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运算放大器

9.1 概述

单位增益频率:开环增益为1时的频率


9.2 共源共栅一级运放

  1. 单端输出cascode运放

    单极点系统:单位增益频率(=GBW)左边只有一个极点频率。
    放大器输出阻抗一般比较大,输出一般有主极点。
  2. 全差分cascode运放

    优点:没有镜像极点。
  3. C_LGBW得到跨导,再得到功耗。
    设计思路:得到电流。分配过驱动电压。尾电流源的电流最大,所以需要较大的过驱动电压。最后得到尺寸。
    验证设计:根据g_m=\frac{2I_D}{V_{OD}}计算出MOS管跨导。根据r_o=\frac{1}{\lambda I_D}计算出MOS管输出阻抗。然后计算出增益。如果不符合要求再修改尺寸。
    漏致势垒降低、栅长会影响VTH。
  4. cascode运放的限制:如果接成单位增益一级反相器,输出摆幅非常小。原因:偏置电压V_b固定,限制了V_{CM}
    解决:利用尾电流源的电压去生成偏置电压。
  5. 线性缩放/功耗缩放:功耗预算不同,但要所有参数specs(除了GBW)不变。
    用途:改变电路速度。
    做法:将所有MOS管的宽缩放,长不变。
  6. 折叠式共源共栅
    NMOS折叠结构:输入用PMOS,增加电流源。使输入不易受输出限制。
    PMOS折叠结构:输入用NMOS。
    全差分折叠cascode运放。

 9.3 两级运放

  1. 一种双端输出结构:

    优点:满足高增益的同时,可以把功耗做得不太大。
    缺点:
    1、由于有两个高增益节点,从而有两个较低的极点频率,带来稳定性问题。2、第二级的直流工作点的设置有一定难度。
  2. 共源共栅两级运放结构:

    优点:增益高、功耗不高、输出摆幅大。
    如果输出摆幅是V_{OD}~V_{DD}-|V{OD}|,那就是一个输出轨对轨(rail to rail)运放。

9.4 增益提高型运放

  1. 基本思想:在共源共栅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电流-电压负反馈进一步提高输出电阻。
    超级晶体管:G_{m1}\approx g_{m1}A_V\approx A_1g_{m2}r_{o1}r_{o2}
  2. 电路实现:

    缺点:由于V_X=V_{GS3}=V_{OD3}+V_{TH3},输出电压最小值损失了一个阈值电压。
    解决办法,
    1)M3管用PMOS实现,但是尾电流很大。
    2)用PMOS作输入管的折叠共源共栅级做辅助放大器。

    3)差动输入。圈圈内是主放大器。

    采用半边电路等效,输出阻抗≈主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辅助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4)实际的gain boosted运放:同时提高信号通路和负载器件的输出阻抗。
  3. 增益提高技术只能提高A_{V0},不影响GBW。
    辅助放大器影响整个电路的频率响应,如何设计?

 9.5 共模反馈

  1. 对于电流源负载的高增益差动电路,必须引入CMFB。否则M3、M4、M5的漏级电压是任意值,导致X、Y点输出电压不稳定。
    强制M3、M4的电流等于M5的一半(匹配):
  2. V_{out,CM}的检测方法:
    1)连续时间CMFB——电阻检测

    缺点:为了保证小信号增益不受影响,R1、R2必须远大于小信号输出阻抗。浪费面积。
    2)输出端添加源跟随器,再检测。

    缺点:M7、M8在饱和区,共模检测电路允许的差模范围限制了主放大器的差动输出摆幅。
    3)深线性区MOS(不靠谱)

    缺点:要求M7、M8在深线性区,限制了输出电压摆幅。
    4)开关电容(SC)CMFB。

9.6 扩展输入CM范围

constant gm+轨对轨


9.7 转换速率Slew Rate

定义:输入阶跃大,输出变化斜率不变,该常数称为压摆率。

  • 5
    点赞
  • 5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