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变换器的常见控制模式

本文参考自<COT架构同步BUCK芯片的研究与设计-黄鑫>COT架构同步Buck芯片的研究与设计 - 道客巴巴

buck变换器常见的控制模式有电压模控制、电流模控制和迟滞控制三种。

一.Buck变换器的传统控制模式

(1)图2.6 同步Buck变换器电压模控制原理图

整个环路分为三部分:功率级、误差放大级、调制级。

功率级:HS、LS及其驱动电路,电感L、输出电容C、负载RL;

误差放大级:反馈网络Z1(S)、Rf2、误差放大器(EA)、补偿网络Z2(S);

调制级:PWM比较器。

输出电压经反馈网络采样得到反馈电压VFB,误差放大器EA将此反馈电压与参考电压Vref比较并放大得到控制信号VC,当固定频率的斜坡信号VRAMP小于控制信号VC时,PWM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经驱动电路后打开HS关闭LS,电感电流线性上升;直到VRAMP上升到大于VC,此时PWM比较器输出低电平,经驱动电路后关闭HS打开LS,电感电流线性下降直到VRAMP复位,新的周期开始。

特点:控制原理简单,仅有一个电压反馈环路,但瞬态响应速度慢(当输入电压或负载电流突然改变时,整个电路必须等到输出电压因此而产生变化时才能进行反馈控制,重新将输出电压调整至正常值)。

(2)图2.7 同步Buck变换器峰值电流模控制原理图

整个环路分为三部分:功率级、误差放大级、调制级。

功率级:HS、LS及其驱动电路,电感L、输出电容C、负载RL;

误差放大级:反馈网络Z1(S)、Rf2、误差放大器(EA)、补偿网络Z2(S);

调制级:PWM比较器。

峰值电流模控制将电压模控制中的固定斜坡信号VRAMP替换成了由电感电流产生的斜坡信号,引入电流反馈环路,因此是一种双环控制结构。控制逻辑和电压模相似,当电感电流采样信号的幅值小于控制信号VC时,PWM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打开HS关闭LS;当电感电流采样信号的幅值上升到大于控制信号VC时,PWM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关闭HS打开LS。采用这样逻辑控制的峰值电流模变换器在占空比D>50%时会产生次谐波震荡,因此需要加入斜坡补偿。

特点:电压模控制需要等到输出电压变化才能产生调整动作,而峰值电流模环路控制中的电流反馈环路有效改善了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受到扰动时的瞬态响应速度。

以输入电压突然上升为例子:当输入电压突然向上阶跃,此时电路的占空比D仍然维持在前一时刻的值,因此输出电压也会瞬态向上阶跃,为了重新得到正常的输出电压,电路需要快速地减小占空比D。由式\Delta Irise=[\left ( Vin - Vout \right )/L]*Ton 可知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大电感电流的上升斜率也会增大,因此VRAMP信号在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上升到VC的幅值,从而快速地降低了占空比D。相比电压模中的固定频率斜坡信号,峰值电流模可以更快速地调整占空比D来应对输入电压的扰动。

对于负载电流受到扰动的情况,由于电压模和峰值电流模控制中恒频振荡器和EA补偿网络必不可少,补偿网络中RC电路的充放电是一个连续缓慢的过程,因此占空比D必然会缓慢地逐步调节,而不可能使HS在数个周期内以最大占空比导通以适应负载的变化,因此电压模和峰值电流模对负载电流扰动的瞬态响应速度仍然不够理想,无法满足现代高速处理器的供电需求。

(3)图2.8 同步Buck变换器迟滞控制原理图

不同于电压模控制和峰值电流模控制等小信号线性控制方法,迟滞控制是一种大信号纹波控制方法。

迟滞控制的控制原理如下:变换器比较VFB和Vref的值,当VFB比Vref低0.5Vhys时,比较器输出VCOMP_OUT置位,驱动电路打开HS关闭LS,电感电流上升,输出电压随之上升;当VFB比Vref高0.5Vhys时,比较器输出VCOMP_OUT复位(置位1复位0),驱动电路关闭HS打开LS,电感电流下降,输出电压随之下降,直到再次使VFB比Vref低0.5Vhys时。VFB被限制在迟滞窗口之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