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小学生都会的算法~~~

一、评价模型的种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层次分析法

2.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2.1.1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被老师称为小学生都会的算法~~~

它的算法原理很简单,所以在我们简历模型的时候最好是不要把他当作主要模型,最好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

虽说是小学生都会的算法,但在分析问题上还是需要我们大学生的脑细胞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层次分析法是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建立在层次结构图的基础上的,层次结构图又是由相对重要权值和相对优劣次序来排定的。

层次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信学习过数学建模的同学都知道,数学建模中对于某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常常要靠定量分析才能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也就是,用数据说话,定性分析总归有点笼统。因此,我们这里介绍的层次分析法也是需要定量分析的,所以,成对比较矩阵就问世了哈哈~~~
成对比较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2应用

应用实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的求解步骤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图。。也许也许有一点。。不大好看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是层次分析法的MATLAB求解源码:

disp('请输入判断矩阵A(n阶)');
A=input('A=');
[n,n]=size(A);
x=ones(n,100);
y=ones(n,100);
m=zeros(1,100);
m(1)=max(x(:,1));
y(:,1)=x(:,1);
x(:,2)=A*y(:,1);
m(2)=max(x(:,2));
y(:,2)=x(:,2)/m(2);
p=0.0001;i=2;k=abs(m(2)-m(1));
while  k>p
  i=i+1;
  x(:,i)=A*y(:,i-1);
  m(i)=max(x(:,i));
  y(:,i)=x(:,i)/m(i);
  k=abs(m(i)-m(i-1));
end
a=sum(y(:,i));
w=y(:,i)/a;
t=m(i);
disp(w);
         %以下是一致性检验
CI=(t-n)/(n-1);RI=[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CR=CI/RI(n);
if CR<0.10
    disp('此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disp('CI=');disp(CI);
    disp('CR=');disp(CR);
end

矩阵A=[1, 1/2, 4, 3, 3;
 2, 1,   7, 5, 5;
 1/4, 1/7, 1, 1/2, 1/3;
 1/3, 1/5, 2, 1, 1;
 1/3, 1/5, 3, 1, 1;]

关于层次分析法的知识学习和理解,我推荐小石老师的视频,讲得挺好的~

我分享一下小石老师数学建模的14讲视频的配套资料(含PPT、MATLAB程序源码),里面也有下载下来的14节的数学建模的学习视频,需要的同学自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ylw2HHT_Fi5QltcJA-yCA
提取码:2qy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2
    点赞
  • 3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算法10-12~10-14是关于归并排序的。 归并排序是一种基于分治思想的排序算法,它将待排序的序列分成两个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排序,然后将两个已排序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 算法10-12是归并排序的递归实现,它将待排序的序列不断地分成两个子序列,直到每个子序列只有一个元素,然后将这些子序列两两合并,直到最终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算法10-13是归并排序的非递归实现,它使用迭代的方式将待排序的序列分成若干个子序列,然后将相邻的子序列两两合并,直到最终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算法10-14是归并排序的优化实现,它使用插入排序来处理长度较小的子序列,以提高排序效率。具体来说,当子序列的长度小于等于一定阈值,使用插入排序来排序,否则使用归并排序来排序。 ### 回答2: 归并排序是一种基于分治思想的排序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待排序的序列不断分割成更小的子序列,直到每个子序列只有一个元素,然后将这些子序列逐一合并,直到整个序列有序。因此,归并排序分为两个主要过程,分别是分割过程和合并过程。 分割过程:归并排序首先将待排序的序列均分成两个子序列,然后递归地对子序列进行分割,直到每个子序列只有一个元素。 合并过程:将两个有序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的序列。此需要定义两个指针 i 和 j 分别指向两个子序列的起始位置,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元素的大小,将较小的元素放到结果数组中并将指针向后移动,直到有一个子序列的指针到达了序列的末尾,然后将另一个子序列中未处理的元素依次放入结果数组中。 归并排序的间复杂度为 O(N*logN),其中 N 为序列的长度。因此,归并排序是一种性能较好且稳定的排序算法,但由于其需要使用临数组来辅助排序,因此空间复杂度为 O(N)。 总之,归并排序是一种高效且稳定的排序算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序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多线程或并发编程来加速归并排序的执行过程,提高排序效率。 ### 回答3: 归并排序是一种常见的排序算法,采用了分治的思想,可以在最坏情况下也达到O(nlogn)的间复杂度。它将一个大问题拆分成小问题,然后逐个解决小问题。下面是归并排序的基本流程: 1. 将待排序的序列按照中间位置分为两个子序列,分别排序。 2. 合并两个有序的子序列,形成一个新的有序序列。 具体实现,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或迭代两种方式。下面以递归方式来说明归并排序的实现。 算法10-12:递归实现归并排序 1. 将序列按中间位置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 2. 对左右子序列分别递归调用归并排序。 3. 合并左右子序列。 算法10-13:合并两个有序序列 1. 定义一个新序列,长度为左右子序列之和。 2. 从两个子序列的头开始比较,将小的元素放入新序列中。 3. 将剩余的元素全部复制到新序列中。 算法10-14:归并排序间复杂度 1. 分解阶段:将序列分为两个子序列,间复杂度为O(logn)。 2. 合并阶段:合并两个有序序列,间复杂度为O(n)。 3. 总间复杂度为O(nlogn)。 归并排序虽然间复杂度较低,但空间复杂度为O(n),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存储临序列。但相比其他排序算法,归并排序具有稳定性,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排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是彦歆呀嘻嘻哈哈

你的鼓励将是我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