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气科学和环境工程领域,获取具有代表性的风测量数据对于准确模拟污染物扩散、进行空气质量预测以及开展风能资源评估至关重要。然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风测量的代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将详细探讨影响风测量代表性的三大关键因素:大气稳定度、天气形势和局地地形。
大气稳定度的影响
大气稳定度是描述大气垂直混合能力的重要参数,对风的测量代表性有显著影响。根据Phelps(2014)的研究,在不同稳定度条件下,风测量的代表性呈现出明显差异:
- 稳定大气条件:在中度稳定(F类)或极度稳定(G类)的大气条件下,风测量的代表性显著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稳定大气抑制了湍流混合,使得局地地形引起的流动特征(如山谷风、坡面风等)变得更加明显。研究中发现,稳定条件下的风向差异可达10-20度,不同测站之间风向一致性最差。
- 中性和不稳定大气条件:相比之下,在中性(D类)或不稳定(A、B、C类)条件下,垂直湍流混合较强,高空动量更容易向下传输,使得近地面风场更加均匀,代表性显著提高。这种情况下,局地地形对风场的影响被大气湍流混合所抵消。
- 昼夜变化:大气稳定度具有明显的昼夜循环特征,因此风测量的代表性也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夜间形成的稳定大气边界层条件下,局地地形引起的流动特征更加明显,代表性降低;而白天对流边界层条件下,代表性显著提高。
天气形势(天气系统)的影响
天气形势,特别是高空风(天气系统)的强度和方向,同样对风测量的代表性产生重要影响: - 高空风强度:当高空风较强(>10m/s)时,强烈的机械湍流混合会将动量向下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