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什么是ORAN及其未来展望

转发自微信公众号文章:浅谈什么是ORAN及其未来展望

一、什么是ORAN

开放无线接入网(O-RAN)是一种基于云原生原则完全构建的移动前传和中传网络的分解部署方法。O-RAN通过效率、智能和通用性等共同特性,强调了简化的5G无线接入网(RAN)性能目标。在网络边缘部署的开放RAN将惠及自动驾驶汽车和物联网(IoT)等5G应用,有效支持网络切片用例,并实现安全高效的空中固件升级。

O-RAN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G-RAN)架构的演进版本,该架构最初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其第15版(5G版本1)技术规范TS 38.401中引入。O-RAN联盟成立旨在推动NG-RAN理念的发展,拓展了3GPP最初概述的范围。O-RAN联盟由超过1601家成员公司组成,在Linux基金会的支持下发布规范并开源软件。

图1 O-RAN逻辑架构图

TS 38.401将现有的基带单元(BBU)分解为两个功能组件:分布式单元(DU)和中央单元(CU)。根据现代控制用户平面分离(CUPS)结构,中央单元可以进一步拆分为独立的控制平面(CU-CP)和用户平面(CU-UP)功能。用CU/DU替代一体化的BBU,可以实现新的部署模型,这些模型具有集中化的数据包处理功能,同时为将基带功能从(远程)射频单元(RRU/RU)中分离出来奠定基础。

二、ORAN的优势是什么

过去的RAN创新,如云RAN(cRAN),已经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提升,但这些进步并未使运营商摆脱对供应商的依赖。O-RAN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多供应商的RAN生态系统,为RAN引入了云计算规模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市场因素,加上已经通过虚拟化成型的更具弹性和灵活性的RAN架构,可以使产品上市时间(TTM)比以往更快得多。

摆脱特定供应商的RAN模式不仅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让他们在所有RAN实施和优化方面依赖单一供应商的“秘密武器”。

新进入者带来的竞争和增长可能会降低O-RAN设备的成本。随着现有LTE网络继续采用虚拟化和分解(这是5G RAN部署的先决条件),Open RAN的运营商间互操作性也可以用来提高这些网络的效率。

图2 用于O-RAN网络的CableFree远程无线射频单元(RRH)

这带来了众多技术和运营上的优势,无论RRU(远程射频单元)、DU(分布式单元)和CU(中央单元)是像现有的NodeB RRU/BBU实现一样共置于5GNodeB(gNB)内,还是CU被物理部署到更集中的位置。在汇聚站点集中CU可以降低成本,并加速为RAN(也称为C-RAN)实施动态且高度自动化的多接入边缘计算(MEC)云。这种功能解耦还将使现代传输协议得以采用,这些协议可以与5G核心用户平面(如SRv6)保持一致,同时便于添加新的低延迟、高带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驱动的应用。

NG-RAN组件的部署被定义为在前传、中传和骨干网络之间或之中。开放接口在RU到DU的连接情况下被称为下层分割(LLS),在DU和CU之间的连接情况下被称为上层分割(HLS)。这种命名描述了接口所暴露的OSI层(即L1/L2/L3)并由NG-RAN功能处理。组件的实例化位置将取决于服务切片的要求。低延迟服务可能需要CU与DU在接入层共置,而支持简单机器对机器通信应用的切片在网络核心内具有CU时将更具成本效益地扩展。

NG-RAN明确定义了DU和CU以及它们与核心网络之间的F1、E1、Xn和NG接口,但并未概述RAN在编排和自动化云环境中运行所需的服务管理框架和接口。TS 38.401也未解决RU-DU接口问题。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定义,采用RRU-BBU之间定义的现有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将是合理的。尽管理论上这是一个标准,但各个供应商已对该接口进行了大量修改,实际上将其RRU锁定到了其BBU上。

虽然CPRI是高速串行接口,但5G的带宽需求将挑战本地光纤的极限,并增加对更多无线电单元的需求。当前实现不允许DU通过将部分功能卸载到RU来减轻这一负担。虽然增强的CPRI(eCPRI)接口最初被提出作为替代方案,但该规范也仅由四家大型供应商开发。因此,O-RAN联盟已承担起定义DU和RU之间新的开放前传用户平面和管理平面接口的任务。

为确保开放性,O-RAN将硬件和软件解耦为三层:商用现货(COTS)商用硅(包括x86)、硬件抽象层和应用层(RAN功能驻留于此)。O-RAN联盟确保了每一层都与供应商无关,并指定了支持执行O-RAN网络功能的云平台的一系列要求。这被称为O-RAN云平台或O-Cloud。在云原生环境中使用轻量级(操作系统虚拟化)容器在x86硬件上部署O-RAN功能需要特别强调数据平面加速。这必须在应用层实现,因为这些功能将无法访问内核。因此,解决方案可能针对每个O-RAN云原生功能(CNF)而特定,但利用了DPDK和FD.io等标准技术或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

三、O-RAN面临的挑战

在多供应商、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创建无缝互操作性带来了新的测试、管理和集成挑战,需要各方勤奋合作才能克服。在单一供应商模式下,责任是明确的,问题的隔离和故障排除通过既定的指挥结构进行管理。

供应商的分散可能导致在根本原因无法确定时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这些同样的复杂性还可能通过稀释管理和编排责任,影响按时发布计划和收入增长,这一系列新的O-RAN参与者都将受到波及。

开放RAN概念所诱人的灵活互操作性特性,也给测试和集成带来了挑战。为了兑现O-RAN降低运营支出(OPEX)和总拥有成本(TCO)的承诺,运营商必须承担起管理多供应商、解耦元素的责任,并确保它们能够协同工作,以维持用户体验质量(QoE)标准。

随着开放RAN降低了数十家新进入者的门槛,互操作性成为O-RAN联盟和OpenRAN团体共同关注的首要问题。为此,成立了一个开放测试和集成中心(OTIC),作为商业开放RAN开发和互操作性测试的协作枢纽。这一由运营商主导的倡议得到了全球电信组织的支持,它们共同致力于解耦RAN组件的验证、集成测试和确认。

四、O-RAN在全球的发展现状

  1. 市场趋势:短期波动与长期潜力并存

    • 收入下滑与复苏预期:2024年全球Open RAN市场收入同比下降30%-50%,主要因大规模新建网络(greenfield)部署基本完成,而既有网络(brownfield)改造进展缓慢。但预计2025年市场将逐渐企稳,北美、日本和欧洲的部署将带动增长,长期复合年增长率仍被看好。

    • 市场份额与供应商格局:Open RAN目前占整体RAN市场的8%-10%,主要由三星、NEC、富士通等厂商主导,传统供应商(如爱立信、诺基亚)通过兼容性方案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依然较高。

  2. 区域进展

    • 北美:美国通过政策推动(如15亿美元创新基金)加速Open RAN布局,AT&T与爱立信签订140亿美元大单,计划2027年前覆盖2.7亿人口,但实际部署进度可能延至2026年后。

    • 欧洲:德国电信、沃达丰等运营商积极推进商用部署。例如,德国电信在2025年已启动3000个站点的Open RAN网络建设,沃达丰计划到2030年实现欧洲30%网络基于Open RAN。

    • 亚洲:日本KDDI联合三星推动Open RAN部署,印度与美国合作开发相关技术;韩国通过成立产业联盟和测试平台加速本土生态建设。

  3. 技术标准化与生态挑战

    • 标准化加速:O-RAN联盟与ETSI合作推进接口规范,2024年完成多批技术标准的制定,涵盖前传、RIC(RAN智能控制器)等关键领域。

    • 生态分化:rApps(非实时应用)逐渐成熟,但xApps(近实时应用)因互操作性争议进展缓慢,仅诺基亚支持开放E2接口,爱立信、三星持保留态度。

五、O-RAN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 政策与技术路径

    • 中国在5G建设中仍以传统RAN架构为主,华为、中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Open RAN被部分国际运营商视为降低供应链风险的手段,但国内运营商对其部署相对谨慎,更关注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效益。

    • 中国电信等企业在国际Open RAN测试和生态合作中有所参与,但尚未大规模商用。

  2. 市场与产业动态

    • 产业链布局:国内厂商如佰才邦(Baicells)与赛灵思等国际芯片企业合作开发Open RAN解决方案,但在全球市场份额有限。

    • 政策驱动不足:相比欧美日韩的政府资金扶持,中国对Open RAN的政策支持较少,更多依赖市场自发探索。

总结

传统的RAN设计和架构仍将继续存在并被使用。一些运营商将更倾向于采用开放RAN设计和架构。许多运营商将在其网络演进和规划中同时考虑这两种选项。

全球O-RAN发展呈现“区域分化、政策驱动、生态博弈”的特征,短期内受制于市场波动和技术瓶颈,但长期仍被视作降低网络成本、增强供应链弹性的重要路径。中国虽未大规模部署,但在国际生态合作和本土技术储备上逐步跟进。未来,O-RAN的成功将依赖标准化进程、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跨行业协作的深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