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MCU(微控制器)的电源电路时,选择旁接大电容还是小电容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通常,电路设计中两者都需要使用,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1. 小电容(去耦电容)
- 典型值:0.01μF~0.1μF,常用陶瓷电容。
- 主要作用:
- 滤除高频噪声。
- 提供局部的快速充放电,抑制高频电磁干扰(EMI)。
- 放置在MCU的每个电源引脚附近(越近越好)。
- 关键点:
- 每个电源引脚一般旁接一个小电容。
- 电容的寄生电感较低,适合抑制高频噪声。
- 贴片陶瓷电容(如0603或0805封装)是最佳选择。
2. 大电容(储能电容)
- 典型值:1μF~100μF,常用电解电容或钽电容。
- 主要作用:
- 稳定电源电压,提供瞬态电流补偿。
- 滤除低频纹波。
- 关键点:
- 放置在电源轨的入口处,例如LDO或开关电源的输出端。
- 对于瞬态电流较大的MCU(如多核、带外设的MCU),可能需要更大的电容值。
设计建议
- 小电容应靠近MCU的电源引脚(距离<1cm),一般每个电源引脚都要布置。
- 大电容通常放置在电路的电源分配节点附近,确保给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电压。
- 如果可能,测量电源噪声并适当调整电容值。
综合选择
- 小电容用于去耦:靠近MCU,抑制高频干扰。
- 大电容用于储能:靠近电源主轨,稳定电压和低频补偿。
正确选择和布置电容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