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超声刺激设备的技术指标简析

经颅超声刺激设备的技术指标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超声频率:一般在 0.2 - 1MHz 左右,如常见的 800kHz±10%48。不同的频率在穿透深度和空间分辨率上有所不同,低频超声(如 0.2 - 0.5MHz)穿透性较好,能到达更深的脑区,但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高频超声(如 0.5 - 1MHz)空间分辨率较高,但穿透深度可能受限。
  2.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通常有多个档位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和患者情况。例如,有的设备输出功率为 0.2 - 1.2W 等不同档次。功率的准确性也很重要,如在额定供电电压波动 ±10% 时,额定输出功率的变化应不超过 ±20%。
  3. 有效声强:指超声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一般不大于 3.0W/cm²48。有效声强过高可能会对脑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如热效应或组织损伤,而声强过低则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刺激效果。
  4. 聚焦深度:可分为标准深度和定制深度。标准深度一般为 30 - 70mm,通过调整换能器的参数和聚焦方式,也可实现其他深度的聚焦,最大穿入深度≥70mm,最小穿入深度≥30mm38。
  5. 焦点尺寸:即聚焦区域的大小,通常用轴向长度和横向宽度来描述。例如,中心聚焦深度时聚焦区域轴向长度≤30mm,横向宽度≤5mm7。较小的焦点尺寸意味着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更精确地刺激特定的脑区。
  6. 波束类型4:如准直型波束,其特点是超声波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较为平行的传播,能够较为均匀地作用于目标区域,有利于对较大面积的脑区进行刺激。
  7. 波束不均匀性系数4:不超过 8.0,该系数反映了超声波束在空间分布上的均匀程度,系数越小,说明波束的能量分布越均匀,对脑组织的刺激也越均匀。
  8. 有效辐射面积4:一般为 3 - 4cm²,是指超声治疗头能够有效发射超声波的面积,该面积大小会影响到超声波与脑组织的接触面积和作用范围。
  9. 波形4:常见的为脉冲波,具有特定的脉冲连续时间、脉冲重复周期和占空比。例如,脉冲连续时间为 10ms,脉冲重复周期为 60 - 150ms,占空比为 1:5、1:8、1:11、1:14 等。
  10. 治疗时间控制4:超声治疗头输出设定通常在 1 - 60min 之间,开机预设置时间一般为 5 - 30min,步进 1min,定时误差 ±5%。
  11. 定位精度:一些先进的设备采用立体定向定位系统、个性化治疗计划等技术,定位精度可达到 1mm 左右,能够实现对特定脑区的精确刺激。
  12. 安全性指标:包括具备电极脱落保护、自动系统参数监控、峰值和平均功率限制系统等,以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