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线程

进程与线程

转载自
优秀博文
互斥量、自旋锁、读写锁等(易理解)
临界资源与临界区
典型的UNIX/Linux进程可以看成只有一个控制线程:一个进程在同一时刻只做一件事情。有了多个控制线程后,在程序设计时可以把进程设计成在同一时刻做不止一件事,每个线程各自处理独立的任务。

进程是程序执行时的一个实例,是担当分配系统资源(CPU时间、内存等)的基本单位。在面向线程设计的系统中,进程本身不是基本运行单位,而是线程的容器。程序本身只是指令、数据及其组织形式的描述,进程才是程序(那些指令和数据)的真正运行实例。

线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是进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并发多个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线程包含了表示进程内执行环境必须的信息,其中包括进程中表示线程的线程ID、一组寄存器值、栈、调度优先级和策略、信号屏蔽字、errno常量以及线程私有数据进程的所有信息对该进程的所有线程都是共享的,包括可执行的程序文本、程序的全局内存和堆内存、栈以及文件描述符。在Unix和类Unix操作系统中线程也被称为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es),但轻量级进程更多指的是内核线程(kernel thread),而把用户线程(user thread)称为线程。

"进程——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线程——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

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使用线程的理由

从上面我们知道了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其实这些区别也就是我们使用线程的理由。总的来说就是: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线程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

  1.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一: 和进程相比,它是一种非常"节俭"的多任务操作方式。我们知道,在Linux系统下,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数据段,这是一种"昂贵"的多任务工作方式。而运行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它们彼此之间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而且,线程间彼此切换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小于进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据统计,总的说来,一个进程的开销大约是一个线程开销的30倍左右,当然,在具体的系统上,这个数据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2.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二:线程间方便的通信机制。对不同进程来说,它们具有独立的数据空间,要进行数据的传递只能通过通信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而且很不方便。线程则不然,由于同一进程下的线程之间共享数据空间,所以一个线程的数据可以直接为其它线程所用,这不仅快捷,而且方便。**当然,数据的共享也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有的变量不能同时被两个线程所修改,有的子程序中声明为static的数据更有可能给多线程程序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这些正是编写多线程程序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除了以上所说的优点外,不和进程比较,多线程程序作为一种多任务、并发的工作方式,当然有以下的优点:

  • 提高应用程序响应。这对图形界面的程序尤其有意义,当一个操作耗时很长时,整个系统都会等待这个操作,此时程序不会响应键盘、鼠标、菜单的操作,而使用多线程技术,将耗时长的操作(time consuming)置于一个新的线程,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

  • 使多CPU系统更加有效。操作系统会保证当线程数不大于CPU数目时,不同的线程运行于不同的CPU上。

  • 改善程序结构。一个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可以考虑分为多个线程,成为几个独立或半独立的运行部分,这样的程序会利于理解和修改。

Linux上线程开发API概要

多线程开发在 Linux 平台上已经有成熟的 pthread 库支持。其涉及的多线程开发的最基本概念主要包含三点:线程,互斥锁,条件。其中,线程操作又分线程的创建,退出,等待 3 种互斥锁则包括 4 种操作,分别是创建,销毁,加锁和解锁。条件操作有 5 种操作:创建,销毁,触发,广播和等待。其他的一些线程扩展概念,如信号灯等,都可以通过上面的三个基本元素的基本操作封装出来。详细请见下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创建、退出及等待

1. 线程创建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restrict tidp, 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 attr, void *(*start_rtn)(void *), void *restrict arg);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当pthread_create成功返回时:
**tidp:**指向的内存单元被设置为新创建线程的线程ID。
**attr:**参数用于定制各种不同的线程属性,暂可以把它设置为NULL,以创建默认属性的线程。
**start_rtn:**新创建的线程从start_rtn函数的地址开始运行,该函数只有一个无类型指针参数arg。
**restrict arg:**如果需要向start_rtn函数传递的参数不止一个,那么需要把这些参数放到一个结构中,然后把这个结构 的地址作为arg参数传入。

2.线程退出

单个线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退出,在不终止整个进程的情况下停止它的控制流:

  1. 线程只是从启动例程中返回,返回值是线程的退出码。
  2. 线程可以被同一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取消。
  3. 线程调用pthread_exit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exit(void *rval_ptr);

rval_ptr是一个无类型指针,与传给启动例程的单个参数类似。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可以通过调用pthread_join函数访问到这个指针。(退出状态)

3.线程等待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val_ptr);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调用这个函数的线程将一直阻塞,直到指定的线程调用pthread_exit、从启动例程中返回或者被取消。如果例程只是从它的启动例程返回i,rval_ptr将包含返回码。如果线程被取消,由rval_ptr指定的内存单元就置为PTHREAD_CANCELED。

可以通过调用pthread_join自动把线程置于分离状态,这样资源就可以恢复。如果线程已经处于分离状态,pthread_join调用就会失败,返回EINVAL。

如果对线程的返回值不感兴趣,可以把rval_ptr置为NULL。在这种情况下,调用pthread_join函数将等待指定的线程终止,但并不获得线程的终止状态。

4. 线程脱离

一个线程或者是可汇合(joinable,默认值),或者是脱离的(detached)。当一个可汇合的线程终止时,它的线程ID和退出状态将留存到另一个线程对它调用pthread_join。脱离的线程却像守护进程,当它们终止时,所有相关的资源都被释放,我们不能等待它们终止。如果一个线程需要知道另一线程什么时候终止,那就最好保持第二个线程的可汇合状态。

pthread_detach函数把指定的线程转变为脱离状态。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本函数通常由想让自己脱离的线程使用,就如以下语句: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5. 线程ID获取及比较

#include <pthread.h>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 返回:调用线程的ID

对于线程ID比较,为了可移植操作,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线程ID当作整数来处理,因为不同系统对线程ID的定义可能不一样。我们应该要用下边的比较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equal(pthread_t tid1, pthread_t tid2);
// 返回:若相等则返回非0值,否则返回0

对于多线程程序来说,我们往往需要对这些多线程进行同步。
同步(synchronization)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允许某一个线程访问某个资源。而在此时间内,不允许其它的线程访问该资源。我们可以通过互斥锁(mutex),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和读写锁(reader-writer lock)来同步资源。

线程的创建、退出和等待,编译的时候别忘记链库 -lpthread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stdio.h>

void* func1(void*arg)
{
    static int exit=6;      //此处必须使用静态变量,因为当函数执行结束后这个空间就会释放,那到时候再查看这个值的时候就不见了

    printf("value=%d\n",*((int*)arg));
    printf("new_id=%ld\n",(unsigned long)pthread_self());  //打印新线程ID

    pthread_exit(&exit);
}

int main()
{
    int value=666;
    pthread_t pthread_id;
    int* ret=NULL;
    if(pthread_create(&pthread_id,NULL,func1,(void *)&value))   //创建新线程,并且从func1函数地址开始执行,传递参数value
    {
        perror("create");       //如果返回值!=0的话就是创建失败
    }
    else
        printf("main: create success\n");

    printf("main_id=%ld\n",(unsigned long)pthread_self());  //打印主线程ID
    printf("new_id=%ld\n",(unsigned long)pthread_id);  //打印新线程ID

    //等待新线程,如果不等待,如果主线程跑的快,返回了直接释放空间,那么新线程没有执行完就结束了
    pthread_join(pthread_id,(void **)&ret);//将该指针的地址传递过去,让该指针指向退出状态指针

    printf("exit=%d\n",*ret);   //打印退出状态
    return 0;
}

证明线程共享进程空间的实例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t n=0;

void* func1(void*arg)
{
    static int exit=6;      //此处必须使用静态变量,因为当函数执行结束后这个空间就会释放,那到时候再查看这个值的时候就不见了
    while(1)
    {
        printf("pthread_1: n=%d\n",n++);
        sleep(2);
    }
    
    pthread_exit(&exit);
}
void* func2(void*arg)
{
    static int exit=6;      //此处必须使用静态变量,因为当函数执行结束后这个空间就会释放,那到时候再查看这个值的时候就不见了
    while(1)
    {
        printf("pthread_2: n=%d\n",n++);
        sleep(2);
    }

    pthread_exit(&exit);
}

int main()
{
    int value=666;
    pthread_t pthread_id1;
    pthread_t pthread_id2;
    int* ret=NULL;
    if(pthread_create(&pthread_id1,NULL,func1,(void *)&value))   //创建新线程,并且从func1函数地址开始执行,传递参数value
    {
        perror("create");       //如果返回值!=0的话就是创建失败
    }
    else
        printf("main: create success\n");

    if(pthread_create(&pthread_id2,NULL,func2,(void *)&value))   //创建新线程,并且从func1函数地址开始执行,传递参数value
    {
        perror("create");       //如果返回值!=0的话就是创建失败
    }
    else
        printf("main: create success\n");

    //等待指定线程,如果不等待,如果主线程跑的快,返回了直接释放空间,那么新线程没有执行完就结束了
    pthread_join(pthread_id1,(void **)&ret);//将该指针的地址传递过去,让该指针指向退出状态指针

    printf("exit=%d\n",*ret);   //打印退出状态
    return 0;
}

从执行结果可以看出,它们的确是共享进程存储空间的,并且他们一直处于竞争关系(谁先抢到资源(无规律)),我们在使用线程时需要用互斥量来约束它们(线程同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互斥锁相关API

互斥量(mutex)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把锁,在访问共享资源前对互斥量进行加锁,在访问完成后释放互斥量上的锁。对互斥量进行加锁后,任何其他试图再次对互斥量加锁的线程将会被阻塞直到当前线程释放该互斥锁。如果释放互斥锁时有多个线程阻塞,所有在该互斥锁上的阻塞线程都会变成可运行状态,第一个变为可运行状态的线程可以对互斥量加锁,其他线程将会看到互斥锁依然被锁住,只能回去等待它重新变为可用。在这种方式下,每次只有一个线程可以向前运行。
  
  在设计时需要规定所有的线程必须遵守相同的数据访问规则。只有这样,互斥机制才能正常工作。操作系统并不会做数据访问的串行化。如果允许其中的某个线程在没有得到锁的情况下也可以访问共享资源,那么即使其它的线程在使用共享资源前都获取了锁,也还是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互斥变量用pthread_mutex_t数据类型表示。在使用互斥变量前必须对它进行初始化,可以把它置为常量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只对静态分配的互斥量),也可以通过调用pthread_mutex_init函数进行初始化。如果动态地分配互斥量(例如通过调用malloc函数),那么在释放内存前需要调用pthread_mutex_destroy。

1. 创建及销毁互斥锁

#include <pthread.h>
pthread_mutex_t mutex;	//声明互斥量(全局变量)
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也可以使用宏初始化(只对静态分配的互斥量)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restrict attr);	//初始化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	//销毁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要用默认的属性初始化互斥量,只需把attr设置为NULL。

2. 加锁及解锁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上锁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解锁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对互斥量进行加锁,如果已经上锁,那么再去做这个加锁操作的线程(不管多少个线程都一样)就会阻塞,知道上一个线程解锁 ,解锁后被阻塞的线程活动,再去竞争锁,快(随机)的人抢到,慢的人阻塞。
  如果线程不希望被阻塞,它可以使用pthread_mutex_trylock尝试对互斥量进行加锁。如果调用pthread_mutex_trylock时互斥量处于未锁住状态,那么pthread_mutex_trylock将锁住互斥量,不会出现阻塞并返回0,否则pthread_mutex_trylock就会失败,不能锁住互斥量,而返回EBUSY。

与条件变量相关API

条件变量是线程另一可用的同步机制。条件变量给多个线程提供了一个会合的场所。条件变量与互斥量一起使用时,允许线程以无竞争的方式等待特定的条件发生。

条件本身是由互斥量保护的。线程在改变条件状态前必须首先锁住互斥量,其他线程在获得互斥量之前不会察觉到这种改变,因为必须锁定互斥量以后才能计算条件。

条件变量使用之前必须首先初始化,pthread_cond_t数据类型代表的条件变量可以用两种方式进行初始化,可以把常量PTHREAD_COND_INITIALIZER赋给静态分配的条件变量,但是如果条件变量是动态分配的,可以使用pthread_cond_destroy函数对条件变量进行去除初始化(deinitialize)。

1. 创建及销毁条件变量

#include <pthread.h>
pthread_cond_t cond;	//全局声明条件变量
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
int pthread_cond_in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const pthread_condattr_t *restrict attr);
int pthread_cond_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除非需要创建一个非默认属性的条件变量,否则pthread_cont_init函数的attr参数可以设置为NULL。

2. 等待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wait需要放在互斥临界区,等待期间其它线程可以获取互斥量
int pthread_cond_timedwa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d struct timespec *restrict timeout);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pthread_cond_wait等待条件变为真。如果在给定的时间内条件不能满足,那么会生成一个代表一个出错码的返回变量。传递给pthread_cond_wait的互斥量对条件进行保护,调用者把锁住的互斥量传给函数。函数把调用线程放到等待条件的线程列表上,然后对互斥量解锁,这两个操作都是原子操作(不能被分割的操作)。这样就关闭了条件检查和线程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条件改变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通道,这样线程就不会错过条件的任何变化。pthread_cond_wait返回时,互斥量再次被锁住。
  pthread_cond_timedwait函数的工作方式与pthread_cond_wait函数类似,只是多了一个timeout。timeout指定了等待的时间,它是通过timespec 结构指定

3. 触发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t cond);//可以放临界区里面,也可以放外面
int pthread_cond_broadcast(pthread_cond_t cond);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这两个函数可以用于通知线程条件已经满足。pthread_cond_signal函数将唤醒等待该条件的某个线程,而pthread_cond_broadcast函数将唤醒等待该条件的所有进程。

注意一定要在改变条件状态以后再给线程发信号。

试验例程(出自

//使用互斥量解决多线程抢占资源的问题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char* buf[5]; //字符指针数组  全局变量
int pos; //用于指定上面数组的下标
 
//1.定义互斥量
pthread_mutex_t mutex;
 
void *task(void *p)
{
    //3.使用互斥量进行加锁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buf[pos] = (char *)p;
    sleep(1);
    pos++;
    printf("pthread_id=%ld\tpos=%d\n",pthread_self(),pos);
    //4.使用互斥量进行解锁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int main(void)
{
    //2.初始化互斥量, 默认属性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1.启动一个线程 向数组中存储内容
    pthread_t tid, tid2;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ask, (void *)"zhangfei");
    pthread_create(&tid2, NULL, task, (void *)"guanyu");
    printf("pthread_1=%ld\n",tid);
    printf("pthread_2=%ld\n",tid2);
    //2.主线程进程等待,并且打印最终的结果
    pthread_join(tid, NULL);
    pthread_join(tid2, NULL);
 
    //5.销毁互斥量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int i = 0;
    printf("字符指针数组中的内容是:");
    for(i = 0; i < pos; ++i)
    {
        printf("%s ", buf[i]);
    }
    printf("\n");
    return 0;
}

试验了一下,每次都是线程2跑的快,按道理应该两个是竞争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互斥锁和条件一起使用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t n=1;    //共享资源

pthread_mutex_t mutex;	//声明互斥量(全局变量)
pthread_cond_t cond;	//全局声明条件变量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restrict attr);	//初始化

void* func1(void*arg)
{
    static int exit=6;      //此处必须使用静态变量,因为当函数执行结束后这个空间就会释放,那到时候再查看这个值的时候就不见了
    int i; 
    usleep(1);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上锁
    for(i=0;i<3;i++)
    {
        printf("pthread_1: n=%d\n",n++);
        sleep(1);
    }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解锁
    pthread_cond_signal(&cond);  //触发条件,让线程1先数完123后线程2在数
    pthread_exit(&exit);
}
void* func2(void*arg)
{
    static int exit=6;      //此处必须使用静态变量,因为当函数执行结束后这个空间就会释放,那到时候再查看这个值的时候就不见了
    int i;    

    pthread_mutex_lock(&mutex);//上锁
    pthread_cond_wait(&cond, &mutex);   //等待条件,等待期间别的线程可以获取互斥量
    for(i=0;i<3;i++)
    {
        printf("pthread_2: n=%d\n",n++);
        //sleep(2);
    }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解锁
    pthread_exit(&exit);
}

int main()
{
    int value=666;
    pthread_t pthread_id1;
    pthread_t pthread_id2;
    int* ret1=NULL;
    int* ret2=NULL;

    pthread_mutex_init(&mutex,NULL);    //初始化互斥量
    pthread_cond_init(&cond,NULL);//初始化条件

    pthread_create(&pthread_id1,NULL,func1,(void *)&value);   //创建新线程,并且从func1函数地址开始执行,传递参数value
    pthread_create(&pthread_id2,NULL,func2,(void *)&value);  //创建新线程,并且从func1函数地址开始执行,传递参数value

    //等待指定线程,如果不等待,如果主线程跑的快,返回了直接释放空间,那么新线程没有执行完就结束了
    pthread_join(pthread_id1,(void **)&ret1);//将该指针的地址传递过去,让该指针指向退出状态指针
    pthread_join(pthread_id2,(void **)&ret2);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pthread_cond_destroy(&cond);

    printf("exit=%d\n",*ret1);   //打印退出状态
    printf("exit=%d\n",*ret2);   //打印退出状态
    return 0;
}

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

大意

main.h

#ifndef __MAIN_H
#define __MAIN_H

#include<pthread.h>

extern pthread_mutex_t mutex;  //声明互斥量
extern pthread_cond_t cond;    //声明条件变量

extern p_node head;			//在后面的删除结点和增加结点中头节点会改变,所以使用全局变量,保证头结点随时更新

#endif

main.c

#ifndef __MAIN_H
#define __MAIN_H

#include<pthread.h>

extern pthread_mutex_t mutex;  //声明互斥量
extern pthread_cond_t cond;    //声明条件变量

extern p_node head;

#endif

link.c

#ifndef __LINK_H
#define __LINK_H

typedef struct product_t{   //结构体类型
    int data;
    struct product_t *next;
}*p_node,node;              

p_node creat_link();    //创建链表节点
p_node push(p_node head);    //链表头插法
void print(p_node head); //遍历打印链表数据
int empty(p_node head);   //判断头结点下一个是否为空
p_node delete(p_node head); //删除一个节点

#endif

link.c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link.h"
/*
生产者:
    创建链表、打包数据  

消费者:
    删除链表、拿走数据

*/

int empty(p_node head)  //如果链表只剩一个头结点返回空
{
    if(head == NULL)
        return 1;
    return (head->next ==NULL) ? 1:0;
}

p_node delete(p_node head)  //删除一个节点
{
    head->next = head->next->next;  //删除第二个节点
    free(head->next);
    return head;
}


p_node creat_link() //创建节点
{
    static int n = 0;
    p_node new=(p_node)malloc(sizeof(node));//创建一个新节点
    new->data = n++;//rand()%100;
    new->next = NULL;
    return new;
}
p_node push(p_node head)    //头插
{
    p_node p=head;
    p_node new=NULL;
    if(head == NULL)    //头节点为空说明链表中没有节点
    {
        head =creat_link();
        return head;
    }
    else
    {
        new=creat_link();   
        new->next = p;      //每次将新节点插到头结点前面
        head = new;         //新节点成为新的头结点 
    }
    return head;
}

void print(p_node head) //打印链表
{
    p_node p = head;
    while(p)
    {
        printf("data = %d\n",p->data);
        p = p->next;
    }
}

producer_customer.h

#ifndef __PRODUCER_CUSTOMER_H
#define __PRODUCER_CUSTOMER_H

#include"link.h"

void* producer(void* head); //生产者
void* customer(void* head); //消费者

#endif

producer_customer.c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producer_customer.h"
#include"main.h"
#include<unistd.h>
/*
   生产者:
   创建链表、打包数据  

   消费者:
   删除链表、拿走数据
   */

void* producer(void*no) //生产者
{    
	while(1)    //生产线不停的生产
	{
        sleep(1);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上锁

        head=push(head);
        printf("In production\n");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解锁
		if(pthread_cond_signal(&cond))
        {
            perror("signal");
        }
        sleep(1);
	}
}

void* customer(void* no) //消费者
{
    int data=0;
	while(1)    //消费者不停的消费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上锁

		while(empty(head))  
		{
            printf("We are out of products, please wait patiently. \n");
			if(pthread_cond_wait(&cond,&mutex))    //当链表只有一个节点时等待,直到链表第二个节点被创造出来
            {
                perror("wait");
            }
            
        }
        data = head->next->data;  //拿走数据
        printf("data=%d\n",data);
        head=delete(head);   //删除节点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解锁
        sleep(1);
	}
}

结果如下图:
生产者一直生产,消费者一直消费,但是生产者的速度没有消费者快,所以当供不应求的时候,消费者会等待,生产者继续生产,而后有货了,消费者消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互斥锁:用与限制每次访问临界资源的线程只有一个,其他在想访问会被阻塞,直到获取临界资源的线程解锁(走出临界区)。简单说就是,不允许多个线程同时修改变量。
条件变量:让多个线程实现同步。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让不希望走在前面的线程等待,直到等待某个条件为真(比如线程1执行完想要的动作,触发条件,唤醒线程2执行接下去的动作)。

举个栗子:(春游出行,从学校出发)一个幼儿园有两个班的学生,每班十个。

没使用互斥量时:
如果让他们自发的随意走,那么两个班的学生就会走乱,掺杂在一起,无法分清哪个班级。
使用互斥量后:
老师规定了如过一个班有一个学生先踏出教室了,那么第二个班就必须等待,第一个班走完,才能出发。这样不会打乱

使用条件变量和互斥量后:
老师规定1班先走到校门口(条件),二班才能出发。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