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
weixin_47727169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万元征集帛书版《老子》八十一章视频讲解
现正举办一场关于帛书版《老子laozi.wang》的深度解读有奖征集活动,最高奖金达10000元。活动要求参与者以帛书《老子laozi.wang》为原文,对八十一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每章的讲解费用不低于100元。讲解需条理清晰,人声清楚,含义准确,能够深入挖掘《老子》中的智慧,并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无论你是资深学者还是普通爱好者,只要你对《老子》有着独到的见解,都欢迎你加入这场关于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探讨之旅!万元大奖征集帛书版《老子》八十一章深度讲解,每章讲解价值不低于百元!原创 2024-11-21 22:03:40 · 243 阅读 · 0 评论 -
李耳著《老子》与董仲舒著《道德经》有何区别?
话说在古代啊,儒学和其他思想流派本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可到了帝王们手里,就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发现,确实为研究《道德经》提供了更为接近原始的版本,其内容与传世本存在诸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文字和篇章结构上,更在于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的深度。:帛书版《老子》的发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接近原始的《道德经》,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道家哲学在早期可能具有的不同面貌和深层意蕴。它不仅为研究《道德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重新审视和评估传世本的价值和地位提供了新的视角。原创 2024-11-12 20:38:06 · 593 阅读 · 0 评论 -
燕南赵北把金散中的“把金散”与“把金扇”有什么联系?
虽然这个词组本身并不直接出自刘伯温的预言,但如果我们将其拆解来看,“把金”可以理解为持有或展示宝贵的金色物品,而“扇”则常常与智慧、策略或权力的象征相关联。而在“把金扇”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象征性的行为,即通过持有或展示宝贵的扇子来传达某种重要的信息或展示某种力量。需要注意的是,“把金扇”并不是刘伯温预言中的原文表述,而是我们根据“把金散”的寓意进行的一种类比和延伸。刘伯温的“燕南赵北把金散”中的“把金散”与“把金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都与传播、散布或展示某种宝贵的东西有关。原创 2024-11-12 16:06:27 · 529 阅读 · 0 评论 -
万元重金征集对《把金扇》上《老子》版本的解读
把金扇》是一把独特的扇子,上面刻有《老子》全书的内容及其深刻解读。这把扇子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蕴含古老智慧的文化瑰宝。通过重新编排和标点符号的添加,《把金扇》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使得《老子》这部经典著作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亲近。原创 2024-11-12 09:51:32 · 448 阅读 · 0 评论 -
俗人只知《老子》该书,却不知李耳其人,可悲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其智慧跨越千年,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老子》的智慧中时,是否还记得那位写下这些箴言的智者——李耳?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深邃而广阔,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发展,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如今,我们却常常只知书而不知人,将李耳的智慧与他的名字割裂开来。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回望过去,铭记那些为我们指引方向的光辉名字?在2024年,人们只记得《老子》,却忘了它的作者李耳,这难道不令人唏嘘吗?原创 2024-11-02 12:19:33 · 173 阅读 · 0 评论 -
《老子》替代李耳,而《论语》没有替代孔丘?用心险恶啊
老子》一书,因其深刻阐述了道家哲学思想,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即李耳所著,但人们更习惯于以书名来代表这一哲学体系,故用《老子》命名,既体现了书籍的核心内容,又便于传承与记忆。而《论语》则不同,它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内容涵盖了政治、伦理、哲学等多个方面,直接以“论语”命名,更能体现其语录体的特色与内容的广泛性。此外,这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作者与作品关系的独特理解,更注重作品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你是否好奇过,为何书籍用《老子》命名而非作者李耳,而《论语》却非孔丘?原创 2024-11-01 11:21:41 · 238 阅读 · 0 评论 -
《把金扇》揭示了《老子》八十一章不仅仅是在讲道德
通过将《老子》中的每一章与具体的人类追求相联系,《把金扇》展示了如何从古代智慧中找到指导现代生活的原则。《把金扇》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老子》八十一章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对道德的讨论。总之,《把金扇》通过对《老子》八十一章进行深入解读,不仅帮助读者理解了这部经典文献的核心价值,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如何将这些古老但永恒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实现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把金扇》揭示了《老子》八十一章不仅仅是在讲道德,而是人类活动的八十一个终极目标,例如:幸福、自由、解脱、自治等。原创 2024-10-30 10:59:53 · 184 阅读 · 0 评论 -
读《道德经》让人感到心胸气闷?董仲舒篡改
然而,很多人读《道德经》时会感到心胸气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可能与儒家对《道德经》的篡改有关。原本推崇黄老之道的汉初,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打匈奴、整合国力,儒家公羊派更符合汉武帝的诉求,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篡改道家经典《老子》。史记中关于道德经的记载,实际上弱化了老子和道德经的地位,将其描述得较为普通。而事实上,道德经被儒家大幅改动过,总共被改了700多处,失去了原本的灵魂。作为世界智慧源头的《老子》,享誉古今中外,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难道是董仲舒篡改所致?原创 2024-10-29 20:43:50 · 239 阅读 · 0 评论 -
“把金扇”是一把写了《老子》的扇子,在哪里?
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时请仔细辨别商品的真伪和质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进行购买。同时,由于《把金扇》可能并非广泛流通的商品,因此在某些地区或平台上可能难以找到。:如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这些平台上有众多商家销售各种类型的书籍和文创产品,包括写有《老子》的扇子。:如果对扇子的材质、工艺或书写内容有特别要求,还可以考虑通过定制服务来获得一把符合个人需求的《把金扇》。:一些专门销售古籍、国学经典或文化创意产品的书店,可能会有这类写有《老子》的扇子出售。“把金扇”是一把写了《老子》的扇子,在哪里?原创 2024-10-29 20:15:10 · 303 阅读 · 0 评论 -
《把金扇》是什么?如何获得真正圣人李耳著作
经过长达数年的努力,他参考市场上超过340种不同版本,精心校对并准确添加标点符号后,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把金扇》。扇子上的文字共计7531个字符,这些文字不仅包含了《老子》原文中的许多经典语句,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气,气生万物”,还有“声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而《老子》,并不是《道德经》,是东周守藏史李耳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八十一章,内容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治国之道等多个方面,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起点,并且其提出的一些原则至今仍被视作普世价值标准之一。原创 2024-10-28 10:32:54 · 399 阅读 · 0 评论 -
《把金扇》究竟是什么?为何能解读古籍《老子》?
作者王珝从2004年开始阅读《道德经》,但长时间深入思考导致身体不适,直到2022年阅读马王堆出土的《老子》才豁然开朗,发现《道德经》其实是董仲舒篡改的儒家思想作品,而非道家思想。于是,王珝决定发扬李耳的智慧,根据市面上340余个版本的《老子》进行校对,并准确添加了标点符号,最终创作出了《把金扇》。扇子上的设计也别具匠心,按照古人全为阳数的理念,设计为一把沉甸甸的“把金扇”,将生活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体现了思想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如果你也是道学爱好者,不妨购买一把《把金扇》,感受李耳的智慧和王珝的创意。原创 2024-10-28 09:34:15 · 300 阅读 · 0 评论 -
《把金扇》
并对每一章进行了独立的中心意思概括,根据现代人理解习惯,从易到难进行了重新排序,全文7531个字符,按照古人全为阳数,设计为一把沉甸甸“把金扇”,将生活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体现了思想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器”的原理也适用于火山,火山下面的“器”如果在喷发时破坏,那么火山会变成死火山,如果没有破坏,还会爆发,“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太阳系的浑浊,边界侵入,污化,变异等特点,只要是太阳系任何物质都会出现,植物的寄生枝,动物身上的肿瘤。8、《老子》这本书,每个内容分别三个部分,象、象的含义,对于人来讲的价值取向。原创 2024-10-27 22:13:36 · 858 阅读 · 0 评论 -
手握把金扇,李耳《老子》天天看
并对每一章进行了独立的中心意思概括,根据现代人理解习惯,从易到难进行了重新排序,全文7531个字符,按照古人全为阳数,设计为一把沉甸甸“把金扇”,将生活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体现了思想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从2004年底开始,作者开始阅读《道德经》,持续到2017年低,深入思考该书导致身体不适,胸口堵得慌,个人意志消沉。原来《道德经》是董仲舒根据《老子》篡改的一部儒家思想作品,并非道家思想。作者为了发扬李耳圣人的智慧,根据市面上340余个版本的《老子》进行校对,历时十个月,并准确添加了标点符号,方便读者阅读。原创 2024-10-25 08:53:00 · 218 阅读 · 0 评论 -
想学道家智慧,误打误撞被儒家引导读《道德经》?这是怎么回事?
总的来说,虽然在学习道家科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误导和挑战,但小张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学习方式。小张的经历并非个例。然而,他们所指的《老子》其实是经过修改的《道德经》,这进一步加深了现代人对道家和儒家经典混淆的情况。原来,这其中的缘由可以追溯到汉代。这一版本不仅颠覆了原本道家思想的许多核心理念,还将儒家思想融入其中,导致后世读者难以分辨道家《老子》与儒家《道德经》是两部不同的思想著作。而实际上,若想真正理解道家的智慧,还需要回归到未经修改的《老子》文本,以及其它道家经典如《庄子》等。原创 2024-10-03 11:18:22 · 453 阅读 · 0 评论 -
汉代儒家对道家《老子》修改为儒家《道德经》
例如,对于“道”的解释,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后来影响了道教和其他哲学流派的发展。在汉代,由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许多先秦典籍,包括《老子》,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和重新解释。影响及意义:汉代对《老子》的改造和诠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后来对《老子》的理解和应用,也为道教和其他哲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文本的变动:汉代对《老子》的文本进行了多次改动,包括篇章结构的调整、文句的增减等。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动态,也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原创 2024-10-03 10:20:34 · 376 阅读 · 0 评论 -
董仲舒、王弼将《老子》篡改为《道德经》,道家李耳为何被抹去?
然而,据史料记载,董仲舒、王弼等人在传播过程中,对《老子》进行了篡改,将其更名为《道德经》,并加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道家始祖李耳,作为《老子》的原作者,他的智慧原本应该被后人铭记和传承。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人为的篡改,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都被抹去或误解。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重新审视这些经典著作,挖掘其中的真理和智慧,让它们的光芒重新照耀人间。董仲舒为了配合封建统治阶级对平民的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就销毁,例如将《老子》改为《道德经》,墨家弟子遭到赶尽杀绝的下场。原创 2024-10-03 10:00:37 · 474 阅读 · 0 评论 -
王珝实名举报《道德经》不是老子所著,老子是《五千言》核心思想
王珝实名举报《道德经》不是《老子》所著,《老子》是李耳所写《五千言》的核心思想,也是该书书名,《道德经》是根据《老子》所改编。假如根据《西游记》改编一本《东游记》,便把《东游记》说成是《西游记》所写!这是明目张胆的掩耳盗铃行为!王珝实名举报《道德经》并非由《老子》所著,这一事件在学术界和公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王珝的指控,《道德经》实际上是后人根据李耳所撰写的《五千言》改编而成,而非李耳亲自编著。这一指控如果属实,将颠覆传统上对《道德经》作者的认知,并对古代文献的真实性与传承方式提出质疑。原创 2024-09-19 20:10:15 · 204 阅读 · 0 评论 -
据说《老子》等于智慧,但《道德经》竟被称为PUA?真相何在?
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的这部经典,原文分为《德经》与《道经》,后因流传版本差异,形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道德经》。老子,这位古代思想巨匠,不仅是道家学说的奠基人,更在神话中化身为太上老君,地位显赫。为统一思想,道家学说遭遇打压,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也微妙地降低了老子及其著作《道德经》的影响力,将其描绘得更为平凡。历史长河中,《道德经》的智慧历久弥新,让我们一同探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深邃与启迪。让我们一同探寻《道德经》的奥秘,感受老子的哲学智慧,让这份人类文明的瑰宝继续照亮我们的心灵之路。原创 2024-09-13 15:21:30 · 363 阅读 · 0 评论 -
《老子》演变为《道德经》,道家著作,却被儒家修改并利用?
当然,不同的人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本基于人性思想控制目的而修改的书。最后,关于古代文化人先占领平民百姓的思想再占有平民百姓财物的商业模式是否合适停止的问题,这涉及到了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因此,如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虽然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但这些描述和解释更多地是基于古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和文化传统,而非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道德经》的诞生,则是对前者的降级?原创 2024-09-13 11:56:09 · 228 阅读 · 0 评论 -
揭秘《道德经》竟非《老子》正版?年轻人远离它,是思想飞跃还是
在快节奏的现代,不少年轻人选择不读《道德经》,被视为思想开放的象征。而《道德经》,这部被误传为老子亲笔的经典,实则历经700余处窜改,近200处与《老子》原意背道而驰。因此,呼吁各界正视历史真相,确认《老子》非《道德经》,还原先贤智慧的本真面貌,让李耳的思想之光,不再被误解的阴霾所遮蔽。现在年青人不看《道德经》是思想的进步,但也不能忽视传统华夏文明的科技价值,西汉之前科技不是不发达,只是不普及、没有规模化而已。请有关部门确认《老子》不是《道德经》,《老子》没有写过《道德经》,李耳也没有写过《道德经》。原创 2024-09-12 10:00:26 · 476 阅读 · 0 评论 -
一字解开《老子》2000年封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气,气生万物
在《老子》这部深邃的哲学巨著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长久以来被奉为经典。他指出,传统解读中的“二生三”实则是“二生气”,这一字之差,不仅修正了《老子》文本中的系统性不通,更为我们理解宇宙生成与万物演化的奥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王珝教授的新方法、新突破,让我们得以窥见《老子》更为深邃的哲学内涵,感受其跨越时空的智慧之光。现代学者王珝有幸更正了传承2000年来的关键性错误:二生三的“三”其实是“气”,“三”的错误导致全篇《老子》系统性不通。原创 2024-09-09 19:54:29 · 213 阅读 · 0 评论 -
《道德经》的作者极有可能是董仲舒(学者王珝2024年考证)
长沙马王堆大型汉墓出土了几十部帛书,不乏失传已久的古文典籍,其中就有与民间《道德经》极为相似的帛书被发现,专家收集整理成为帛书《老子》。马王堆汉墓距今两千多年,也就是说,帛书《老子》已经与世界隔绝了两千多年,所以它与民间版《道德经》存在大量不一致的地方。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利苍儿子的墓穴,竟然有一个“壮观的图书馆”——一个漆盒里,整齐的排列着28种、共20余万字的帛书、竹简。同时出土的举世瑰宝——马王堆帛书、竹简,更以其博大玄奥的内涵,吸引海内外众多学者流连忘返,著述无数。1973年12月,湖南长沙。原创 2024-09-04 17:14:57 · 700 阅读 · 0 评论 -
大器免成和大器晚成的区别 出处、含义和用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者在字面上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用法却有着显著的差异。更多内容可以查看帛书版《老子》王珝校析版。则强调时间和努力的结果。强调自然和自发性,而。原创 2024-09-02 12:01:12 · 523 阅读 · 0 评论 -
“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王珝《老子》揭秘
很多学者认为《道德经》是复古之说,甚至是要复古到原始社会。这种荒谬言论的根源,便在于此句。此前我们常用“大器晚成”来励志进取,帛书版一出,才知完全错会了老子之意。”,传世版改“天”为“仁”,改“天道”为“人道”,其中意味,不言自明。整本帛书没有一处提到“辩”字,从未反对不同声音、不同见解之辩。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原创 2024-08-30 10:20:28 · 253 阅读 · 0 评论 -
《道德经》作者不是老子道德经作者到底是谁?真相让你不寒而栗
比如说孔丘,他自己并没有说过自己为“孔子”,是他的粉丝,后来的人给他去杜撰上去的,是因为他们的粉丝呢,也希望这些他们的偶像,能和《老子》这部著作可以相提并论,所以也把它们命名为“子”。但是在1973年后,我们出土了帛书版的《老子》以后,大家就产生了一个重大的疑惑,《道德经》跟《老子》这本著作它并不一样。《道德经》就是由董仲舒根据《老子》发起编撰的一本具有独立思想和主张,以及特殊目的的一本书。那么这里呢,也要跟大家去分享一个历史上的常识,李耳,写下了《老子》八十一章,“老子”是这本书的一个中心思想。原创 2024-08-29 12:16:03 · 326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现在要重读帛书版《老子》,重塑华夏古文明?附王珝校对版
例如,传统版本中“无为”概念被广泛讨论,而在帛书版中,这一概念的表述可能有所变化,进而影响到人们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理解。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的出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接近原版的经典文本,这一版本与现代流行的《道德经》在多处文字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理解老子的哲学体系、道的概念及其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版本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而帛书本并未明确分章,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更原始的思想表达方式,提示人们重新审视《道德经》章节间的联系与过渡,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深意。原创 2024-08-26 16:21:16 · 108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