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档案只有一页的空间来写个人简述,写自己的优点写不满,但是要写缺点却能写出不知几页来。按照时间罗列大学经历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干枯无聊的社恐书呆子模样。大学将近结束,回看一下四年来的时光吧。
这个博客是大一上学期建立的。当时看到很多acm队的前辈都在博客上记录刷题或者课程作业,自己就建立了一个。还记得第一个博客是一个dfs问题。但是自己不聪明,一头钻进题海里也没搞出什么名堂,前前后后也许做了有几千道题,却还让已经抓住尾巴的铜牌溜走了。这种情感尤其在写投给导师的简历时格外强烈,想表示自己没有虚度时光,到头来在简历里只能用honorable mention来占位置。真是对不起之前的队友,这样菜还占了一个位置。
后来acm退役后逐渐写了一些课程设计和学习笔记这类的内容,除了应付期末和考研复试,我自己几乎也不看这些内容。
在大三参加了服务外包大赛。在此前我几乎没有写过业务类的代码,很感谢孙老师给了我参加比赛的机会。在项目中学习进步是很快的。虽然我还是不擅长社交,但是我至少有信心能和队友一起前进,在需要我的时候还可以当一个传话筒。比赛最终混了一个省三和一个国三。后者我是队长,但是未必领导得好。也许他们在其他队伍可以拿到更好的成绩。
总有人说对于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评价是多元的。例如在写对某个人评价时,总是要写某某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我似乎就被困在了一个看不见的墙里。虽然考上了研,找到了很强的导师,但是回头看也只是运气好而已。恰好读的起书,恰巧分数足够,恰巧有过一些奖,恰巧老师缺人,恰好面试的时候表现还好…任意一步都有很多比我优秀的人失败了。
看到这里,你是否感觉我很悲观?确实如此。但是我还想说,如果你也曾经迷失在这种悲伤当中,一定要听从自己的意志前进。悲剧内核的英雄主义给人以“自欺欺人”的力量,在短暂的生命中去追寻某种事物,正是人作为动物但高于动物本性的美。有人给自然节律投入人为的感情,煽情地说:盛开的花正因为凋谢才美丽。人也可以如此。因为死亡总会到来,悲情地向巨大的风车冲锋,也是一种独特的美丽了。
当然,肯定有很多人感觉我是小题大做的完美主义者吧。如果这篇文章能让你一乐,也算是另一种程度的意义了。
UPD
一定要好好选择自己的目标,让目标指引自己,万一哪天发现目标已经无法达成,就重新规划一下。如果有可能的话快乐一些也没什么不好。不要用自己过去的错误折磨自己。
环境对人也很重要。住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就容易暴躁,反之心情会舒畅一些,学习工作效率也会更好。
有机会也要积极争取。和感兴趣的、喜欢的人多说说话,尝试一些感兴趣的方向,遇到挫折不要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