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大四,课程压力不大,因为保研成功也不需要准备考研,所以准备捡起来自己的英文学习,每天抽时间学习一些,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不就成了亿点点了嘛~
这里我把英语主要分为了三个模块组合:单词&阅读、听力&口语、写作&演讲;单词量是阅读的基石;听力和口语也是相辅相成的,得听得懂才能说出来不是;写作和演讲都是最终表达出来的部分,所以我放在了最后一个模块,演讲好是我所认为的英语学习阶段最终的目标,因为他涉及到了很多部分,稿子好、表达能力、口语......可以说是集大成了!
作为一个英语小废物,我在学习和探索了这么久之后,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这里也整理出来跟大家讨论分享,共同进步。那我们马上开始吧~
一、单词和阅读
(一)单词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每个人所习惯的记单词方式和步调都是不同的,记忆者也分不同类型: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阅读和书写记忆、运动记忆等类型,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什么类型,再采用对应的方法,才能更容易事半功倍~
1. 视觉学习者:
对于视觉学习者,更适合一些直观的视觉刺激,所以可以对应的采取一些相应的方法,如:①便利贴:选择颜色不同代表不同类型,贴在生活中的不同地方,每天都是加深记忆的过程;②对于一些有特定感情的形容词,可以画一些小表情表达其情感内涵;③日常学习记录时也可以换更加醒目的字体/加粗/加大,善用荧光笔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加深视觉刺激。
2. 听觉学习者:
对于听觉学习者,就需要一些听觉方面的刺激了,如:①录音背单词,录下你自己的单词发音和拼写(反复练习确保正确,也可以顺手练习听力和口语);②听歌背单词,挑一首喜欢的歌,划出单词,跟着唱,注意发音和拼写,总有人感觉听歌/看美剧学英语成效不大,但其实在我看来这个真的分人(我有个英语特别好的朋友就是老友记刷了十遍),我们在摸索阶段,对于不同的方法,其实都可以试试的;③配音学单词,现在有很多配音软件,既有趣也能学习,也是个很不错的方法。
3. 阅读和书写学习者:
对于这类朋友,我的建议是:①准备一个单词本,同一张纸上正面写英文,反面写中文,多回看巩固,日常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单词都可以顺手写下来,无事就翻翻,加深记忆;②键盘敲击法,在锻炼拼写正确率和单词记忆方面很有用。
4. 运动学习者:
对于运动学习者,我建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入单词的背诵,比如:①做单词卡,(中英文意思分开)做 match,将中英文匹配;②键盘敲击法:这个就跟阅读和书写学习者是一样的方法。
对于背什么单词这个问题,这个可以看看自己日常阅读的英文材料更多的涉及哪些方面的单词、和自己常遇到的单词;对于一个单词,我们也可以深入探索相关的单词和含义,慢慢培养自己探究的习惯,一下子记住一系列的单词,这个方法最开始可能会很难习惯,但是会越学越上手的!
对于短期高效背单词这个问题,我建议:①做单词库(这里我们可以选择一本单词书/已有的词集);②做好计划安排,比如每日背多少、几天完成、复习几轮等等(这里我推荐可以用一些已有的app,比如我用过的扇贝、百词斩都不错);③有一定基础了之后可以几个朋友一起比赛,共同提升。
对于如何真正会用单词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学习一门语言,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使用它作为工具,所以想要真正学好光记住不够,我们也需要在口语、写作中有意识的使用,像小孩子最开始学说话时候,也是越用越熟练。
总结,学习单词是有阶段的,背会单词→重复学习→学以致用,第三阶段就是一个加深和内化成自己东西的阶段,我们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听英文新闻/材料、坚持写反馈或者评论。
(二)阅读
对于我们这种从小应试教育的朋友们来说,其实很容易对阅读产生恐惧感,觉得长文章难读、把握不好细节,不知道各位怎么想,反正我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心理建设,千万不要害怕,文章写作其实都是有特定风格的,熟悉了之后其实完全可以拿下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认真读文章、做笔记,其实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首先,我们要看文章的题目(如果有的话),获取其大概意思
· title: 文献的题目
· abstract: 论点概述(说了什么)
· introduction: 研究背景概述(为什么做这个研究)
· conclusion: 论点复述,研究缺陷(这个研究还有什么缺陷或者指向什么新领域)
接着,了解分论点和推演过程(对于有需求的同学),每个 section 和 sub-section 的标题。
之后,了解理论的数据基础(对于涉及定量研究的文科领域),关注图表、数据等。
最后,如果是论文的话,关注论文的参考文献,非常方便地找出该领域的其他论文。
其中,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一些关键引导词,方便我们确定文章/段落重点。
·引导向研究对象/问题:exhibit/illustrate/describe/analyze/examine/present ...
·引导向原因:due to/attributed to/depend on/... is the common cause of .../... contribute to ...
·引导向结果:consequently/as a result/as seen in table.../as shown in table...
总结,放平心态,不要恐惧阅读,按部就班,可能开头几篇很难,但是只要留心注意、掌握了方法之后,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二、听力和口语
(一)听力
说到听力,我们首先要明确听力也有不同的分类:精听和泛听,其对应的训练方法和适用阶段都是不同的~精听是为了完全了解语料内容和生词,获取具体的信息;泛听/听读都是在训练后期为了培养语感的。
听力听力,那肯定是首先需要选择听力材料,这个也是很有讲究的,我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和语速,初级:日常情境,内容缓慢清晰简单,可以选择:VOA慢速英语、新概念英语等;中级:广播、演讲或新闻,内容有逻辑性,可以选择:英美电影/电视剧、TED 演讲、英文纪录片、VOA/BBC/CNN 常速新闻、英文播客等;高级:快速,辨别各种口音,非结构性的材料;可以选择:英美脱口秀(The late late show by James Corden 、Ellen DeGeneres show 艾伦秀等)、YouTube原视频等多变的材料。
说完了材料,我们来讨论一下听力的方法吧:
精听:①边听边看,保证理解内容;②边听边看边跟读,可以重复;③边听不看边跟读;④边听边写;⑤没问题后循环不同文章。
泛听:看原文听读第一遍,第二遍不看只听和读,全部听懂再听写。
总结,练习听力首先要选好听力材料,熟悉方法,多加练习,除了听还要注意输出,比如跟读/听写,有输入有输出,才能有进步!
(一)口语
其实英语口语有许多种口音,但是现在比较主流的还是英音和美音,各有特色,对于同样的句子表达方法也不一样,自然也需要不同的练习。之前我学习的时候有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单词会读,但是把它放到特定短语/句子里就很难读,或者说是很奇怪,其实解决方法就是大量的输入+刻意的训练,熟能生巧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①大量输入:
多听地道发音材料,利用一切你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反复听,去激发耳朵的敏感度
②刻意训练(例如影子跟读 – 快速/常速):
选择一部美剧,像影子一样跟在原声后面进行复述,影子跟读最重要的原则是:重复,大量地重复
③刻意训练(慢速):
刻意模仿美国人或英国人的发音方式,用慢速反复的方式反复在嘴里不断输出磨合,争取把每一个音做到中间有一丝线一样
至于独特的口音和腔调学习方法,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先模仿,再找到自己独特的发音习惯:
①选择好模仿对象
· 不建议选磁带,教材朗读里的口音,不自然
· 学习朗读的话,播音员其实是个好的选择
· 学习日常自然的口气,可以选英剧、美剧
②注意学习腔调
· 重点:腔调,而不是发音
· 靠耳朵模仿腔调:找特征,用自己的嘴说一百遍不如用自己的耳朵听一百遍
· 沉浸式去听:常听,沉浸式看电影,感受腔调的语感
③注意情绪
· 看电影或美剧感受正确的情绪
· 情绪让语言变得立体
· 播音主持专业,情、气、声中情排在第一位
至于是否需要背诵材料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要有选择地去背,一些必要的表达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反复多次练习,背诵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巩固方法,这里我推荐需要留心背诵的内容就是一些日常交流中必要的、生活化的表达,或者可以挑一些经典电影中的台词,场景感强的材料,其他的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
最后,其实可以到网上找一个native speaker的语伴,能更加针对性的指出我们发音中的问题。
总结,口语也是个需要大量输入+刻意练习的过程,选择一些地道的材料,留心模仿,刻意练习,假以时日,我们都能练出一口流利的口语!
三、写作和演讲
(一)写作
写作是一个比较完整且有逻辑的输出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英文写作的一些特性,针对一些特定题材的内容有意识的仿写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观念,不同语言写作的风格不同其实就是反映了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比如中文写作比较擅长铺垫,但英文写作更倾向于开门见山,且行文逻辑比较严谨,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要紧密、主观论断一定要以论据佐证等特点。
至于仿写,对于如何选择仿写材料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标准、简单(表达的内容简单易懂)、规范(句式、用词规范,不要过多修辞,过于文学化)
对于用什么仿写这个问题, 我们要明确仿写的目的是什么,培养自己什么的能力,针对性的具体选择:新闻(简单、精确、叙事)、功能性文本(官网介绍: 类似大学、公司、机构、政府网站的介绍)、公关文稿(比如 CEO 的危机公关文)、小说(语言简单的小说,比如海明威,叙事性强)、非虚构 (传记)
对于仿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比如:实用表达、逻辑,谋篇布局、口吻,如何通过语言层面的变化传递不同的情感状态
总结,我们要认清英文写作与中文写作的不同之处,理解清楚,有针对性的选择仿写材料,锻炼能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演讲
最后就是演讲!在我看来,演讲是一个英语学习者的最终阶段,它能体现的东西很多,需要我们的积累也更多更深,我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积累阶段
我们想要做好演讲,其实需要一个完整的英文思维和思路,这里我建议的方法就是走完前面几个阶段,我们也有了一定的英文能力积累,但是还是有些割裂的,一个融汇贯通的方法就是读英文原版书,比如名人传记,一边读一边做笔记、与朋友多多英文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逐渐打磨完善,培养自己英文表达和诠释的能力。
第二阶段:训练阶段
演讲其实训练的不仅是英语积累,还有临场能力。
①我们可以把往年的演讲比赛题目拿出来,不做全篇演讲,就分析当时的演讲者是如何表达的,为什么这么表达;
②练习每日新闻解读、名人名言解读练习;
③内化了解读能力,接下来就是对身边物品做判断和评价,不断深化提升。
第三阶段:外化阶段
练习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需要练习我们的逻辑和语言风格的表达。
①写稿,我们可以按照以下过程:确定一个演讲的主题、列出大纲、收集材料、写稿、改稿。其中我们最应该注意的就是改稿阶段,因为之后就定下来了我们最终的要表达的演讲稿,一定要仔细斟酌,多表达并听反馈修改。
②背稿,反复训练,达到肌肉记忆的阶段,仿佛我们就是要参加一个正规的演讲比赛,以比赛心态练习。
③磨合风格并表达,风格需要磨合,也需要观察,每天看演讲,寻找你最喜欢的风格,加以模仿,这里推荐看一些有名的演讲比如:总统演讲、奥斯卡获奖演讲、毕业生演讲、硅谷大咖新产品发布会、Ted 演讲等。
总结,演讲是所有学习成果的一个外化部分,需要持续练习并融会贯通。
最后的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学会把目标和任务分配合理,不要让自己的负荷过重,因为压力过大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要保证的是自己的稳定的心态。
学习累了或者是学不下去了,就告诉自己一句,“害这又不是我的母语,难是很正常的。”
最后翻到了我之前学习英语时候写下的笔记,送给自己和大家,一起共勉!
“学习外语,艰难和出错是很正常的,在错误中找进步,学习优秀的人,从模仿开始,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