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阶段性复盘分享

第一篇 怎样掌握一门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的灵感;波利亚)
大致想法:只要强有力的chunk形成,强有力的neural network存在,那么无论理解得快还是慢都不要紧
要素
1:学习的内容、资源足够有逻辑 配套的体系够全面够系统 优质 够好 和学习目标相匹配 一致
(具体例子:比如学习目标是理解基本概念,学习内容有很有逻辑的课程资料、视频、书籍,或者讲课够好的老师
比如学习目标是基本应用,学习内容有覆盖得足够全面的习题,可能难度不高但是覆盖内容全面
比如学习目标是压轴题难度,学习内容有压轴题难度甚至更高
最好的就是比如上述几个过程步骤涉及的东西都被整合在了一起

2:拉长战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可能是每半小时休息10min,可能是每个月有几天假期,要有足够的睡眠,让大脑在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都有切换,便于灵感的积累,应对攻克难题。

3:或者是自己会建立“工作文档”“学习进程”,便于认识清楚自己的学习路线和掌握的技能点,在攻克难题的周期里,如果已掌握的知识不能被灵感调用,那么可以按照自己的技能点目录,一个个去试着“碰”难题,打游击战,说不定哪天就能攻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看书 整理很多书籍 和曼陀罗图
知识整理-> 做题-> 知识整理-> 做难题、考试

4:学习题目过程的这个过程很像学习“穿衣服”,抓住关键就无所谓顾及全盘(但是经过练习实际上却能做到顾及全盘和达到细节实现,却不用过分在意细节的“记忆”);然而“学习题目过程这个事”却也不是最重要的
“书读厚了”再读薄也跟这个“穿衣服”很像
需要总结一本笔记本 就是记录各种穿衣服的动作(数学很需要 二级结论其实就是穿衣服的口诀,各种动作的口诀 组成一套连招)

5:时常把难题进行归类(进行一次20小时的review)
打开文档,平时的难题都放进同一个类型。

6:2,3,5这三项其实都和波利亚的《怎样解题》非常相关。时常周期性地接触新题,用前面几条经验实践后的知识积累去打boss。翻看我以往关于打游戏悟出来的解难题和做项目应对方式的想法,我发现有一个比喻叫“桩子”/ 大boss,这个比喻很好,就是帮助我们形成chunk(neural network)的好方法,也是十分关键的点。

7梳理习题和知识点,用斯科特杨的笔记流 梳理出干货 写个干货笔记本 思维导图 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练习(进行一次20小时的review)

8学新课的时候 先建立小的chunk(quizzes,webassign,recitation,exercise),再建立大chunk(homework),再建立更大的chunk(final review,project),这样子一共会复习三次

9提纲就是制作目录 方便后期chunk的灵活运用(interleaving)时不时整理提纲并不是为了记住 而是为了灵活运用

10解难题之前可以“热个身” 把所有做出来 或者没做出来但是理解了做过解析 复习过的题目 都快速地做一遍或者过一遍思路 (也许是用上一天的时间) 不断地形成更多的块 浓缩
自己制作出块 去贩卖 这个就是“干货” 自己卖一个系统知识 没人可以掌握独属于你的块
然后做出难题

11总结:找一个最快帮助通读并学会解决基本问题的tutorial快速过一遍课程(例如udemy)这样就是先让知识入股(沉淀)
然后进入刷题阶段巩固chunk和拓展还有深度,解题和熟练
用尽可能少的题目训练掌握尽可能深的知识(知识点都学全了,更多是具体的应用和一些技巧,还有一些难题对于技巧组合和思想的要求,理科的思考是可以用线性级知识解决指数级问题的,多培养训练,多加入难题)
适当加入一些难题,每个章节
解题复习的过程中,其它课程作为体系补充和复习(正好作为体系补充,有更多理解,补充一些之前不到位的地方,然后也是重新听课,有更深体会,融会贯通)

12 一做难题 二考试
结合 无敌讲义制作 还有 文档

最后,经过足够的学习,最后会把知识整合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整体,也更接近整体性学习的思想,做到掌握全局。

再此刻,类似那个“穿衣服”无需记住每一个动作细节但是我们也会穿衣服 这个比喻,如果我们真的把一门课程掌握得很会了,比如“数据结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 “我学会了数据结构这门课程”。(但是其实说的这个“会”,是会了很多很多数据结构的知识和应用,但是这个会是真的会,会各种原理和细节实现,也会做各种题,但是最后就简简单单的来一句“我挺会数据结构的”;就类似于“我会穿衣服”)

第二篇 scott young启发
1先pretest自己一遍 problem set
所有题目一定要自己尝试做 建立好笔记 写好问题 之后回来填

2看lecture,中途用Feynman technique进行一个复习
结束了用end of lecture summary进行一种提纲式大复习

3然后就可以开始做problem set 标记薄弱的题目

4整理好薄弱的题目 所有题目做完后 进行一次整理和复习

5进行测试

第三篇 straight A

1 难题可以丢给chegg
2 Feynman technique要结合textbook
3 记笔记着重sample
4后续整理笔记 要做mega problem sets
5 用active recall 和 spaced repitition
还要主动提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四篇 王俊
1复习能节省1/4的时间,对应一门课,240小时,可以节省60小时,做好复习只要180小时就可以掌握一门课(scott young的东西还可以,大概Feynman夹杂听课,听课后及时总结,做完problem set也是一次复习,之后整理problem set的题目再来几次复习)费曼技巧和课后复盘提纲就是两次复习,当天的复习这样就解决完了。做题目就是隔了大概一两天后的一个复习,pretest看题是一种预习。整理薄弱题更是有效高效的复习(不浪费时间给熟练的东西,打蛇打七寸)这样就是隔了四天的复习。之后就考试,考试前搞个mega-problem,就是隔了7天的复习(一共花了半个月学一个东西,复习了大概4次)。第五次复习就是游刃有余,攻克难题,每次复习都要简略复习前面的东西,大概就是用一次波利亚。不建议八阵图了,如果不必要的话,因为比较熟练的东西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没有效率。

2第五次复习就是第二个chunk(分成两个chunk的原因就是,一次看完所有是非常艰难的),重新来一遍Scott young的动作,对难题进行一个pretest,不会的话就做之前的题目,mega problem,每次来一遍Feynman,做完十道题来一次复盘。之后回来攻克难题。

3最后第六遍就是把解题路径演戏演一遍 然后非常顺畅
拍摄录像 进行教程上传

4第七遍是讲课 整个课程学完就出一个教程进行讲课tutorial

我的想法
1以后如何对待学校的lecture?(无法暂停 无法重看)
记不下的东西直接拍照,或者问教授要ppt,lecture notes,至少课上记下问题,然后去textbook里面找,或者网上找别的教授的ppt或者lecture notes。 之后用Feynman technique把那些问题解释清楚。然后整个OK了再写一份复盘提纲。

2之后每周的due就可以直接应对了。每次due出来都要先建立一个文档,然后把pretest这个工作给做好。这样既能预防自己拖延,还能先看问题,先面对敌人或者挫折,情绪就会有所波动,接下来学习不仅会更有准备,也会更有紧迫感更有目的性。动作更快更有行动力。
难题丢给chegg或者同学讨论,或者去office hour

3建立好薄弱题目合集。笔记要集成sample 和problem set
再做一遍。正常的第三遍学习就是做作业,那么第四遍学习就是每周的抽出一天,攻克一下习题浏览一下笔记再来一下费曼技巧和浓缩复盘。

4第五遍复习就很残暴了,以题攻题
突破难题 每个月可能有那么一次
也许有的时间多 下一次做problem set之前过一遍上次的(就是隔了大概四天到一周了 抽一天早上进行4 ; 做题前来个7:攻克难题) 考前来个15

5第六遍学习就是造福众生 分享tutorial 而且此刻

6第七遍学习就是装批 上传学习挑战视频(也是考前准备 所有题目都过一遍 所有笔记都过一遍)

7 复习:费曼;课后
1: 做problem set 2: 挑薄弱题复习 4: 攻克难题 7: 攻克难题
15: 分享tutorial 30: 考前复习
一共复习了七八遍左右 每次攻克难题还会有一次原题原笔记复习 分享tutorial和考前复习也有原材料复习 分享tutorial也有原材料复习 不用担心原材料 原材料一定会经历至少4遍复习 之后的就是花样复习 进攻万花筒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