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位导航
提及北斗的功能,“定位导航”经常并提。但二者的概念其实并不相同。
定位是导航的基础,导航是定位的应用;定位是“告诉你在哪”,导航是“告诉你如何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去你想要去的地方”。
简单来说,导航需要定位后,再结合地图和算法来规划到达目的地的路线。
二、授时
北斗的定位导航功能,我们在生活中能够直接接触。但北斗远不止于此。例如,北斗的授时功能就是非常重要的“幕后英雄”。授时,就是给出准确的时间,对一些仪器设备来说就是进行时间的校准。
北斗如何提供授时?北斗卫星上一般搭载3到4台高精度(约0.3纳秒级)原子钟作为基准时间源。卫星播发的电文中含有轨道坐标和卫星时间,结合接收机的空间坐标,通过求解方程组,就能够实现授时功能。北斗的授时精度可达到10纳秒级,这一精度与GPS相当。
时间基准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障,如高铁、电网、股市、计算机网络通信、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建设等等,都需要时间同步。可以说,现代社会离开统一时间基准是不可想象的。
时间基准有多重要?以电网为例:一条100公里的500千伏输电线路,如果两端电压相量测量的时间基准差0.1毫秒,就可能产生27万千瓦的功率差异,相当于30多万户城镇三口之家的平均用电;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时,要求变电站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微秒,否则可能导致错误的故障原因分析结果。
三、短报文
短报文服务是国外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均不具备的,堪称北斗特色。
简单地说,GPS等系统对于用户来说,只能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但无法向卫星发信息。而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以类似于手机短信的形式,只要在服务范围,就能够将“短信”发到卫星上。
最初的北斗一号仅对短报文系统进行了验证,二号、三号则分别实现区域和全球短报文服务。顾名思义,所谓区域短报文,就是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而全球短报文服务则是向全球提供服务。
在手机短信都使用越来越少的今天,为什么北斗的短报文功能被如此看重?显然,短报文服务并不是面向城市普通用户上网聊天的。它主要面向普通移动通信信号不能覆盖的地区(如无人区、荒漠、海洋、极地等)或通信基站遭受破坏的情况(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在这些情况下,装有北斗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就可以通过短报文进行紧急通讯,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
渔业是北斗短报文应用的重要领域。在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海域,使用北斗系统短报文功能,渔民能够通过北斗终端向家人报平安,有力保障了渔民生命安全、国家海洋经济安全、海洋资源保护和海上主权维护。另外,林业巡防、应急救援等需要信息回传的领域,都是短报文应用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