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计时器
在之前的项目中,我们的延时操作都是借助软件延时,这样会占用CPU的资源导致开发效率较低,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信号的丢失,因此引入定时/计时器的概念。
所谓延时,就要求我们进行“数数”的操作,而定时器是依靠内部震荡电路数数,计时器依靠外面的信号,读取针脚的数据。
定时器如何定时
本质原理:每经过一个机器周期就+1
在单片机中,机器周期通常是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它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而时钟周期是CPU晶振工作频率的倒数。
在STC89C52系列单片机中,有两种计数速率:一种是12T模式,每12个时钟周期加1,与传统8051单片机相同。另外一种是6T模式,每6个时钟周期加1,速度是传统8051单片机的两倍
当晶振频率是11.0592MHz的时候,等于11059.2KHz = 11059200Hz
机器周期 = 12 x 时钟周期 =12 x (1/时钟频率) 秒 = 12 / 时钟频率 秒 = 12 / 11059200 秒 = 12 000 000
/ 11059200 微秒 = 1.085 微秒
定时器借助控制寄存器TCON
其中TF0为定时器/计时器T0溢出中断标志,TL0为低8位,TH0为高8位,一共可数16位即2^16=65536,当T0达到65536溢出时,会发出中断告知CPU已经数完了。最多数65536下约为71ms。
因此,当我们需要数10ms时,就需要从65536倒推,10ms=10000微秒,每个机器周期为1.085微秒,10ms占用10000/1.085=9216个机器周期,因此我们初始应定义为65536-9216=56320,将56320转换为16进制为DC00,因此低8位TL0为00,高八位TH0为DC
用软件生成验证:
void Timer0Init(void) //10毫秒@11.0592MHz
{
AUXR &= 0x7F; //定时器时钟12T模式
TM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