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的关键技术
一、 密集组网(UDN)
- 超密集网络需要由大量的小基站构成,小基站是低功率的无线接入点, 工作在授权的步谱,覆盖范围一般为 10m~200m,相比之下,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可达数千 米。常见的小基站又可细分为家庭基站、微微基站、微基站等。
二、 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 技术)
- 传统的 MIMO 技术在 4G 网络中已广泛使用。由于 5G 移动通信系统对传输速率的要求 远高于现有的 4G 通信系统,传统的 MIMO 技术已不能满足 5G 系统的性能要求。
- Massive MIMO 技术在收发两端装备超大数目的天线,从而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块上,同时服务几十个用户。
三、 动态自组织网络(SON)
- 动态自组织网络用于满足 5G 两方面的性能要求: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下降低端到端时延,提高传输可靠性;
- 在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下延伸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在传统蜂窝网络架构下,终端必须通过基站和蜂窝网网关才能与目标端进行通信。在这种架构下,终端在获得数据传输服务前必须首先选择一个服务基站,与服务基站建立并保持连接。
- 在动态自组织网络中,任何接入网节点,都具备数据存储和转发功能
- 动态自组网中的每个节点,都具备无线信号收发能力,并且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上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进行无线通信,整个自组网呈网状结构。
- 在动态自组织网络中,任何节点间(终端与终端、终端与基站、基站与基站等)均通过无线通信,无须任何布线,并具有支持分布式网络的冗余机制和重新路由功能。任何新节点(如终端或基站)的添加,只需要简单的接上电源即可,节点可自动配置,并确定最佳多跳传输路径。
- 动态自组网有如下优点:
部署灵活,支持多跳,高可靠性,支持超高带宽
四、 软件定义网路(SDN)
- 核心思想是将传统网络设备的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分离,使用户能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对各种网络转发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置。承上对上层应用提供网络编程的接口,启下提供对实际物理网络网元的管理。
五、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 核心思想是将软件与硬件解耦,基于通用计算、存储、网络设备实现电信网络功能,提升管理和维护效率,增强系统灵活性。
- 传统的专用硬件网络及通信设备,将逐步虚拟化、软件化,部署更加灵活,管理和维护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