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和目录
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技术服务工作的呼吁和推演》,文中感叹,几乎没有云厂商重视技术服务工作。很意外也很庆幸,这篇文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我收到了一些高价值反馈。我的感叹有些肤浅,国内政企云行业内,还是有很多坚守阵地的战士,他们为客户做了很多本地化的技术服务工作,跟我提倡的技术服务工作有相同点也有小差异。
本文希望能让读者们对于政企客户要的是什么云产品、为什么要做好政企客户的技术服务,有更多的深度思考。下文为本章的目录。
打破迷信,外国鞋不适合中国脚
标准化云产品难以打动政企客户
华为云十年的政企客户案例
政企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本地团队能做哪些技术支持
做好政企客户,需要先修内功
(打工者必读)人力短缺带来的新机遇
1. 打破迷信,外国鞋不适合中国脚
市面上有一群复读机,既不了解产品、也不了解市场,空有“对逼格的追求”,他们虔诚的宣传着:“所有的客户都只需要公有云”,“给政企客户定制云平台就是Low穿地心的行为”,“你们看灯塔云接外国政企都是公有云”。
我从不相信什么“公有云高档、私有云低俗”的鬼话。客户哪管你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客户要的是IT服务,政企客户的需求当然会和互联网客户有差异。就算政企客户用的是100%纯血的公有云,客户也可以需要云厂商提供本地化IT服务。
这些复读机就是因为根本不知道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定义,才敢狂吹公有云、狂贬私有云的。公有云上可以设置客户专属区域,这些专属区域的资源隔离、软件版本都保持孤立,请问这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哪?大型互联网客户的销售额过亿的公有云订单里,几乎都是资源隔离、功能退化的云主机和裸金属项目。我写过文章名字就叫《公器私用--大互联网自建云分析》,“公器私用”到底算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哪?
这些复读机很不尊重政企客户,他们只知道讥讽客户思想陈旧落伍,也会介绍云厂商经常出烂账和内鬼,但他们说不清楚为什么不给客户做定制,凭什么不给客户做服务。我这篇文站就要说清楚,云厂商没资格不给客户做定制,没理由不可给客户做服务。
海外云厂商能用公有云签下来政企订单,但国内的政企订单主要是独立资源池、独立维护团队的私有云或专有云。我对此也非常纳闷,但经过深入交流以后,我发现了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海外就那么几家云厂商,海外政企客户没得选,他们只能选择上公有云。
第二,中国的IT信息化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海外政企客户对云计算的要求才是可笑的“IDC2.0”。
网上有句流行语叫: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我瞬间就联想到好几个类似的场景,并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曾经一帮慕洋犬拿着老外在地铁里看书的照片,羡慕洋人认真学习爱看书,指责国人坐个地铁都不忘玩手机。但自从洋人的地铁里通了4G网络,老外也开始在地铁里玩手机了,海外手游行业也极速增长之中。
从通讯到IT技术,从基建到国货出海,只要没有中国企业来打破僵局,外企仗着自己的技术垄断优势,就敢残酷的剥削和羞辱客户。以通讯行业为例,在中国企业出海之前,各国运营商就是求着那几家欧美公司,给他们送钱还要陪笑脸。
复读机们天天喊着学习外国政企客户上云的“先进经验”,但外国政企客户能有什么先进经验哪?复读机们基于自信嘲笑国内云都是“IDC2.0”的时候,回旋镖立马就打到洋人头上了。
我国的政务信息化、金融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从“只用跑一趟”变成“一趟都不用跑,全部在线上”。这些业务系统的云计算底座必须足够稳定强大,否则是要生产停顿、民怨四起的。
国外那落后的信息化建设进度,客户只需要开个网站、部署个数据库就够了。网站就算打不开,如果日式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