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R 2024 | LLM Agent领域第一高分论文,全网点赞数量Top 1

在探索大规模语言模型(LLMs)的应用上,自主智能体展现了巨大的潜力,能够增强和模拟人类工作流程。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角色扮演形式驱动 LLMs,通过多轮对话解决问题。然而,在面对更为复杂的任务时,简单地连接多个 LLM 可能导致解决问题的不可控性,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人类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各种领域的标准操作流程(SOPs),这些 SOPs 在任务分解和角色协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受此启发,DeepWisdom 团队在 2023 年 6 月开源了 MetaGPT 框架,火爆全网,并联合 KAUST AI 中心、厦门大学、CUHK(SZ)、南京大学、UPenn 以及 UCB 等众多高校机构的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为多智能体协作锚定了有效范式。

MetaGPT 创新性地将 SOPs 编码为智能体的设计规范和协议,进而实现了人类领域知识的自动嵌入。这一工作为更好地理解和模拟人类工作流程提供了新的途径,为自主智能体在各种任务中的表现和适应性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cafa0edaa178ddd4fbd7f5ecb83f9ab4.png

▲ MetaGPT与真实世界人类团队之间的软件开发SOPs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在代码补全任务上对 MetaGPT 的效果进行了测试。在公开数据集 HumanEval 和 MBPP上,MetaGPT 分别取得了 85.9% 和 87.7% 的新的最先进水平(SoTA)。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 70 个典型软件开发任务的数据集 SoftwareDev,并将 MetaGPT 的表现与其他 Agent 框架的开源工作 [1][2][3][4] 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etaGPT 在任务完成率和生成的代码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表明 MetaGPT 在软件开发领域具有出色的性能。

67bef903a06e77598723f8f3cf01e2e5.png

论文题目:

MetaGPT: Meta Programming for A 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Framework

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abs/2308.00352

代码链接:

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

ee56393a4d28c53e4ef49d7c987e8aac.png

动机

随着 LLM 能力的不断提升,基于 LLM 的智能体来解决各种任务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兴趣日益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采用多个智能体协作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现有研究 [3][4][5] 主要集中在通过角色扮演机制和通信拓扑设定来增强任务理解和推理决策能力。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些方法仍然依赖于直接的对话形式,缺乏对智能体行为的标准规范和约束。

近期的一些工作也指出,基于对话形式的多智能体系统可能面临信息不一致、歧义以及可能的无效重复和无限循环等问题 [5][6]。

相较之下,人类工作流程中的标准操作流程(SOPs)不仅明确定义了参与角色的分工和拓扑结构,还建立了角色产出结果的标准规范。研究表明,明确定义的 SOPs 可以提高任务执行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确保最终结果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为解决多智能体协作中的挑战,作者设计了基于 LLM 的智能体元编程框架 MetaGPT。

MetaGPT 要求智能体以专家形式参与协作,并按要求生成结构化的输出,例如高质量的需求文档、架构设计图和流程图等。结构化的输出对于单个智能体即是更高层次的思维链(Chain-of-Thought),对于下游角色则是语义清晰、目标明确的上下文(Context)。

b7f57e90f19c4a065785634344560cb2.png

方法

在 MetaGPT 的框架中,作者将 SOPs 的概念对齐至角色专业化、通信协议设计以及迭代式的可执行反馈设计。

2.1 角色专业化

通过明确定义的角色分工,复杂的工作得以分解为更小、更具体的任务。如下图所示,不同专业的角色,初始化为不同的目标和约束,以及不同的专业技能。如产品经理角色可以使用网络搜索工具,而工程师角色可以执行代码。与此同时,每个角色都默认遵循 ReAct 的行为模式。

4ceb1402ac8a5a0339ebb88abd0d5e49.png

▲ MetaGPT 软件开发流程示意图,表明定义明确的SOPs可以带来较好的效果

角色专业化使得每个智能体能够专注于其领域内的具体任务,从而提升了 LLMs 的输出质量。对于软件开发而言,通过角色的流转,这种分工更巧妙地完成了从自然语言到编程语言的对齐。论文中的角色消融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一部分的效果。

2.2 通信协议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自然语言虽然具备语义的丰富性,但由于其非结构化的特性,在消息传递过程中常常会导致信息的歪曲甚至重要内容的丢失。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约束智能体以结构化的输出(包括文档和图表)参与协作,来提高信息的清晰度和完整性。为验证这一设计,作者设计了多种软件开发任务,通过生成代码的可执行性以及生产力指标强调结构化输出在协作中的关键性。

69ba82bbe221d61c4d2946dc76e68ad5.png

▲ 通信协议示意图(左)和可迭代的执行反馈流程(右)

在多智能体协作过程中,为提高通信效率,MetaGPT 引入了基于消息共享的发布-订阅机制(Publish-Subscribe Mechanism)。

如上图所示,共享消息池允许直接交换消息,任何智能体都可以透明地访问来自其他智能体的消息,无需询问并等待响应。订阅机制使智能体更倾向于接收与自我任务相关的信息,避免分心于不相关的细节。同时,每个智能体可直接从共享消息池中检索所需信息,形成自我记忆。

2.3 可执行反馈

智能体根据环境反馈进行自我优化和主动更新,是智能体具备自主意识的表现。在软件开发任务上,MetaGPT 为工程师的智能体设计了可执行反馈机制,以进行代码质量自动优化。具体而言,工程师编写并执行相应的单元测试用例,通过观察到的执行结果,递归地进行决策和自我提示,实现自动 debug。这种设计-测试-反馈的迭代过程持续进行,直到单元测试通过或达到最大重试次数。

2822bc3076bedba61bbdaa46ac4e9bd0.png

实验

3.1 实验设置

在代码生成能力上,作者采用了两个公开基准数据集:HumanEval 和 MBPP,并报告 Pass@1 指标。另外,他们还收集了涵盖 70 个典型软件开发任务(如迷你游戏、数据可视化、图像处理等)的数据集 SoftwareDev,并进行了多个智能体开源框架的对比,对多个软件开发任务的可执行性和生产效率上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定性说明。

3.2 实验结果

如下图所示,MetaGPT 在 HumanEval 和 MBPP 基准测试中均优于之前的方法,分别达到了 85.9% 和 87.7%。相比于 GPT-4 的结果,MetaGPT 在 HumanEval 数据集上相对提升了 28.2%,而加入可执行反馈机制分别在 HumanEval 和 MBPP 上提升了 4.2% 和 5.4%。

e84a290b67c3e051948739da660d6f55.png

▲ 不同方法在HumanEval和MBPP数据集上的Pass@1指标

在具有挑战性的 SoftwareDev 数据集上,MetaGPT 在可执行性上的得分为 3.75,非常接近 4,而所需的运行时间较短(503 秒);生成的代码行数相对基线框架增加了 2.24 倍,而单位代码行数所消耗的 token 数下降了 50%。这些结果突显了多智能体协作过程中 SOPs 带来的效率提升。

c9d9444358f82d5548d05daf0056abc1.png

▲ MetaGPT在SoftwareDev上运行结果展示

MetaGPT 在软件开发任务中的高可执行性和相对较短的运行时间表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和效率。更多实验设置细节可参考论文,代码细节将持续更新 github。

367e889a67588599c906ef778345baa0.png

▲ 在SoftwareDev数据集上的统计分析

聚焦在软件开发领域,作者提供了不同智能体框架能力的定性对比。由图可见,MetaGPT 不仅具备多种模态的文件生成能力,也是目前众多框架中唯一完整覆盖了真实世界中软件开发过程的开源框架。

5610e422cdc1a42010e2a11570256b09.png

▲ 不同框架能力的定性分析

0b716ed8eae6cc2b2ee8fb4262272a40.png

总结与展望

MetaGPT 是一个新颖的多智能体框架,结合元编程思想,嵌入 SOPs 来增强大规模语言模型(LLMs)在多智能体协作上的能力。通过角色专业化,工作流管理和灵活的消息机制,使其成为通用性和可移植性高的多智能体框架。

结合迭代式的反馈机制,MetaGPT 在多个基准测试上取得了最先进的性能。结合人类社会实践的 SOPs,启发了未来对于多智能体社会的研究和探索,也可视为对基于 LLM 的多智能体框架进行调节的早期尝试。

outside_default.png

参考文献

outside_default.png

[1 ]Torantulino et al."Auto-gpt. 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2023.

[2] Harrison Chase."LangChain. https://github.com/hwchase17/langchain".2022.

[3] Weize Chen,et al."Agentverse: Facilitating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and exploring emergent behaviors in agents".2023.

[4] Chen Qian,et al."Communicative agents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2023.

[5] Guohao Li,et al."Camel: Communicative agents for” mind” exploration of large scale language model society".2023.

[6] Yashar Talebirad,et al."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intelligent llm agents".2023.

欢迎大家加入DLer-计算机视觉技术交流群!

大家好,群里会第一时间发布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前沿论文解读和交流分享,主要方向有:图像分类、Transformer、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点云与语义分割、GAN、超分辨率、人脸检测与识别、动作行为与时空运动、模型压缩和量化剪枝、迁移学习、人体姿态估计等内容。

进群请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如图像分类+上交+小明)

39b97aa46a1ef206ba2e5f296b9fcd87.jpeg

👆 长按识别,邀请您进群!

685814857e5751b8c2224e797ab627fa.gif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智慧校园2.0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它面对着外部环境变化和内生动力的双重影响。国家战略要求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智慧校园2.0强调以服务至上的办学理念,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创新,并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智慧校园建设的解决之道是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信息化生态系统,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柔性灵活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基础服务能力。这种生态系统支持快速迭代的开发和持续运营交付能力,同时注重用户体验,推动服务创新和管理变革。智慧校园的核心思想是“大平台+微应用+开放生态”,通过解耦、重构和统一运维监控,实现服务复用和深度融合,促进业务的快速迭代和自我演化。 智慧校园的总体框架包括多端协同,即“端”,它强调以人为中心,面感知和捕获行为数据。这涉及到智能感知设备、超级APP、校园融合门户等,实现一“码”或“脸”通行,提供线上线下服务端的无缝连接。此外,中台战略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包括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它们支持教育资源域、教学服务域等多个领域,实现业务的深度融合和数据的面治理。 在技术层面,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分期进行,逐步解耦应用,优先发展轻量级应用,并逐步覆盖更多业务场景。技术升级路径包括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校园设施智联化等,利用IoT/5G等技术实现设备的泛在互联,并通过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建设智联网。这将有助于实现线上线下一网通办,提升校园安和学习生活体验,同时支持人才培养改革和后勤管理的精细化。 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对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的面革新。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信息化生态系统,智慧校园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服务,推动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