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熱力學(慎入)

個人近況

最近搞了期未考和三下鄉,讓大家久等了...

注意

        陳曦熱力學講義有點超了綱(在大學物理上,那怕是兩學期是一學年的兩學期大學物理課來說,但熱力學與統計力學來看,反而非常基礎,可能我高中物競自學的是新概念物理),建議先學了理論力學和電動力學、什至熱統也搞了,再回頭學第二學期的大學物理反而更好。

        在我看來,非常專業的大學物理挂了是好正常,咱們不是蘇聯,人均高智商的和配套的教學方法,蘇聯人是可以非常的形象、深入淺出的在黑板上寫服了學生!!!所以才有底氣把教材寫得非常簡明。美國人是非常了解青少年的心性和學習不易,把蘇聯的方法寫進了教材。我列了兩個國家來分析一下咱們的物理教材,定個標準吧!一個兩極化結果(教育成效)和多元化標準(比如蘇聯的極簡精短、美國的極易自學)來分析舒幼生的大學物理和新概念物理這兩套,舒幼生的大學物理挺基礎的,但非常需要老師,不足以自學的,也不像蘇聯的完整,只是一本必修的童子功反而比較合適,高一高二開始把這本教材加進高中物理作拓展內容非常合適,畢竟今年內地的廣東高考物理卷有這個的味道,雙減的味道是指用最短的時間學最多的內容,包括知識點和方法期望全廣東的高中物理老師可以看到這文章;新概念物理太蘇聯了,已經挺接近四大力學的內容了,值得參考,但難度超了美國大學物理200(耶魯大學大學物理公開課是這個難度),只能說是完美的參考書,可以自學,但題目不一定有頭緒,高一高二偷學一下附錄的數學,高三可以直接速刷一下。非常專業的大學物理挂了在我看來合理是因為如果課程安排不合理以及大學物理考卷並非基礎內容,這樣子的話把四大力學學了再學大學物理才比較合適。

參考:

陈曦<<热力学讲义>>http://ithatron.phys.tsinghua.edu.cn/downloads/thermodynamics.pdf

1 热力学平衡

迄今为止,我们讨论的都是如何详细描述每个粒子的运动。而当粒子数很多时,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奇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将面对的问题。

1.1 层展现象 

        物理开始于经验。物理学是可测量量的科学,它告诉人们哪些是可测量量、怎样测量这些量、这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利用想像 力和理性思辨,给出针对可测量量的描述。在物理学中人们经常发现在忽视很多细节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被研究对象的某些行为做出不错的描述。这大 大简化了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为我们研究这个世界带来了方便。因此 我们可以对自然界分层次地研究,如微观和宏观,低能和高能等等。

        例如,在考虑行星围绕恒星的运动时,很多时候只需将行星和恒星看作质点,无需考虑更多的细节。在热力学中,很多粒子由于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或约束边 界的存在而构成一个体系。一个体系在宏观的意义上有明确的边界。在宏观 尺度上发生的事件可看作体系与体系间的相互作用,而不必过多地关心内部细节(这不等于说细节不重要,我们将引入诸如热、熵这样一些概念来体现 这种细节,只不过我们不再具体关心每个自由度,而是集总地考虑)。

        以这样的方式看待世界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人们缺乏考虑很多细节的能力, 在某个尺度上只能关心那些我们还能说些什么的行为并留下很多不确定性; 其二,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尺度上才会有所谓的层展(emergent)现象,这种现象必须在一定的尺度上才能表现出来。 不同的学科研究的是不同尺度上的问题。到十九世纪末期科学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上。二十世纪开始,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更微观的尺度上。开始的时候,微观上的研究主要是在Å的尺度上,如原子、分子。这些研究很快导致了量子力学的发展。紧接着人们开始关注原子核内部的结构,尺度 在10−15 m上,并发现了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以及大量的基本粒子,发展了量子场论。人们期望还能够在更小的尺度上发展新的物理模型来描述自然。不同尺度上的物理原理(模型)相互联结,例如原子核的性质可以在中子和质子,甚至夸克的层次上解释。 每个层次的有效理论描述的是这一层次上的现象,是这个层次上可测量量之间的关系。

        层次决定了测量的性质。层次间有耦合,一个层次上的规律可以由更深入的层次的物理给出,称为解释。但这个层次上的规律也可以自成体系。这些新的规律构成了有效理论的基本假设。我们会看到热力学描述的是宏观尺度上的层展现象,即宏观尺度上的新现象,正如P. W. Anderson所说 的“More is different”。

        所谓新的规律,更准确地讲应该是新的可测量量的规律,而规律本身是可以从更深入的层次的物理得到。热力学应该关心的 就是这些由大量粒子导致的新现象,这些新现象在微观上不存在,例如平衡态、熵等。我们仅需要去关心那些宏观上的层展现象。

        热力学是宏观理论,它唯象地描述多粒子系统的宏观行为。宏观是以人的尺 度为依据。由于绝大部分微观自由度没有被充分照顾到,热力学只能描述系统的一小部分宏观行为。同时这些行为都是上面提到的层展现象,这些现象只出现在宏观层次上,不存在于单个的组成粒子中。热力学作为层展现象的 一种有效理论出现,描述的是宏观层次上的层展现象,并且不依赖于具体的微观动力学(经典还是量子)。正如牛顿力学的基本问题是在相互作用下粒子的运动,热力学讨论的是宏观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宏观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并熟悉这样一个现象,即相互作用后经过一段时间,系统会达到一 个稳定的状态,不再随时间变化,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不可逆的。这个稳定的 态不依赖于历史,只与几个状态量有关,宏观上有时间反演不变性。例如, 两个温度不同的系统,接触一段时间后会达到稳定。两系统热接触的程度可以不同,但这只会改变达到稳定的时间,不会改变最终的状态。我们把这个稳定的态称为平衡态。

        平衡态是一个宏观系统的理想化状态。处于平衡态的体系,它的各种宏观性质,如压强、比热、热膨胀系数等,在测量时间范围内没有可观察的变化。宏观性质发生变化的特征时间称为弛豫时间。如果弛豫时间远长于我们所关心的时间尺度,则认为系统处于平衡态。

        平衡态没有流。一个有流的系统,如通电的导线,破坏时间反演不变性,是稳态,但不 是平衡态。平衡态的存在和不可逆性就是宏观上的层展现象。 作为一个唯象有效理论体系的平衡态热力学(以下简称热力学)关心的是这个最终的平衡态是什么。

        最常见到的一类现象是当两个分别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接触后它们会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共同的平衡态。如果我们主要讨论平衡热力学,那么怎样达到新的平衡态不是我们准备关心的事情,我们只关心对新的平衡态能说些什么,预言这个新的平衡态就是平衡热力学的基本问题。为此,热力学发展了一个一般的理论框架,熵是其核心,熵给出了基本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这个框架不包括一个具体系统的性质。一个具体系统 的性质(如熵的大小、物态方程等)需要从实验得到。这个框架也不包括如何达到平衡的具体过程,这个过程由非平衡热力学研究。这个框架告诉我 们的是如果已知参与相互作用的系统的宏观性质(这往往需要通过实验来 确定),并且知道接触的方式,那么相互作用后的平衡态将会是怎样。这些体系在相互作用前都是孤立地处于平衡态。相互作用使参与作用的体系达到新的平衡态。

        热力学告诉我们,新的平衡态是什么,而不管怎样达到平衡态。正如 Martin Goldstein 和 Inge F. Goldstein 在 "The Refrigerator and the Universe" 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Thermodynamics has something to say about everything but does not tell us everything about anything"。 作为热力学基本问题的一个例子,我们考虑两个宏观系统。可以观察到,一般地两个系统接触后将通过热的形式进行的能量交换,最终达到平衡。再设想有一个比较小的宏观体系,例如水银柱,其高度依赖于热力学状态。

        这个系统比较小,与前两个系统接触时不会影响它们的状态。现在将这个小的系统与前两个系统分别接触,达到热平衡。我们会看到两次接触使得水银柱都 达到同样的高度。如果换一个小的体系,仍然有同样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现象。

        第二个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论两个系统通过什么方式接触, 热平衡后水银柱的高度都一样,即不依赖于过程。

        第三个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果水银柱与两个不接触的系统分别接触后都达到同样的高度,那么将两个系统接触后发现它们已经达到了平衡。

        两个处于热平衡的系统可以非常不同,但是似乎平衡后有某种东西一定相同。这些观察启示我们存在一个热平衡的条件,将其称为温度。热平衡时温度相同。历史上热力学基本问题最早 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温度,而不是熵。

        上面的现象也意味着存在温度这样一个宏观可测量。 历史上,热力学曾以温度为核心。温度非常接近人的经验,而之后引入的熵与人的直觉相去甚远。

        热力学以温度为核心概念,用温度来解决基本问题。 它的缺陷是其深层次的逻辑体系不清晰,熵的中心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将以熵为基础学习热力学。

        我们会看到,温度是通过对熵取一次微分得到的量。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温度作为基本概念的传统热力学的结构不清晰: 熵更为基本而温度只是导出量。

        更广泛地,热力学是热物理(Thermal Physics)的一部分。

        热物理的另一主要部分是统计力学。

        统计力学是微观和宏观的桥梁,考虑了各种微观自由度,是热力学的微观基础。另外,统计力学还给出了计算一个具体体系性质(如比热、热膨胀系数等)的方法,这些性质由热力学本身并不能给出。

        在我们的统计力学中,我们主要关心如何从Å的尺度上的物理(微观物理) 过渡到宏观尺度的物理。表面上看微观与宏观尺度上的物理完全没有关联。

        微观上的规律总是量子化的、几率性的,只需要几条基本的原理。但是宏观上的规律总是连续的、决定性的和多样的。微观上的规律总是对时间反演不变的,但宏观上我们每天都在看到的是不可逆过程

        很多宏观上的量,如温度、电阻,以及很多现象,如相和相变,在微观上都没有对应物。那么微观 物理和宏观物理是否有联系,应如何联系呢?

        为此目的发展了统计力学。统计力学早期的重要工作是Maxwell和Boltzmann的分子运动论,认为气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之间不断地发生碰撞。之后Boltzmann引入了几率的概念,在微观上解释了

        是热力学的基本函数,也是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的桥梁。与此同时,Gibbs发展了完整的统计力学的理论体系。即使在原子物理已经被完全确立之后,统计力学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原因是 微观现象远离我们的日常经验。我们在宏观尺度上观察的现象都包含了大量的粒子,大量微观粒子的集体行为和微观粒子自己的性质没有任何的共同点。即使理论上讲可以计算每个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得到宏观的性质,但是实际上往往不可能。

        但最为惊奇的是宏观上各种各样的性质,确实可以由微观一个简单的Schrödinger方程和库仑定律所决定。到目前,看上去所有的宏观尺度的科学都可以建立在原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