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2数据响应式原理(2)搭建webpack认识一下Object.defineProperty

在1中我们讲到 Object.defineProperty() 是vue2实现数据响应的关键 那么我们就来好好的看看这个方法

方法字面意思是定义属性 而他是通过Object对象调用的 所以说 他是用来控制对象的某个属性的
比较官方的解释是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会直接在一个对象上定义一个新属性,或者修改一个对象的现有属性,并返回此对象

然后呢 我们就要开始写代码了 我们需要先创建一个webpack的项目环境
我们选择一个目录来放自己的项目 然后执行

npm init

然后 目录下就会出来一个package.json

然后 我们需要引入比较多的依赖 在终端执行

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html-webpack-plugin webpack-dev-server --save-dev

装好之后 目录就成了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src下文件夹
然后 在这个新的src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 叫 index.html
参考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id = "text"></div>
</body>
</html>

然后我们在src下创建一个文件叫output.js 参考代码如下

const output = () => {
    console.log("output成功执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innerHTML = "output成功执行";
}

export default output

然后在src下创建文件 index.js
参考代码如下

import output from "./outpu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output();
}

然后 我们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文件 webpack.config.js 参考代码如下

//通过node获取到当前文件的位置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导入刚引入的第三方插件html-webpack-plugin
const HtmlWebpackP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设置当前入口文件
    entry: './src/index.js',
    //出口配置
    output: {
      //打包的文件名
      filename: 'bundle.js',
      //生成的文件位置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ribution')
      //设置自动清理掉原本的打包文件
      //clean: true
    },
    mode: 'none',
    //webpack插件配置
    plugins: [
      //实例化html-webpack-plugin插件功能
      new HtmlWebpackPplugin({
        //html-webpack-plugin参数配置
        //指定打包HTML文件参照的模板HTML
        template: './src/index.html',
        //生成的html文件名称
        filename: 'app.html',
        //定义打包的js文件引入在新html的哪个标签里
        inject: 'head'
      })
    ],
    //设置webpack-dev-server监听属性
    devServer: {
      //设置webpack-dev-server监听路径
      static: './distribution'
    }
}

然后找到 package.json 下找到scripts

"build": "webpack-dev-server",
"webpack": "webpac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执行

npm run webpack

打一下包

然后执行

npm run build

项目就跑起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 我们往上翻
找到运行的端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 用浏览器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HTML进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 我们将output.js 编写代码如下

var obj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a',{
    value: 3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b',{
    value: 5
});

console.log(obj);
const output = () => {
    console.log("output成功执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innerHTML = obj.a+"    "+obj.b;
}

export default output

然后我们直接打开浏览器观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说 我们定义了一个变量 obj 他的初始值是一个空对象
然后通过defineProperty给他定义了两个键 a 值为 3 然后 b值为 5 我们界面也顺利的输出了如下内容

这就是Object.defineProperty给某个对象定义一个字段和值
这样我们大概就知道了 他的第一个参数 是 你要给那个对象加 第二个参数是你加的字段要叫什么 第三个 是一个对象 {value: 初始值}

这时候 大家就会想 我直接 obj.a = 3; obj.b = 5; 不比这看着方便多了吗?
没错
但Object.defineProperty可以设置一些隐藏的属性
例如 writable 控制对象该字段是否能够修改

Object.defineProperty(obj,'a',{
    value: 3,
    writable: false
});

此时 a 字段就成立一个不能修改的字段 他的值定义开始 将不再能被修改
我们将output.js代码更改如下

var obj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a',{
    value: 3,
    writable: true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b',{
    value: 5
});

obj.a = 5;
const output = () => {
    console.log("output成功执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innerHTML = obj.a+"    "+obj.b;
}

export default output

打开浏览器访问项目
可以看到 writable为true时 我们下面obj.a = 5;成功将a改成了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 我们将
Object.defineProperty(obj,‘a’,{
value: 3,
writable: true
});
的true改成 false
他就直接报错了 因为 这是个不能修改的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还有 enumerable 属性 我们将output.js代码更改如下

var obj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a',{
    value: 3,
    enumerable: true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b',{
    value: 5,
    enumerable: false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C',{
    value: 7,
    enumerable: false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d',{
    value: 8,
    enumerable: true
});

for(let key in obj){
    console.log(key);
}
const output = () => {
    console.log("output成功执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innerHTML = obj.a+"    "+obj.b;
}

export default output

可以看到 我们for去遍历对象中的键 但 只有 a 和 d参与了遍历
这也正好 a 和 d enumerable设为了tr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 下面我们就要看一个相对重点的东西了 Object.defineProperty的get和set

output.js代码更改如下

var obj = {
    a: 11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a',{
    get() {
        console.log("您正在试图访问 obj的a属性");
    }
});

const output =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innerHTML = obj.a;
}

export default output

运行项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 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给a字段设置的get是触发了 因为我们在innerHTML渲染dom节点时 获取了他的值 get用于监听有地方要获取他的值 就会触发

那么 举一反三 大家应该都猜到set的作用了
我们更改output.js代码更改如下

var obj = {
    a: 11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a',{
    get() {
        
    },
    set() {
        console.log("您正在试图改变 obj的a属性");
    }
});

obj.a = 12;

const output =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innerHTML = obj.a;
}

export default output

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我们去修改a的值时 这个set方法 他就触发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