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sim仿真揭秘:夏天选车身颜色竟是个“伪命题”?

小编简介:浙江大学能源动力在读硕士①擅长制冷系统动态建模(Simulink移动边界法、AMEsim)和Matlab迭代求解系统稳态模型;②对设计制冷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建模颇有心得(曾发表论文于制冷学报)可接制冷/热泵仿真项目指导


生活问题

夏天一上车方向盘烫手、座椅煎蛋?

下图是在晴朗的35℃夏日暴晒一小时的车内温度上升曲线:

图片

可见车身的吸收率不同,造成其温度增长的速度不同!

吸收率为0.25的车身颜色的乘客舱最高温度为61℃,吸收率为0.9的车身颜色的的乘客舱最高温度为73℃,可见车身吸收率与车身颜色密切相关。

本文首先进行了汽车车身的传热学分析,然后进行了AMEsim车身建模探究车身颜色在夏天对乘客舱温度的影响

车身颜色传热学分析

目前汽车车身颜色的设计层出不穷,车身颜色不仅对美观有影响,而且会增大太阳辐射的吸热量,在夏季汽车内部就会更热,使得人员刚刚进入车内舒适性很差

图片

那么哪些车身颜色在夏天的舒适性更好呢?我搜集了不同车身颜色对应的吸收率,如下表

吸收率范围对应颜色特性说明
0.2~0.3白色、高反射银色吸收率最低,反射太阳辐射能力最强,能有效降低设备表面温度
0.3~0.4浅灰色、浅米色浅色系漆面,吸收率较低
0.4~0.5中灰色、浅蓝色中等吸收率,需权衡散热需求与外观设计偏好。
0.5~0.6深灰色、浅绿色吸收率显著升高,可能导致设备内部温度上升** **
0.6~0.7深蓝色、墨绿色深色系漆面,吸收率较高,需谨慎用于高功率密度设备。
0.7~0.8黑色、深棕色吸收率最高,太阳辐射热负荷最大** **

AMEsim建模

图片

在AMEsim建模乘客舱模型,根据以上收集到的吸收率,利用AMEsim的批处理功能来探究不同车身颜色对车身和客舱温度的影响

图片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车身颜色越深,辐射换热过程吸收热量越多,白色车身吸热量为492W,而黑色车身的吸热量为1843W;该过程吸热功率不断减小是由于车身表面温度逐渐上升,使得辐射换热温差减小造成辐射换热减弱

图片

为分析车身温度变化,我将车身分为前后车身,再把前后车身按照面积大小进行平均化求解出车身温度集总,通过上图可以得知:吸收率越高,颜色越深的车身,温度上升越快,白色车身表面最高温度为50℃,黑色车身表面最高温度为75℃


以下是在暴晒1小时后,汽车以40km/h驾驶1小时,空调出风温度为10℃,风量为420m3/h的温度变化情况

由于汽车表面不仅与车内发生着热传导,而且与车外环境空气发生对流换热,因此车身表面温度在3600秒迅速降到50℃以下,最终在7200秒稳定,白色车身表面为38℃,黑色车身表面为45℃

图片

车身的散热主要分为两部分:①从车身与车内的散热量,②与空气的对流散热量

图片

图片

当车身的温度到达稳定,车身的热量应该达到平衡,车身的散热量应该等于吸热量(太阳辐射换热)

让我意外的是:黑色和白色车身的温度到达稳定后,两者乘客舱温度几乎相同,白色车身的乘客舱温度为28℃,黑色车身温度稳定在29℃

图片

以上内容说明:当汽车保持驾驶状态,尽管深色的车身辐射吸热量大,但是随着吸热温度上升增加了车身与环境空气的对流传热量,使得表面温度下降,因此车身颜色对乘客舱温度影响不明显

结论

以上仿真结果表面:在暴晒1小时和不同车身吸收率的汽车以40km/h驾驶1小时两种工况下的乘客舱和车身温度变化情况:

(1)在夏天汽车暴晒在阳光下,车身颜色越深会造成辐射换热量越大,使得乘客舱和车表面温度越高:黑色(1000W/m2的太阳辐射强度下,黑色车身暴晒一小时表面75℃,白色表面50℃);

(2)当汽车处于驾驶状态,车身颜色对乘客舱温度影响减弱,这是由于增强了车身与空气对流换热强度,使得车身表面温度下降,进而减弱了对车内乘客舱温度的影响。

最终结论跟您预想的一样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