实验:Pt100 铂电阻测温特性实验

本文介绍了一项使用Pt100铂电阻进行温度测量的实验,包括实验的目的、原理、设备及操作步骤。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电压输出进行记录与分析,验证了铂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的有效性。

Pt100 铂电阻测温特性实验

骆苏-一只小菜鸡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1. 了解铂热电阻的特性与应用;
  2. 熟悉铂热电阻测温电路;
  3. 利用 P100 铂电阻测量温度源的温度;
  4. 记录温度与测量电路电压输出数据。

二、实验原理

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可以制成热电阻,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
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阳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常用的热电阻有铂电阻(650°C
以内)和铜电阻 (150°C以内)。铂电阻是将 0.05~0.07mm 的铂丝绕在线圈的骨架上封装在玻璃或陶瓷管等保护管内构成。在0~650°C以内,它的电阻 RtR_tRt 与温度t的关系为: Rt=R0(1+At+Bt2) R_t = R_0 \left(1 + At +Bt^2\right) Rt=R0(1+At+Bt2)

式中: R0R_0R0 是温度为0°C时的电阻。本实验铂电阻 R0=100ΩR_0=100\OmegaR0=100Ω ,A=4.9684×10−3/°CA=4.9684×10^{-3} /°CA=4.9684×103C,B=−5.847×10−7/°C2B=-5.847×10^{-7} /°C^2B=5.847×107C2
。铂电阻一般是三线制,其中一端接一根引线,另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为远距离测量消除引线电阻对桥臂的影响(近距离可用二线制,导线电阻忽略不计)。实际测量时将铂电阻随温度变化的阻值通过电桥转换成电压的变化量输出,经放大器放大后直按用电压表显示。

三、实验设备

主机箱、温度源、Pt100热电阻(二支)、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内容

(一)、实验操作

  1. 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出 P1100 三根线中其中短接的二根线(同种颜色的线)设为1、2,另一根线设为3,并测出它在室温时的大致电阻。
  2. 在主机箱总电源,调节仪电源都关闭的状态下,再正确接线,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a、b(Rt) 两端接传感器,这样传感器(Rt)与R3、R1、Rw1、R4组成直流电桥,是一种单臂电桥工作形式。
  3. 实验模板的放大器调零:将图4-17中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的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引线暂时不要引入,而用导线直接将放大器输入端短接,输出端连接电压表,将增益电位器调到最低,再调节调零电位器至电压表示数为0。
  4. 关闭主机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中放大器的输入端线连接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5. 开始使温度源升温,在室温到100°C范围内每隔5°C记录下输出电压值。
  6. 画出实验曲线并计算其非线性误差。实验完毕,关闭所有电源。

(二)、数据处理

表-铂电阻温度实验数据

t/°C31.135404550556065
V/mV37.19943.94352.39360.80168.91777.34784.79292.788
t/°C707580859095100
V/mV100.908108.868116.622124.072131.292139.172147.005

![[Pt热电阻.jpg]]

图-Pt热电阻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关系

非线性度为3.4764%

五、 实验思考

画出铂热电阻测温电桥的三线连接电路

附录:数据处理代码

%% ------------- Pt热电阻实验 ------------ %%
% 代码功能:处理实验数据--Pt热电阻实验
% 代码语言:matlab脚本
% 输    入:
%           温度T;单位:摄氏度
%		    输出电压V;单位:mV
% 输    出:
%           灵敏度S;单位:mv/摄氏度
%		    非线性误差δ;单位:1
%
% 编写时间:2022年4月14日
% 更新时间:2022年4月14日
% 编 写 人: 骆苏
%%%%%%%%%%%%%%%%%%%%%%%%%%%%%%%%%%%%%%%%%%%%%%%%%
%% 程序初始化
clc;clear;close all;

%% 〇、输入实验数据
t= [31.1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温度,单位:摄氏度
V = [37.199	43.943	52.393	60.801	68.917	77.347	84.792	92.788	100.908	108.868	116.622	124.072	131.292	139.172	147.005];% 输出电压,单位:mV

%% 一、进行线性拟合
[p,V_fit,D] = fit(t,V);

%% 二、绘制实验曲线
plot(t,V,'-o','Color','b','LineWidth',1.5,'MarkerSize',6);
hold on;
plot(t,V_fit,'--x','Color','r','LineWidth',1.5,'MarkerSize',6);
%text(40,120,['灵敏度',num2str(p(1)),'V/mm,非线性度',num2str(D),'%']);  %指定位置标注
text(40,100,{['灵敏度',num2str(p(1)),'^{\circ}C/mV'],['非线性度',num2str(D),'%']});  %指定位置标注
legend('show');
legend({'Pt电阻实验电压曲线','Pt电阻拟合电压曲线'});
legend('Location','southeast');
grid on;
title('Pt热电阻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关系')
xlabel('温度t/^{\circ}C');
ylabel('输出电压V/mV');

%% 三、输出实验结论
fprintf('铜材料非线性度为%4.3f%% \n',D);




%% 附、子程序部分

function [p,y_fit,D] = fit(x,y)
%%%%--------  线性拟合  --------%%%%
% 代码功能:  对输入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返回拟合值结果与非线性度
% 编写语言:  matlab脚本
% 输   入: 
%           自变量数据集x,单位:无关;浮点行向量
%           因变量数据值y,单位:无关;浮点行向量
% 输   出: 
%           拟合多项式p,单位:1;二维行向量(斜率,截距)
%           拟合值y_fit,单位:无关
%           非线性度D%,单位:1;百分数
%
% 编 写 人: 骆苏
% 编写时间: 2022年4月11日
% 更新时间: 2022年4月11日
%%%%%%%%%%%%%%%%%%%%%%%%%%%%%%%%%%%%

% 进行拟合
p = polyfit(x,y,1);
% 计算拟合值
y_fit = polyval(p,x);
% 计算拟合误差
d = (y-y_fit)./y;
% 计算非线性度
D = max(abs(d))*100;

end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解PT100铂电阻测温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首先,用户提到了几个引用资料,包括基于51单片机和MAX31865模块的设计,以及使用Proteus进行仿真。我需要综合这些信息,给出一个清晰的回答。 首先,我应该回顾PT100的基本原理。PT100是一种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其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0摄氏度时为100欧姆,温度系数为0.385欧姆/摄氏度。用户可能需要了解如何将这种电阻变化转换为温度值,所以需要电路来测量电阻变化。 接下来,用户提到的MAX31865模块是关键。这个模块是专门用于RTD(电阻温度检测器)的信号调理器,能够将PT100的电阻变化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SPI接口与单片机通信。因此,设计中需要包含MAX31865与51单片机的连接,以及如何配置该模块的参数。 然后,电路设计部分需要考虑几个模块:传感器接口、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微控制器和显示模块。MAX31865已经集成了信号调理和模数转换,所以这部分可以简化设计。需要画出电路图,包括PT100的连接方式(二线、三线或四线制),用户引用中提到的是三线制,这有助于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元器件参数方面,需要确定参考电阻的阻值,例如100欧姆或1k欧姆,根据PT100的测量范围来选择。此外,滤波电容和上拉电阻的数值也需要标注,比如0.1μF的滤波电容和10kΩ的上拉电阻。 测量原理部分需要说明MAX31865如何通过测量电阻值,并利用公式计算温度。可能需要提到Callendar-Van Dusen方程,但用户引用中的设计可能简化了计算,直接使用线性近似或查表法。 调节方式包括软件校准和硬件校准。软件方面,可以通过修正系数调整温度值,而硬件方面可能需要调整参考电阻或电路中的其他元件。 用户引用中还提到了Proteus仿真,所以可以建议使用Proteus进行电路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同时,需要确保代码部分正确配置MAX31865的寄存器,并处理SPI通信。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考虑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后续问题,比如温度精度提升、三线制优势、替代方案、软件滤波方法和电路故障排查等。 需要检查回答是否符合系统级指令:使用正确的中文,数学表达式用$...$,独立公式用$$...$$,引用标识正确,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并列出相关问题。确保没有使用Markdown格式,语言自然流畅。</think>### PT100铂电阻测温电路设计与实现方法 #### 1. 设计原理 PT100铂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在0℃时阻值为$100Ω$,温度系数为$0.385Ω/℃$。设计核心是通过测量电阻值变化反推温度值,需解决小信号放大、非线性补偿和噪声抑制等问题。 #### 2. 典型电路结构 **系统组成模块**: - **传感器接口**:三线制连接消除引线电阻影响[^2] - **信号调理**:MAX31865专用芯片实现恒流源激励、信号放大 - **模数转换**:集成24位Δ-Σ ADC - **控制器**:51单片机处理数据 - **显示单元**:LCD1602显示温度 **关键电路参数**: $$ R_{ref} = 100Ω \ (\text{匹配PT100基准值}) $$ $$ V_{exc} = 2.5V \ (\text{激励电压}) $$ $$ R_{filter} = 10kΩ, \ C_{filter} = 0.1μF \ (\text{低通滤波}) $$ #### 3. 实现步骤 1. **硬件连接** - PT100三线接法:红(激励+)、黑(激励-)、白(补偿线) - MAX31865与单片机:SCK、MISO、MOSI、CS引脚连接 - LCD1602数据总线:P0口直连 2. **软件流程** ```c void main() { init_MAX31865(); // 配置滤波器/转换模式 while(1) { read_rtd_reg(); // 读取RTD寄存器 calc_temperature(); // 计算温度值 lcd_display(); // 显示温度 } } ``` 3. **温度计算** 采用简化公式: $$ T = \frac{R_t - 100}{0.385} $$ 其中$R_t$为实测电阻值,非线性误差通过分段补偿修正[^1] #### 4. 校准方法 - **硬件校准**:调节参考电阻精度优于0.1% - **软件校准**:两点校准法,在0℃和100℃设置补偿值 - **数字滤波**:采用滑动平均滤波算法 #### 5. Proteus仿真要点 - 添加PT100元件模型并设置温度参数 - 配置MAX31865仿真模型参数 - 验证SPI通信时序 - 观察ADC转换结果与温度对应关系[^3]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