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5--传输层服务模型&HTTP协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p411Z7hC?p=8&spm_id_from=pageDriver

如有错误之处请指出,谢谢!

目录

网络应用的传输服务需求

Internet传输层服务模型

TCP:

UDP:

特定网络应用及协议

HTTP的两种连接类型

非持久性链接(HTTP1.0)

持久性链接


p20-p22

网络应用的传输服务需求

可靠性/数据丢失:某些应用可以容忍一定的数据丢失(如网络电话、视频),某些应用要求100%可靠的数据传输(文件传输、telnet)
带宽:某些应用只有在带宽达到某个最低值才有效(如网络视频),某些应用适应任何带宽(email、文件下载)
时延/延迟 :某些应用只有在时延比较低的情况下有用(网络电话,网络游戏)
安全性:(如网上银行)

Internet传输层服务模型

TCP:

Email、web、ftp
   面向连接:客户机/服务器进程间需要建立连接
   可靠的传输
   流量控制:发送方不会发送速度过快,超过接收方处理能力
   拥塞控制:当网络负载过重时能够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
   不提供时间/延迟保障
   不提供最小带宽保障


UDP:

网络电话
   无连接
   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不提供:可靠性保障、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延迟保障、带宽保障

 http://(⬅可省略)主机名/路径名

特定网络应用及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B/S结构:客户-Browser(请求、接受、展示web对象)、服务器-web server(响应客户的请求、发送对象)


HTTP:1.0,1.1,2.0
使用TCP传输服务

HTTP的两种连接类型

非持久性链接(HTTP1.0)

每个TCP连接最多允许传输一个对象


RTT(round trip time)从客户端发送一个很小的数据包到服务器并返回所经历的时间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发起建立TCP:1个RTT
发送HTTP请求消息到HTTP响应消息的前几个字节到达:1个RTT
响应消息中所含的文件/对象传输时间
Total=2RTT+文件发送时间
非持久性链接问题:每个对象需要2个RTT、操作系统需要为每个TCP连接开销资源(overhead)、浏览器会打开多个并行的TCP连接,会占用更多资源

持久性链接

每个TCP连接允许传输多个对象
发送响应后,服务器保持TCP连接的打开
后续的HTTP消息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发送

无流水的持久性连接:客户端只有收到前一个响应后才会发送新的请求,每个引用的对象耗时1个RTT
带有流水机制的持久性连接:客户端遇到一个引用对象就尽快发出请求,理想情况下所有引用只消耗一个RTT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软糖工程00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